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3103499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20年语言连贯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20年高考题选 语言的连贯 1、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题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1986年全国高考题)(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答案:(A)(C)(D)(B)全对给3分,A、C的顺序与答案相反而其他处对给2分2、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答案:A3、“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

2、、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4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答案:B4、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2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

3、,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象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答案:B5.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2分)(1990年全国高考题)优秀的 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国家队里(的) 篮球(教练) 女(教练)一位(教练)A. B.C. D.答案:B。6、下面七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3分)(1990年全国高考题)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的抑制。如果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

4、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却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因为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A. B.C. D.答案:B。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990年全国高考题)被铁道部评为部级先进单位的次特快列车乘务组

5、,除主动、热情服务外,(甲),及时反映各类旅客的不同意见,(乙),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1)(甲)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B.还由每节车厢民主推选一至两位乘客代表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D.还在每节车厢中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答案:C。(2)(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分)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 B.于是听取这些反映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 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答案:D。8.填入下面句子中方框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2分)(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

6、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答案:C。9、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答案:B。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

7、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1995年全国高考题)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A. B. C. D.答案:D。11.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996年全国高考题)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马上扔下背包,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

8、一道投入抢收战斗。A. B.C. D.答案:C。12、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A、a a B、a b C、b a D、b b答案:D。1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A

9、、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答案:C。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帆影点点的江面上

10、碧波粼粼,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 B C D答案:A。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北京高考试题)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答案:D。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洋场

11、”,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多读如果彻底 少读如果彻底多读而不求甚解 少读而不求甚解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 B C D 答案:A。句子的衔接是否恰当,虽然也与句子的形式有关,但主要是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本题所选用的这段文字,是谈读书多与少的关系的,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过多而不求甚解。抓住了这一点,做这道题就很容易了。这段文字开头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作者要强调的显然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

12、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一气贯通,而多读与“深思熟虑”之间就隔着一层。所以,之间应该选。这样,B、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再看第二处横线后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其中“十里洋场”旧指上海,是旧中国繁华热闹之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富贵乡。“珍奇满目”“眼花缭乱”都暗含有“多”的意思,如果选,显然与文意不合。“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多指读书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可见,读书“不求甚解”也与读得“多”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中只有选才符合上下文

13、意。这样,C项又可以被排除。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这是对那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现象进行嘲讽和批评。而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中有“许多读书人”,着眼点是“读书人”,而“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更符合上下文意。17、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1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 B C D答案:A。1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音連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BC D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