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10332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天不封阳台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根据括号中的注音,在横线上填字成词1鳞次_比(zh) 2变_莫测(hun)3_若朝霞(c n) 4_身立命(n)5情不自_(j n) 6自_自足(j)7不_之客(s ) 8_淡和谐(tin)二、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A 10 年前,我们搬进这座高层建筑时,还依稀可辨往日的荒芜,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凄凄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B每一个声音鸟雀的动弹声,簌簌的落叶声听来都是巨响。C那带血的翅膀是在倾吐着自己的不幸呢?还是在表达对人类的不满?D “受伤的鸽子,你快飞走吧, ”他着急地说:“要不你就会被他们抓住了。 ”

2、三、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闲放在阳台上的一只书架下面,忽然传出几声“咕、咕”的叫声,10 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句中“呀,鸽子!”出自谁口?_每一个声音鸟雀的动弹声,籁籁的落叶声听来都是巨响。句中两个破折号能否改为括号,为什么?_仿佛突然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会因为我的“强权”瞬息即逝,使他来不及领略其中的瑰丽。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_我不由想起了冯至深情的诗句:“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 ”句中“”的作用是什么?_四、请你写出被广告篡改了的成语蓝天碧水,乐

3、在池中( ) 回香酒楼,食全食美( )兽王皮衣,穿流不息( ) 天尝地酒,贵州茅台( )通灵钻戒,一戴风流( ) 林海摩托,骑乐无穷( )五、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一个悖论:一方面,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那一年,我去内蒙古草原参加一个笔会,当汽车进入茫茫草原的深处时,但见草原无际与长天相连,天地相接处,依稀传来牧羊人的歌声,一群群绵羊在蓝天下移动,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我们,竟情

4、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回来了!”仿佛我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份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随后便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着大地母亲的心音。诚然,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中去,但是,我们能不能用心去贴近自然呢?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1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有一个标点用错了,找出来

5、订正,并说说理由。_2第一段中作者趴在地上大喊,仿佛有一种游子久别回乡的感觉,其原因是什么?又为什么说“那份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3 “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辩证地分析这种生活方式,你认为其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_4与“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其优缺点又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缺点以达到理想的生活境界?_5仿照文中的句子分别再写一句话,构成两组排比句。(1)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高声叫卖的青蛙。_(2)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

6、网。_6如何理解第二段画线句子的含义?_7你有过用心贴近自然、倾听自然的经历吗?写出一次这样经历的过程。_(二)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伐者”实行“罚马” “罚牝牛” 。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 、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我们同样也可以想像,当沙暴卷来并湮没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人的惊恐与绝望。楼兰被湮没了。和楼兰同时兴起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尼雅、卡拉当格、安迪尔、古皮山等繁华城镇也都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当我穿行在辽

7、阔的西鄂尔多斯荒原,当我行走在沟壑纵横、山塬破碎的甘肃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当我站定在漫漫无际的腾格里沙漠之中时,我总在想,仅仅是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吗?事实上,中国西部因贫困而蒙昧、因蒙昧而无节制地生育、又因生育而降临给生存环境的巨大的、灾难性的破坏已经发生。我在宁夏采访时得知,贫苦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生钱的惟一办法是挖甘草,老师赞扬某某女童能艰苦读书是因为该女童能吃苦挖甘草,赞扬该父母能供女孩念书也是要领我参观满屋子的甘草。人们居然不知道这一代又一代的挖甘草已经把宁夏整个的生存环境给毁得面目全非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罚牝牛 (2)晓谕 (3)吞噬(4)商贾 (5)湮没 (6)沟壑2文中第一段

8、引用“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目的是什么?_3古代丝绸之路上曾兴起过哪些繁华城镇?它们最后的命运如何?原因何在?_4第三段中作者说“我总在想,仅仅是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吗?”他认为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也没来得及种树?_5第五段中作者对宁夏的老师赞扬女孩、赞扬女孩的父母持什么态度?为什么?_6本文揭示的是什么现实问题?揭示这样的现实问题为什么从三千年前的楼兰说起?_【参考答案】一、 (1)栉(2)幻(3)灿(4)安(5)禁(6)给(7)速(8)恬(提示:(2) “幻”易误为“换” (4) “安”易误为“按” (6) “给”易误为“己” (7) “速”易误为“束” (8) “恬”易误为“

9、甜” )二、B(提示:分号用在并列复句的分句之间;表示选择问的问句只有一层疑问,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即可;引号与冒号的搭配使用有三种情况,要注意区分:(1)说:“。 ” (2) “。 ”说。(3) “, ”说, “。 ”A 项中“10 年前” 、 “如今”讲两种情况,是并列关系,中间应用分号;C 项属选择问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 项中间的冒号应改为逗号)三、儿子不能。表示插说的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是原文的一部分,读时是要和前后文一起读出来的表特定含义诗句的分隔符,划出朗读的节奏。四、乐在其中十全十美川流不息天长地久一代风流其乐无穷五、人类肆意捕食青蛙,使它们躲在井底不敢出来。呼吁人们要保护青

10、蛙,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提示: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观看漫画:看图画、看文字、看标题;然后联系实际,思考它揭示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揣摩作者的意图。六、 (一)1“同时”前的分号应改为逗号。2因为多年不见的大自然美丽如画的景象再次展现在长期生活在车流、高楼和霓虹灯里的“我们”面前,而这种情景又是梦中常常向往的。感情十分强烈复杂,一时难以说清。表达了作者对恬淡和谐、宁静美好的大自然的热爱。3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优点:大自然不被破坏 缺点:封闭落后 4现代工业化的生活方式 优点:开放进步 缺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开放发展与保护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达到理想的

11、生活境界 5 (1)药店柜中,不再有奇货可居的虎骨麝香;家宴盘中,不再有色美味浓的蛇肉。 (2)蝴蝶停驻春日的花蕊,我们不再伸出大手;红杏长出三月的墙头,我们不再拿起剪刀。6人不能一味地去征服自然,要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7略。听雨、观蜂、看花、观潮皆可,要侧重表现内心的感受。(二)1 (1)p n(2)y (3)sh(4)g(5)yn(6)h2表现楼兰城往日的富裕和繁华,衬托今日被吞噬的悲哀。3楼兰、尼雅、卡拉当格、安迪尔、古皮山。都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因人们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当意识到时为时已晚。4尼雅、卡拉当格、安迪尔、古皮山、西鄂尔多斯、甘肃定西、宁夏西海固和腾格里沙漠,这些地方过去的人们都没有来得及种树。5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居然不知道这一代又一代的挖甘草已经把宁夏整个的生存环境给毁得面目全非。6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用过去的教训警醒今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