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100980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12剖析自然灾害知识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用辨证的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二节 剖析自然灾害,根据第一节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1.哪些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2.和人为灾害有什么本质区别?,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

2、5千米。,阅读下面文字,说一说: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哪些联系?地震还能引起哪些自然灾害?,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汶川地震,华北大旱,比较以上两种自然灾害,说出哪一个经历的时间长?各有什么特点?,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 (1)突变和渐变,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均匀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我国西南地区,为什么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在一起,这有什么规律吗?,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

3、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卡特里娜飓风,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 大降低,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性。,可防治,飓风卡特里娜(英文:Hurricane Katrina)是2005年8月出现的一个五级飓风,在美国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破坏。,一、自然灾害的特点,1.基本特点:对人类构成危害,2.其他特点:(1)突变和渐变,(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我国地形有三级阶梯,请想一想:在不同的地形阶梯主要的自然灾害各有哪些?哪些地区损失较重?,第一阶梯以平原为主,

4、自然灾害以旱涝灾害、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等为主,二三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灾害则以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为主。而且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密集,损失较重。所以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种类。,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1.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为丰水期,10年分别发生8次和11次大洪水,60至70年代,20年中仅发生4次。 2.我国春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华北春旱,北方的沙尘暴等 夏季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风暴潮、暴雨洪涝等 秋季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低温冷害、凌汛等等 冬季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等等,以上两段文字说明了自然灾害还有什么规律?,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

5、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1.台风能引起那些自然灾害? 2.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规律?,方法规律 灾害之间联系性的判断方法(1)分清主灾和次生灾害。在判断哪些灾害之间能形成灾害链时,分清主灾能诱发出哪些次生灾害是关键。 (2)看看能否形成灾害链。例如:,二、自然灾害的规律,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三、自然灾害的本质,1.本质人地关系冲突,1998年长江汛期的降水量,总入海流量和洪峰流量均没有1954年大,总降水量为54年的80-90%,然而,水位竟然超过1954年1.45米!为什么?,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内砍伐森林,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导致

6、下游泥沙沉积增强,河流排水不畅。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加剧作用。,一、图124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19502001年)由图不难分析得到,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自1950年以来呈加速增长态势,这主要是由于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使人地关系在总体上趋于紧张等因素造成的。,二、图125中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491999年)由图中可分析得出,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自1950年以来呈增长态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迅速增长,这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片面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导致人地关系不协调,各种自然灾害及极端事件频发有关。,三、自然灾害的本质,1.本质人地关系冲突 2.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的活动中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堂小结,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1.基本特点: 2.其他特点: (1)突变和渐变 (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4)难免性和可防双重性 二、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1.本质人地关系的冲突 2.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