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099386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__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精编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推荐前 言1 总则1.1 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防城港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和陆地边境线,有“中国西南门户,华夏边陲明珠”之美誉,防城港市西湾片区位于防城港市西南部,是陆域边界和海岸的交汇处。西湾水域南部与外海相连,内有两岛,东侧岛屿与西湾西部有一路堤相连,海堤两侧水域淤积严重。已建跨海大桥位于西湾南部,跨海大桥东侧水域为现有深槽区。湾内水深由南至北逐渐减少,沿岸及岛屿四周滩涂面积较大。目前,低潮位时大片滩涂出露,纳潮量偏小。西湾水域虽上接防城江,下连西湾外海航道,但因湾内南部已建跨海大桥桥墩单跨尺寸偏小及湾内北部水域淤积严重,仅能通行当地小型船舶,西湾区域内无正规码头停靠泊位,目前停靠设

2、施均为当地简易停靠平台,水上交通不便,对西湾景区未来发展起极大的限制作用。为了对防城港市西湾环境进行整治规划,充分发挥内湾水域的综合功能,把防城港建成“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湾型现代生态城市”,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拟通过“清淤、扩水、造湿地、增景观”的整治工作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防城港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19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用海工程必须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受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中海石油环保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踏勘现场,认真

3、研究了项目的相关材料,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了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供业主单位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与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 月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7日公);(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10 月28 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年12 月25 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 年6 月28 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

4、86 年1 月20 公布,2000 年10 月31日人大常委会修改);(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3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年6月29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安全交通法(1983年9月2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3)交通部关于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附则I、II、III和V修正案生效的通知;(1996)(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

5、行办法;(2006.3);(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17)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 (2006)475号令;(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国务院,1983年12月29日);(19)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1999.3);(20)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07年1月);(21)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05年4月);(22)防城港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11月13日)。1.2.2 规范与标准(1)海洋监测规

6、范(GB17378-1998);(2)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1991);(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4)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6)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1-200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04);(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1993);(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12)港口工程环境

7、保护设计规范(JTJ 231- 94);(13)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1997);(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15)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 911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年3月;(16)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17)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1.2.3 基础资料(1)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1:5000测图;(2)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9月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

8、告(初勘);(3)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9月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东湾墩头村吹填区地形测图。1.3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1.3.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根据防城港市海洋功能区划,本项目清淤区属于西湾风景旅游区,部分填海区属于西湾围海造地区,部分填海区为东西湾城镇填海区。因此评价区水质标准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执行海洋生物质量中的第一类标准;甲壳动物、鱼类石油烃含量的评价标准采用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

9、规程(第二分册)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项目所在海域水质环境执行二类水质标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3-1。 船舶污染物排放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1983),标准值见表1.3-2。表1.3-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序号污染物标准值(一级)1COD1002BOD5203SS704石油类5表1.3-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 单位:mg/L污染物种类排放区域排放浓度(mg/L)或规定船舶油污水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海域不大于15船舶生活污水距

10、最近陆地4海里以内海域BOD5 不大于50SS 不大于150船舶垃圾沿海塑料制品禁止投入水域;漂浮物距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禁止投弃入海;食品废弃物及其它垃圾未经粉碎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投弃入海注:船舶污水排放系指船舶航行中1.3.3 其他标准规范(1)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标准和评价程序(国海管发1992511号)(2)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1.4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4.1 环境影响要素分析与识别清淤与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要素主要是施工期围堤施工、挖泥(沙)作业、吹填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生活废水对海域水质环境的影响;填海后填海区工

11、程对海洋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对泥沙冲淤环境的影响、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1.4.2 评价因子筛选 海洋水质环境: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铜,铅,锌,镉,汞,砷,总铬,挥发酚,硫化物。 海洋沉积物环境:有机碳,石油类,硫化物,铜,铅,锌,镉,汞,砷,总铬。 海洋生态环境: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含鱼卵、仔稚鱼),底栖生物(含潮间带生物),海洋生物质量,渔业资源(游泳生物)。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海流,悬移质。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地形地貌,沉积物类型。 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TSP)。 噪声环境:等效噪声A声级Leq(A)。1.5 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

12、目标根据防城港市海洋功能区划,本项目清淤区属于西湾风景旅游区,部分填海区属于西湾围海造地区,部分填海区为东西湾城镇填海区。经过现场踏勘,建设项目附近的敏感区主要包括针鱼岭长榄岛旅游区和长榄岛红树林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西湾内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及海洋生态,所排放的污染物不影响邻近功能区的环境质量,同时包括针鱼岭长榄岛旅游区和长榄岛红树林区(图4.2-3)。1.6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6.1 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动力特征和生态环境状况,确定评价范围为:整个西湾、沙潭江及湾外东湾部分海域。1.6.2 评价内容本项目为清淤与围填海工程,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

13、术导则(GB/T 19485-2004),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水环境质量评价 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水动力环境评价 泥沙冲淤环境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声环境质量评价。1.6.3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确定环境影响的评价重点为: 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建设对水动力环境和泥沙冲淤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工程建设对旅游区、红树林等敏感目标的影响; 施工期吹填输砂管破裂、船舶溢油风险事故的影响; 营运期大气、噪声环境和风险事故的影响; 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1.7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属

14、于围填海工程,填海面积在50hm2以上,且位于防城港西湾内,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水质、生物和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均为1级,评价等级判断表见表1.71。表1.7-1 工程评价等级判定表工程类型本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和生态环境类型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冲淤环境围海、填海(海湾改造)等工程50hm2以上海湾、河口海域或生态环境敏感区11111近岸海域或生态环境亚敏感区12211其他海域或生态环境非敏感区122112 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防城港西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西湾清淤及岸线整治工程。2.2 地理位置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地理座标北纬2137,东经10820。项目所在地西湾位于防城港市中心城区,南经牛头岭与北部湾相连,东经沙潭江与东湾相连,北接防城江。2.3 项目规模2.3.1 清淤规模西湾及沙潭江清淤面积15.39km2,清淤疏浚土石方3398.1万m3(详见表2.3-1);疏浚航道(底宽46m,设计底标高-2.1m)长21.541km;永久护岸11379.85m,其中直立式护岸5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