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099685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7.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精编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市*干流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资 质 证 书 水保方案乙陕字第 号 总编号 SLsb-0023年编号 13-Sb-0032*市水土保持学会*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编制单位:2013年10月 目 录1 综合说明- 1 -1.1 方案编制缘由- 1 -1.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 -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6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7 -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7 -1.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8 -1.7水土保持监测- 8 -1.8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 -1.9结论及建议- 9 -2 方案编制总则- 12 -2.1方案编制

2、的目的和意义- 12 -2.2编制依据- 12 -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15 -2.4指导思想- 17 -2.5.编制原则- 17 -2.6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 18 -3 项目概况- 19 -3.1项目地理位置及交通- 19 -3.2项目规模及特性- 19 -3.3项目组成及布局- 20 -3.4工程占地- 25 -3.5土石方平衡及流向- 25 -3.6施工导流- 27 -3.7临时道路- 28 -3.8施工组织及材料供应- 28 -3.9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 31 -3.10拆迁与移民安置- 32 -4 项目区概况- 33 -4.1 自然概况- 33 -4.2社会经

3、济概况- 37 -4.3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 38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2 -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2 -5.2主体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 46 -5.3土石方平衡分析- 47 -5.4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48 -5.5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分析与评价- 48 -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50 -5.7结论性意见- 51 -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52 -6.1防治责任范围- 52 -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54 -7 水土流失预测- 56 -7.1 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 56 -7.2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

4、及时段划分- 56 -7.3预测内容及方法- 57 -7.4 预测结果- 61 -7.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与评价- 64 -7.6 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65 -8防治目标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67 -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67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68 -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69 -8.4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 71 -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75 -8.6方案实施进度- 76 -9 水土保持监测- 78 -9.1监测目的和意义- 78 -9.2监测原则- 79 -9.3监测基本要求- 79 -9.4监测范围、监测单元和重点监测区

5、域划分- 81 -9.5监测程序、内容与方法- 81 -9.6监测时段、频次- 86 -9.7监测点位布设- 87 -9.8监测设施设备及费用- 87 -9.9监测成果- 88 -9.10监测机构与监测制度- 89 -10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91 -10.1编制原则、依据- 91 -10.2基础单价编制- 91 -10.3工程单价编制- 92 -10.4水土保持工程估算编制- 92 -10.5预备费- 93 -10.6水土流失补偿费- 93 -10.7投资估算- 93 -10.8效益分析- 94 -10.9防治效果分析- 95 -11 实施方案的保证措施- 96 -11.1组织领导措施-

6、96 -11.2后续设计- 96 -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 96 -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 97 -11.5水土保持监测- 97 -11.6施工管理- 97 -11.7监督管理措施- 98 -11.8竣工验收- 98 -11.9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 98 -11.10 公众参与- 98 -12 结论和建议- 99 -12.1结论- 99 -12.2建议- 100 -附件:附件一:投资估算附表附件二:附图 白水县狄家河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项目区地形项目区植被1 综合说明1.1 方案编制缘由2010年全国发生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主要江河都发生了洪水,而中小河流灾害尤为严重,国务

7、院高度重视,召开常务会议下决心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以防洪薄弱地区为重点,决定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贯彻国务院精神,水利部、省水利厅相继召开重要支流治理等专项规划编制安排工作会议,启动新一轮重要支流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是长江二级支流,我市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也是*市主要经济区,尤其是“商(州)丹(凤)盆地”段更是区域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商丹一体化”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逐步推进,*防洪体系的建设将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市委、政府对*干流防洪工程建设十分重视,曾经做过大量前期工

8、作。2011年2月,*市水务局主持编制了*省*市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规划对*干流沿岸20处重点段进行防洪治理,建设堤防148.91km,估算投资5.71亿元。后根据中省相关精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省*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前期工作成果,按轻重缓急、分期治理的原则,筛选了13处重点段进行先期治理,拟治理*干流河段59.400km,设计新修堤防59.014km。目前,该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同年8月,我站承担了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任务,根据此可研报告,我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调查,充分了解了工

9、程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及工程区影响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并根据可研报告中对主体工程的设计要素进行了认真分析,搜集了大量资料,对该工程建设有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充分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市重点支流*段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送审稿)。本方案在搞清项目区环境状况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及危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各项建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逐步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下阶段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依据,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的同步实施,使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

10、有效控制。1.2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省*干流防洪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本工程涉及*区、*县、*县以及三县区沿江共8个重点河段堤防工程。共设计修建堤防12处,其中岸坡防护工程12.583km,其中新建墙式护岸6.744km,坡式护岸5.839km;堤防工程30.00km,其中新建29.20km,加固0.80km;河道防冲刷工程14座,其中加固橡胶坝3座,新建锁坝8座,河道已建成完好橡胶坝3座;排涝穿堤建筑物9座。根据*干流河道实际情况,堤防建筑物形式采用:*县城区以上河段各工程点采用砂砾石填筑,浆砌块石护坡形式;*县城区以下河段各工程点采用砂砾石

11、填筑,浆砌块石挡墙形式。堤防超高:3级堤防不小于1.2m,4级堤防不小于1.0m。*县城以上河段采用迎水坡1:1.65浆砌块石护坡,*县城以下河段采用迎水坡1:1.0浆砌块石挡土墙。堤防背水坡统一采用1:2.0。堤防建筑物形式在下阶段设计时须进一步论证、设计。拟成立“*市*堤防建设处”做为建设法人,下辖三县区*堤防管理站,负责项目建设施工的组织安排。项目建设拟采取公开招标确定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施工单位。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委托“*地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工程等级:*区城区段、城区东龙山段、城区工业园区段、城区沙河子段堤防为50年一遇洪水设防,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县县城段按30年一

12、遇洪水设防,主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区张村段、*区白杨店段、*县棣花段、*县商镇段为沿江集镇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防,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县梁家湾段、*县太吉河段、*县柳树湾段为10年一遇洪水设防,主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项目计划总工期为20个月,四个工区同时开工,分段作业,于2013年10月1日2014年4月30日完成围堰修筑、基础开挖、浆砌石砌筑及堤防填筑碾压,拆除河道围堰及碍洪建筑物,5月9月底为主讯期,停止施工,2014年10月1日2015年3月30日完成上部护坡砌筑及路面工程、绿化扫尾验收工作。枯水期施工,汛期停工。工程估算总投资24996.87万元,静态估算总投资2

13、4996.87万元。1.2.2项目区概况*是汉江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省*市秦岭南麓。*上游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左岸有会峪河、老君河、武关河、清油河、县河等6条较大支流,右岸有南秦河、银花河等2条。二龙山水库以上属*河源区,主河道长约43km;二龙山水库至*县月日滩为商丹盆地,河道长73km;*县月日滩至银花河口段属低石山区,河道长38km;银花河口至*县县河口属土石低山区,河道长48km。*流域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8,风速3.0m/s,最大冻土深0.16m。多年平均降水量779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径流6

14、10月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泥沙与径流具有同样的规律,*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32104t,多年平均总输沙量为301.6104t,多年平均含沙量4.92kg/m3。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1500t/km2.a,属轻度流失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1.2.3 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本项目属建设类工程,设计水平年应为工程完工后第一年,因此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正式投入运行后第一年,即2015年。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文,项目区处于国家确定的重点治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