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099646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第二节 滤波电路 (2)资料教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复式滤波电路,下页,总目录,一、 电容滤波电路,1. 电路组成,下页,上页,首页,2. 工作原理,下页,上页,首页,(1)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电流负载。 (2)电容滤波电路的外特性比较软。 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UO(AV)与输出电流IO(AV)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外特性。 电容滤波电路的UO(AV) 将随着IO(AV) 而变化。 电容滤波适用于负载电流变化不大的场合。,(5)采用电容滤波时,整流二极管中将流过较大的冲击电流。必须选用较大容量的整流二极管。,下页,上页,4.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首页,(1)加了电容滤波以后,输出电压的直流成分提高了。 (2

2、)加电容滤波以后,输出电压中的脉动成分降低了。 (3)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 UO(AV) 将随着输出 直流电流 IO(AV) 而变化。,(5)电容放电的时间常数 = RLC 愈大, 放电过程愈慢,则输出电压愈高, 同时脉动成分也愈少,即滤波效果愈好。,(4)接入电容以后,整流二极管的导电时间缩短了。,下页,上页,结论:,首页,二 、 电感滤波电路,下页,上页,1. 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首页,下页,上页,2. 输出直流电压和脉动系数,如果忽略电感的直流电阻,则输出直流电压为:,设A点的直流电压为 ,基波电压的最大值为 ,脉动系数为 。,输出的基波电压最大值为:,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为:,首页

3、,下页,上页,3. 电感滤波电路的特点,(1)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大电流负载。 (2)电感滤波电路的外特性比较硬。 (3)由于电感有延长整流管导电管电角的趋势, 因此电流的波形比较平滑, 避免了在整流管中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首页,1. LC 滤波电路,在负载电流较大或较小时均有良好的滤波作用。,电感滤波和LC滤波电路克服了整流管冲击电流较大的缺点, 外特性比较硬, 与电容滤波相比, UO(AV)较低,体积、重量大为增加。,三、复式滤波电路,下页,上页,首页,2. LC-形滤波电路,+,-,u2,RL,+,-,uO,C2,+,A,L,LC滤波电路,LC-形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比仅有LC滤波时更小,波形更加平滑。输出直流电压提高了。 缺点是整流管的冲击电流比较大,外特性比较软。,C1,+,下页,上页,首页,优点:与电容滤波相比可进一步降低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 缺点: R上有直流压降;整流管的冲击电流仍比较大; 外特性比电容滤波更软,只适用于小电流的场合。,3. RC 形滤波电路,下页,上页,首页,上页,首页,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