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098745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知识讲解(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和评价 第三节 全球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一、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宏微观来看,包括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国际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和国际服务贸易产品竞争力三个层次的内容。 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在各个产业中的具体体现。是一国某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是服务贸易企业能够长期以比其他企业

2、(或竞争对手)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产品竞争力,是一国某个产品以其技术、性能、服务或者成本价格上的优势而获取的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能力,是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最基本的载体。,二、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在这一经典著作中,李嘉图首次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并发展了比较优势原理。,波特的“钻石模型”回答了一国在某个特定的产业如何获得了长久的国际竞争力。 波特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自身的竞争潜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六项: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

3、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机遇、政府行为,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机遇和政府行为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 (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 第一,比较的层面不同。 第二,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是一种现实的竞争力。 第三,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虽然与一国资源禀赋有关。但也与一国的后天积累形成的知识、技术、商誉等“创造要素”以及规模经济、资本运作、管理水平、营销策略等“企业行为”有关。 第四,比较优势理

4、论的实践意义主要是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主要论证了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 第五,决定因素不同。 第六,实践证明两者也是相对独立的。,(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 第一,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 第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看作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延伸与创新。 第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竞争力评价中相互补充。 第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相互依存的。 第五,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三、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服务贸易支撑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可分解为六个:

5、 服务技术(高技术)要素 服务资源要素 服务管理要素 服务市场要素 服务资本(投资)要素 服务产品要素,图9-3 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如果将上述六要素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组合理论结合起来,就形成如图9-3的形式。 波特认为,需求条件、生产因素、相关与辅助产业、厂商策略(企业结构和行业竞争)、机会和政府构成一国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在这些因素形成的钻石体系的演变过程中,波特指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一般经历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升时期,后一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衰落时期。,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

6、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一、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 1服务贸易总量 包括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以及各自的增长率和在世界的排序。这是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2国际市场占有率 一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该国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产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用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产业或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利润率 利润率指标也直接反映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 4价值增值率 利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计算的价值增值量,可以比较准确地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 一股来讲,在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产业内进口物品金额与加工后

7、出口物品金额之比,可以体现产品增加值率和本地化水平。,5进出口行业结构 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是服务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改善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 6劳动生产率 服务业就业的出口效应(Export Effect,EE),表示服务出口收入对服务业就业影响的弹性系数。若用Ey和QS分别表示服务出口收入和服务业就业人数,计算公式为: EE=(Ey/Ey)/(QS/QS),7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SO) SO=(Sx + Sy)/GDP 其中Sx、Sy分别表示服务贸易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GDP是国内生产总值。,8固定市场

8、份额模型指标(The 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简称CMS)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的基本含义是:一定时期内,本国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应有的出口增长率之差。 如果CMS数值为正,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内的出口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出口国有所提高;如果CMS数值为负,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内的出口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出口国有所下降。 这一指标的难点是不容易测算保持原有市场份额而应达到的出口增长率。,9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 其中i表示产业或产品,s表示研究国

9、,j表示出口国,k表示进口国。表示s国i产业在k国市场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表示k国自s国(研究国)进口的i产业或产品的总额,表示k国自j国进口的i产业或产品的总额。,RCA指标是反映贸易结构与贸易依存状况的指标。一般认为若RCA指标大于25表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若RCA指标在125-25之间表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标在08-125之间表示该产业具有一般水平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标小于08则表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10出口绩效相对系数(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式中,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绩效相对系数,

10、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i表不同国家i1,2,m;j表示不同的商品,j1,2,n。如果1表示i国在j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出口竞争力;如果1表示i国在j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没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和出口竞争力。,11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 其中 Xi为贸易竞争指数, 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 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 贸易竞争指数Xi 的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接近0,说明竞争优势越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越接近1,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竞争力越小。如果Xi -1表明该国的i类商品,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 Xi1表明该国的i类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

11、。,12可比净出口指数(NTB指数) 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 NTB指数)是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其中,Xij和Mij分别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是可比的。 如果 NTBij0 , 说明比较优势大,而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如果NTBij 0,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TBij =-1,说明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

12、口而没有出口;如果 NTBij=1,说明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当该指数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13出口优势变差指数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是将各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总的外贸出口增长率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确定一个时期内,何种产品具有更强或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为出口优势变差指数,Gi为i产品出口增长率,为总出口增长率。,二、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评价 从进出口角度来评价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可以从市场占有率、净出口、出口所占比例和劳动生产率等四个方面。其中反映市场占有率的有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标、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数、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和服务贸易总量指标等;反映

13、净出口(贸易盈余)方面的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对绩效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反映劳动生产率方面的有利润率、价值增值率、劳动生产率和服务业就业的出口效应指数等。用图9-4表示如下:,图9-4 以进出口为基础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体系,第三节 全球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一、国际服务贸易10强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分析,表9-2 国际服务贸易10大强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系数表(1995-1999年),资料来源:2004年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续表9-2 国际服务贸易10大强国或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系数表(2000-20

14、04年),资料来源:2004年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从1995-2004十年的数据看,中国香港、西班牙、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系数始终大于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发达国家日本、德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系数始终小于零,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存在比较劣势。 荷兰、意大利等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系数在零左右徘徊,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不明显。,二、服务贸易10大强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趋势分析 1服务贸易存在微弱比较优势国家国际竞争力趋势的分析 由图9-5可以看出,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呈整体下降的趋势,但2000年曾有所回升,2004年又有所下

15、降。英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1997-2001年处于下降趋势,2002年和2004年都有所回升。中国香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波动较大,但2000-2004年趋于稳定。法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定,但2003和2004年有所下降。西班牙的总体趋势是缓慢下降。,图9-5 服务贸易存在微弱比较优势国家国际竞争力趋势图,2服务贸易存在微弱比较劣势国家国际竞争力趋势的分析 由图9-6可以看出,德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意大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整体下降的趋势,在2003年和2004年有所回升,并且在2004年转为比较优势。荷兰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1995-1999年缓慢上升,2000年以

16、后有下降趋势,但在2004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所加强。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1995-1999年波动较大,2000年以后基本稳定,处于比较劣势,但劣势逐渐转小,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图9-6 服务贸易存在微弱比较劣势国家国际竞争力趋势图,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一、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分析 从1985年至2003年的数据看,近19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累计3295.1 亿美元, 而进口额则累计3715亿美元。 服务贸易逆差累计419.9亿美元。1992年以后, 除1994年外,我国服务贸易均为逆差, 而且逆差总体上也呈现下降态势。 1991年以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可比净出口指数为正, 但1992年以来 (除1994年) 均为负数。1995年达到最低值-0.144。 由此可见,我国服务贸易不但总体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弱,而且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二、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从行业上看,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