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3085478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经验材料XX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的做法及体会近年来,XX县坚持把实施交通便民安全工程作为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 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构建起内通外畅的交通路、覆盖 城乡的公交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实现了道路 交通安全与便民的有机统一。一、主要做法及成效完善县域交通路。坚持“联成片、统筹推进”的 原则,全力破解交通瓶颈,着力构建内通外畅的现代 交通络。一是融入大交通。按照“打造重要交通节点、 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主动加强与省、市相关 部门的对接、配合,全力做好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在县 境内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协调解决好各类 问题。近年来,国

2、道G213线犍为段改建工程顺利完工, 乐宜高速全线通车,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完成前期准备 工作,成贵铁路开工在即,成犍西高速列入省交通发 展“十二五”规划,犍为交通节点的地位日趋凸显, 交通区位条件明显改善。二是构建主骨架。牢固树立“交通先行”理念,在主动对上汇报衔接、积极争取 项目资金的同时,不断拓宽融资平台,调优财政支出 结构,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县乡主干道路建 设,形成完善的县域路。XX年以来,累计投资亿元, 建成县城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完成城区56条市政道 路沥青罩面工程,打通自犍路、泉福路等 8条出境快 速通道,改建县、乡道公路 23条公里,实现100%勺 乡镇通水泥路。三是畅通微

3、循环。牢牢抓住我县被列 入省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契 机,用足用活上级政策,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 形式,引导群众、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村组道路建设。XX年以来,累计投资亿元,完成通村公路新、改建276 条公里,硬化通村公路公里、组道公路30公里,实现 100%勺村通公路,农村基础路基本形成。构建便民公交体系。坚持便民利民的宗旨,加快 发展公共交通,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公交 络。一是城市公交“一兀通”。按照“低票价、局频 率、广覆盖”的原则,大力实施城市公交“一元通” 工程,优化调整县城区公交线路和站点,缩短发班间 隔时间,保证公交车辆运行线路覆盖城区主要街道、 机关单

4、位、学校、厂矿、大型小区等人流集散地,为 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城市公交服 务。目前,城区已拥有公交线路 条、车辆33辆、站 台124个,城区公交覆盖率达95%二是农村客运“公 交化”。把发展农村客运公交作为便民、惠民、富民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制定城乡客运公交化发展规 划,对县境内道路状况相对较好、客流量相对集中的 线路,实施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开行城乡客运公交 车。XX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完成对 全县30个乡镇中的18个乡镇8条城乡客运公交线路 改造,投放各类环保型公交车89辆,累计为群众节约 出行费用 万元,真正让农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 果。三是便民小客“

5、到农家”。为彻底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把经营利益与安全便民 有机结合起来,在符合开行条件的乡村公路上开行9座以下、标识颜色统一的便民小客车和出租汽车,统 一核定运营线路和区域,由交通指挥中心负责线路和 安全审核,采取站点售票、电话预约、上门接送、驻 点包车、定点摆放等灵活方式,为农村群众提供方便、 快捷的乘车服务,开全省先河。目前,该县已在清溪 镇试点投放运行 53辆便民小客车,切实解决了该 镇 万群众的出行安全问题;同时,全面完成全县“便 民小客”发展规划,年内将在符合开行条件的镇村新 通开线路130条、新增车辆245辆。筑牢安全防范基础。坚持将安全放在交通发展的 首位,不断

6、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平台,着力构建 全覆盖的安全防范络。一是在线监控。投入资金万元, 在全省率先建成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组织协调、 安全监管、决策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运输安全 监控中心”,采用互联、GP卵星定位和GPR既线传 输技术对县域内客运车辆、车站及重点渡船和码头实 行24小时在线监控,并与110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 心联对接,保证所有指令在1分钟内通过移动短信和 GPS载短信传达到所有人员,执法人员 5分钟内可 到达县域内任何一地开展执法。该中心投用以来,累 计发出提醒、告诫短信11万条次,适时抓拍车辆装载 情况、运行状况2821辆次,移交执法部门处理违规违 章案件38起,有效

7、遏制了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 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领导的充 分肯定。二是委托执法。牢固树立“重基层、抓基础、 强监管”的理念,整合30个乡镇原有交管站和船管站, 规范组建乡镇交通管理站,将水陆交通安全监管、运 输市场秩序、公路路政管理以及农村公路养护等行政 执法和管理事项委托乡镇交通管理站。交通管理站工 作人员经县上统一组织培训合格后,持交通委托行 政执法证上岗执法。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为交通管 理站配备办公设备,并分别按300元/人.月、200元/ 人.月的标准对交管站专、兼职人员实行安全检查防护 补助。自乡镇交通管理站组建以来,严格按照相关规 定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深入开展

8、水陆交通安全监管和 委托执法工作,提高了安全监管效率和处置突发事件 的能力,推进了乡镇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 设,填补了乡镇交通安全监管“真空”,在基层构筑 起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三是驻点管理。针对客运车 站客流量多、管理难度大的现状,抽调公安、交通部 门骨干力量,组成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站,分别驻点县 内3个大型客运站,对车站及其周边道路交通、客运 市场秩序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督促车站做好“三不进 站”、“五不出站”等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纠 正和查处道路交通和客运违法行为,确保了客运安全。二、几点体会创新思路是关键。思路决定出路,只有不断创新 思路,才能保证交通便民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

9、实 效,满足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现有交通状况的愿望。 针对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非法运营时有发生,群 众出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实际,该县经过反复调 查论证,在全省率先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县内符合开行 条件的镇村开通“便民小客车”,此举不但有效解决 了群众出行难题,而且大大增强了农村群众乘车安全 保障,得到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同。针对农村 交通安全管理难、管理不到位的实际,在全省率先开 展客运安全在线监控和乡镇安全监管委托执法,进一 步筑牢监管平台,实现安全监管全域覆盖,最大限度 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 立足丘区实际的大胆探索,初步形成了方便快捷、安 全高效的县域交通服

10、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多元投入是保障。实施便民交通安全工程,需要 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该县主动转变单纯依靠财政投 入的思维定势,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解决投资“瓶 颈”问题。首先,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 通过项目争取、银行融资等方式,寻求借力发展。其 次,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群众 筹资投劳,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加快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制定出 台相关资源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办法,建立健全了县内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投入资金筹措长效机制,实现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XX年以来,全县累计 投入交通便民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亿元,保障了该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群众满意是根本。该县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 衡量便民交通安全工程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规划、建 设和管理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尊重 群众意愿。例如,在城市公交发展上,该县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公共服务、节约资源的理念,以构建功能 明确、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公交络为目标,在对线 路安排、站点设置、运行模式、安全管理以及车辆投 放数量、车型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报刊、 络和召开市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制定完善详细的发展规划,并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城 市发展和群众需求适时进行优化调整,为市民提供更 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