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07545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新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邓芬芬 青山湖区辛家庵小学 330029 1375569574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2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课题点明了作者与鲁迅的关系,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请同学们听教师范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一说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同桌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只要抓住主要内容就行,暂不要求语句简洁。)三、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

3、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

4、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四、讨论、了解鲁迅先生,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组织同学讨论、了解鲁迅先生,使学生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板书设计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找五名同学一人读一般,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体会“伯父” 是一位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

5、父 ”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 1找同学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1)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 我”读书怎样? (“囫囵吞枣” 的意思是: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学习不加分析、不求甚解。 张冠李戴”就是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颠倒了事实。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 读书不认真,不求甚解。) (2)“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伯父批评的方法极其巧妙“哈哈,还是我的

6、记性好。” 这样说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 (3)“ 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 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骂还难受? (“我 ”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全说错了,所以感到很“羞愧” 。“悔恨”的是当时没有认真读书。所以“比挨骂还难受”。) (4)“ 伯父”通过谈论水浒传了解了“我”读书囫囵吞枣,指出了“ 我”的不足,并送给“我” 两本书。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反映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青少年。)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

7、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2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1)这一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你们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么样?(很细心,考虑得很周到。)(2)帮助受伤车夫以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大家小声把讲鲁迅心情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一下。(3)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想到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

8、摆脱贫困和痛苦。)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他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3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1)指名朗读第五段。(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女佣阿三说的话。)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得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说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说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

9、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板书设计 18 我的伯父鲁迅我先生谈论水浒传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像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生读“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

10、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体会“我”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伯父的话,并不明白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引人发笑。)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弄明白了吗?(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4.补充资料,加深理解。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后更换了 100 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鲁迅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

11、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三、学习第一段。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四、指导朗读全文,体会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1学生齐读二、三、四、五部分,教师最后朗读第一部分,或者教师朗读第一部分,学生朗读后面几部分,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2在同学们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课文第一部分是总述,也是结果,人民无比爱戴鲁迅先生。后面几部分用具体事例分述,也是出现第一部分那种结果的原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 爱戴 为自己想的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