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100019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金融机构体系电子教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 融 学,第十一讲 金融机构体系,一、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从金融学的内在联系把握金融机构理论 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金融机构是与社会经济各部门联系最广泛的经济组织 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专业机构 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 金融机构是信用工具的主要提供者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参与者 金融机构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的主要调节对象 金融机构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对象,也是金融稳健发展的基本力量,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营运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

2、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且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按金融机构能否吸收存款分 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也称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发行金融工具或签订契约等方式获得资金,通过特定的方式运营这些资金,也称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按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分 管理性金融机构:具有金融管理和调节职能的金融机构

3、,主要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 营业性金融机构:从事商业性或政策性金融业务,不具有管理职能的金融机构,包括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按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分 商业性金融机构:以追求经营利润为目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或以政府资本为主设立的,由政府依法赋予其特殊的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经营的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经济政策。,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按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地理范围分 国内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在一国范围内进行的所有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

4、的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两种类型。 国际金融机构依据业务性质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商业性和政策性两种:前者指跨国银行、多国银行,后者则是指政府间的国际金融机构。,二、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术语,三、需要重点把握和理解的几个问题,1.如何把握金融机构产生及存在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的产生原因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中的支付需求; 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投融资需求; 风险转移与风险管理需求; 经济和金融活动的扩大对金融信息的需求,2.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有何异同?,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 作为经济组织,二者都有特定经济目的和使命, 具备企业的基本要素 金融机构特殊性的

5、表现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经营关系与活动原则 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资金活动的总枢纽 金融产业的载体 政府调节、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3.如何理解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 功能?,3.如何理解金融机构的地位和功能?,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便利支付结算 促进资金融通 降低交易成本 改善信息不对称 转移与管理风险 创造信用与存款货币 融资和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功能,4.现代国家金融体系一般由哪些金融机构构成?,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独立经济体里存在的各类相互关联的金融机构。 按IMF的统计分类,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主要分为: 存款类金融机构:是能

6、够吸收存款并以存款作为营运资金主要来源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指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也称其他金融性公司。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期货类机构;黄金投融资机构;专业融资公司;信用服务机构,5. 存款类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有何异同?,共性:都是金融机构,都具备金融企业的基本特性,都不同于一般企业:来自于资本高杠杆率和行业垄断的特殊利益; 运营中的特殊风险(信用、经营、公信力、竞争)经营管理中的特殊原则 个性:吸收资金的方式不同;业务种类不同;业务经营中所处的地位不

7、同;在经济中发挥的具体职能不同。 关系:都是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经济社会提供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务。,6.如何把握分业和混业两种经营体制?,分业经营: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离管制 混业经营: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可以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制度 两种经营体制的层次划分 金融业与非金融业之间 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行业间 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子行业的内部业务间,6.如何把握分业和混业两种经营体制?,两种经营体制各有优缺点 关于两种经营体制的争论 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影响 混业经营是否会产生利益冲突 加强竞争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比较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的比较,7.现

8、代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持续创新趋势 表现在业务、组织形式、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 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 行业范围主要表现在混业经营趋势普遍 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多元化 兼并重组的发展趋势 经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与特点是什么?,国际金融机构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 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 全球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区域性: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国际金融机构的共性; 关注不同机构各自的特点:建立时间与组成;在活动宗旨与业务、资金来源与运用等方面各有特色.,9.如何把

9、握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作用?,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维持汇率稳定; 对金融业的国际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和协调;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 积极防范并解救国际金融危机; 积极就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磋商; 提供技术援助、人员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不同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各自的独到作用.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如何演进的?,了解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基础 了解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19531978年:

10、“大一统”模式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19791983年9月: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体系 1983年9月1993年: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占主导,非国有和非银行机构初步发展 1994年至今: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1.我国大陆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我国大陆现行的是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二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主体. 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管理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12.怎样

11、看待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理解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与条件 理解社会经济体制与条件对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影响 理解改革开放对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看待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2009年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情况,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2009年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情况,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注:包括引进投资和境外上市筹资,2004-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情况,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注:含法人机构总行、分行、支行和附属机构,外国银行支行和分行,2004-2009年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情况,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2003

12、-2009年外资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亿元),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2003-2009年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亿元),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2009年底两类金融机构结构图 (亿元),数据来源:银监会09年年报,管理性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政策性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银行,商业性机构,投资类,保障类,融资类,中国金融产业的基本架构,服务类,2009年金融机构种类和数目,金融机构的产生及其分类,金融机构的界定,金融机构的产生,金融机构的分类,金融机构在经济中的地位,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区别,金融机构的产

13、生与功能,现代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与局限性,业务、组织、技术和管理创新,业务综合化,注重兼并重组,经营国际化,现代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全球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体系的经营体制及其演变,分业经营与分离银行制度,混业经营与全能银行制度,经营体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其争论,旧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迁,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新型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确立,改革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初期,多样化金融机构体系初具

14、规模,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机构体系,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大陆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以银行为主体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前:原始化、低层次与依附性 远在周朝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如西周时期的泉府 唐朝以后,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出现过多种金融机构,如专营银钱的邸店、质库等 明清时期具有高利贷性质的金融机构如典当行、钱庄、票号兴盛 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1845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开业的英国丽如银行 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中

15、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础,1927-1948年的金融产业发展:二元化 现代银行、外资银行与钱庄、票号并存 1947年全国官控银行2446家, 其中“四行二局一库”的存款总额高达54881亿元,占本国银行全部存款总额的91.7%;民营金融机构为1243家,其中银行为203家,其余1040家均为银号和钱庄,它们主要发放高利贷和从事金融投机,不具有现代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1948年8月,中国最发达的上海金融业资产总额中,145家本国银行的资产只占50%,12家外国大银行却占了36%,而在放款总额中外国银行的比例高达48%,管理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中国人民银行:机构2176个,人员135010位,

16、 资产总额227535亿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机构2074个,人员23345位;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机构36个,人员2512位; 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35个机构,人员2012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概况 国家开发银行:机构38个,从业人员6711位;资产总额45411亿圆; 中国进出口银行:机构18个,从业人员1053位;资产总额7921亿圆;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机构2158个,从业人员49294位;资产总额16568亿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概况 中国华融、长城、东方、信达、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不良资产处置、投资银行和收购、委托业务,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中国现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概况 存款类金融机构;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保障类金融机构; 信息咨询服务类机构;,融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概况,银行体系的发展概况 5家国有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