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3080688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 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 科研人员个人总结的进行有利于使科研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科研人员个人总结报告是为大家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一名科研研究人员,重要的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会做好工作。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 _”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和能力,工作态度端正,敬业精神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组织纪律性强,处事客观,公道。在工作条件极为艰

2、苦的情况下,基本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科室工作方面: 招生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招生政策和文件精神,积极做好招生、发动工作,进,到,去工矿,宣传招生,联系招生;先后在市、区、县及川中油气公司电视台广告宣传招生。 、本年度新生报名人数:大专人(专业待定)、本科人(汉语言文学专业)。 、组织单科生报名:大专人(干函人、电大人)、本科人。 、坚持常年宣传、常年招生。 教学教务、学籍考务 严格遵守省院、分院有关管理、,较好地完成了级、级本、专科全学年的教学教务、学籍、考务等工作。 毕业生工作: 年,本、专科共毕业人。其中:大专干函人、电大人、本科人。严格按照院校要求认真进行了

3、毕业生的论文写作、答辩(电大为:填写凭证与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填报毕业生的各种表册,与发放等工作。 其它方面 处理科室日常事务,协调科室内外关系。完成学校领导和其它科室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二)、即教学、科研方面: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本年度共计讲授四门函授,授课学时;观看中央党校录相课件(两门课)、相关教学、教学提纲两份,并参与试讲;指导篇,参与论文答辩篇。完成校领导和相关科室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科研方面:与贺文教育长合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鲜明特点及其辩证关系在某省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年第三期刊载以及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观看学校组织的警示教育片所写的文章。 招生宣传仍然存在:不够全面

4、、深入,(尤其是动员全校教职工及更多的力量共同做好招生工作)缺乏力度的问题。 教学班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经常性教育工作(如:正确处理工学矛盾,经学矛盾,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面授到课率等)。 分院辅导站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今年船山区、射洪、蓬溪仍未参与招生。 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 绩效考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的标准,对职员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等进行的综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基础性工作,它是事业单位人员任用的依据,是确定薪酬和开展职员培训的依据,是事业单位进行有效激励的手段。随着改革日趋深入,事

5、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实行聘任制和招聘制,绩效考核工作对这一制度的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有效地调动职员的积极性,促进职员素质的提高,保证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事基础性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由于研究成果的相对抽象性,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现有的考核方式也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之上。主要原因是:现代企业管理讲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效益为重,对员工个人来讲,工作绩效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绩效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一个导向;应用型研究机构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机构,重视知识成果的转化,以研究促进生产力发展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对于人文社

6、会科学研究机构来讲,产出多是精神产品以及 _领域的成果,更为宏观和抽象。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绩效考核就是一个难点。研究机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产出,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科研机构实现科学高效管理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基于科研机构的特殊性,科研工作如何实现绩效管理又是颇具挑战性的一个课题。 绩效考核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科研单位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于科研单位的工作特点和研究成果的相对抽象性,至今尚未建立符合科研机构工作特点的系统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人事体制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性质保留着原有的人事体制,即身份重于岗位、薪资体现身份而不是岗位和业绩。类似

7、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级别是针对具体行政管理职责,和从事的研究岗位并没有直接关系,体现的是人的行政身份和地位。而职称薪资体系虽然对能力因素有一定考虑,但只是和任职岗位、工龄等静态指标挂钩,从而出现了职称一旦解决就一劳永逸的现象,也阻碍了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问题也导致了我们现行考核机制出现问题。 (二)考核内容笼统、指标雷同 20xx年,人事部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做出了详细规定,明确将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将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打破身份界限,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但在事业单位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并没有按类别有所区别,也没有量化的考

8、核指标,对不同层级和类别的工作人员,采用相同的考核指标,且每项指标的权重也相同,如年度考核时,个人就“德、能、勤、绩”四项考核指标写出或述职报告,然后进行民-主投票、打分,非常笼统,缺乏具体的考核要素,不能体现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岗位职责以及对任职者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能真实准确反映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 (三)考核等级少、周期长 绩效考核等级一般分为4个等次,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多年的考核结果表明,能被评为“优秀”的人员凤毛麟角,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考核结果基本上都为称职以上。而这个考核结果又与个人工资浮动直接挂钩, 因此基本没有人“不称职”或“基本称职”,在这

9、样的情况下,考核基本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体现科研人员的绩效差别。而且绩效考核一般采取的是年度考核。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四)考核与收人分配脱节 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辞退等诸多职员的切身利益。20xx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时候,工资表的一些变化,改革前工资条上的项目,包括职务工资、职务津贴、地区补贴等,改革后做出了一些调整,出现了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一词在工资收入中的体现,可以看作是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职员考核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科研单位多数为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工资的增长与调整由人事部门统一审批,虽然工资表出现了与岗位设置相关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

10、资,但因考核机制不到位,考核与个人贡献脱节,缺乏利益动力,没有充分考虑职员的岗位性质、工作业绩等,基本是一种保证稳定的分配制度,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使物质激励失去了奖勤罚劣的作用,甚至出现负向激励。 (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 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化,是对被考核者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科研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科研工作,一是其它事务性工作或管理工作。考核应当是同时包含这两方面的制度,但这往往不能实现或者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科研单位在年度考核时,对这两方面的考核内容都是以文字性表述为主,没有量化指标予

11、以对照比较,很多是个人写出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然后进行民-主投票,真正结合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全面考核,予以综合评价的寥寥无几。现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究其具体内容和基本做法,缺少了科学的方法,考核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性强、评价机制合理的考核方法。在定性与定量考核结合方面,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在平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方面,年终考核有保证,平时考核大都流于形式。这样难免会出现以工作的近期工作成绩作为定期或年度考核依据的“近因效应”,以及因被考核者的某一时的言行影响定期或年度考核评判“晕轮效应”,从而导致凭印象、凭情感定论。科研工作考核应有一定量化指标,如完成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参

12、与的学术活动等。课题有国家级、 _科研重点项目,也有 _一般项目,同时还有内部重点科研项目。论文有省级核心期刊,也有内部刊物,学术活动有国家组织的.,也有 _内部组织的,如果这些都停留在定性表述上,缺少一个具体的量化数据进行表达,考核结果也只是进行抽象评级,很难对科研人员一年的工作有清晰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六)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作支撑 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事业单位,激励理论同样适用。绩效考核是对职员工作的全面考核,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考核只能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不会改变考核的实质。例如,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晋升工资的制

13、度,只要考核称职,便可定期晋升工资档次,甚至同样领取福利奖金等等。如果建立配套的激励体制,包括用人机制、工资福利机制、晋升机制等等,都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才能真正激发职员的工作活力与创新能力。 第一,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一是为了全面推行岗位合同聘用制度,打破身份终身制,公开、平等竞争,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二是为了发现组织在管理方面,职工在素质、能力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 第二,确定考核等级。实行分岗分类分级考核,体现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研究水平、工作业绩的不同等级。 第三,确定考核指标的纬度及考

14、核权重。在指标纬度和权重方面应该从科研任务绩效、管理绩效、协作绩效、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等多纬度,依据聘用合同中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来确定任务绩效和其他绩效的权重。不同岗位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职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实行分类考核。对科研课题、著作及论文等考核要素,依据不同等级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 第四,明确各岗位、各职称的目标任务。依据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职务职称确定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即岗位核心职责和任务来进行考核。 第五,明确、细化、量化绩效考核指标。首先,不要片面追求指标量化,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定性指标一定要明确而具体。其次,指标设立宜少不宜多。在制定绩效标准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尤为重要,因为它符合管理学中的“二八原理”,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来完成的。 第六,明确考核主体、方法和程序。 第七,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作为调整职位、岗位、工资以及聘任、续聘、解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根据年度考核规定,严格兑现考核结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