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072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9.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热点难点细致讲解 专题(10)无机综合题型应对策略ppt课件(170页)(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知能在线诊断】 1. ( 2015 年福建理综 , 24 ) 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 1 ) 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 ,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 ) 工业上用铝土矿 ( 主要成分为 O 3 , 含有 O 3 、 等杂质 ) 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已知 : 物质 沸点 / 180 ( 升华 ) 300 ( 升华 ) 1023 步骤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 , 其

2、作用是 ( 只要求写出一种 ) 。 步骤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 , 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已知 : O 3 ( s ) +3C ( s ) 2 s ) +3 g ) H 1 =+1344.1 2 ( g ) 2 s ) +3 ( g ) H 2 =+1169.2 由 O 3 、 C 和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 , 气体用足量的 溶液吸收 , 生成的盐主要有 3 种 , 其化学式分别为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 , 步骤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解

3、析】 ( 1 ) 解生成 3 和 H+。 ( 2 ) 水分减少可抑制 水解 , 气孔数目增多 , 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焦炭能还原矿石中的铁 ; 根据盖斯定律 , 将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可得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尾气中存在 和 , 故与 液反应生成 ; 根据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知液态混合物中含有 杂质 , 因此加入铝粉可除去 , 提高 的纯度。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答案】 ( 1 ) 3H 2 O 3 +3H+( 2 ) 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 水解 ( 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加快反应速率 ) 铁 ( 或 O 3 ( s ) +3C ( s )

4、 +3 ( g ) 2 ( g ) +3 g ) H =+174.9 除去 , 提高 纯度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2. ( 2015 年安徽理综 , 27 ) 硼氢化钠 ( ) 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 ( ) 为主要原料制备 , 其流程如下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已知 :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 , 可溶于异丙胺 ( 沸点 : 33 ) 。 ( 1 ) 在第步反应加料之前 , 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 100 以上并通入氩气 , 该操作的目的是 , 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 中 , 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 、 、玻璃片和小刀等。

5、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 2 ) 请配平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H 2 + ( 3 ) 第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 第步分出 并回收溶剂 , 采用的方法是 。 ( 4 ) ( s ) 与 H 2 O ( l ) 反应生成 ( s ) 和 H 2 ( g ), 在 25 、101 , 已知每消耗 3.8 g ( s ) 放热 21.6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解析】 ( 1 ) 通入氩气 , 排尽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防止 与水和空气中的 O 2 反应 ; 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 在取用钠时 , 应用镊子将钠从煤油中取出 , 并用

6、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 ( 2 ) 在该反应中 , 金属 化合价由 0 价升高到 +1 价 ,而 H 2 中 H 的化合价由 0 价降低到 - 1 价 , 其余元素的化合价都未改变 , 可设 的系数为 1 , 根据 H 原子个数守恒可知 H 2的系数为 2 ,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系数为 4 , 根据 的系数为 1 , 根据 子个数守恒可知 的系数为 2 , 根据 子个数守恒可知 的系数为 2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 3 ) 经过第步后得到溶液和固体 , 故该操作为过滤 ; 由于异丙胺的沸点较低 , 故第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 并回收溶剂。 ( 4 )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7、式为 +2H 2 +4H 2 , 3.8 g 的物质的量为 0.1 故 1 与水反应时放出 216.0 能量 , 由此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答案】 ( 1 ) 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 煤油 ; 镊子 ;滤纸 ( 2 ) 1 ; 2 ; 4 ; 2 ; 1 ; 2 ( 3 ) 过滤 ; 蒸馏 ( 4 ) ( s ) +2H 2 O ( l ) ( s ) +4H 2 ( g ) H = - 216.0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3. ( 2015 年重庆理综 , 8 )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 、 O 3 、 、 等物质。当汽车发

8、生碰撞时 ,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 ,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 1 ) 是气体发生剂 , 受热分解产生 N 2 和 N 2 的电子式为 。 ( 2 ) O 3 是主氧化剂 , 与 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 (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 3 ) 是助氧化剂 , 反应过程中与 用生成 O 。 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 , K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 4 ) 是冷却剂 , 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 5 ) 100 g 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 N 2 ( 标准状况下 ) 。 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 该

9、产气药剂中 的质量分数为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解析】 ( 1 ) 每个 N 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 , N 与 N 之间有 3 对共用电子 , 所以其电子式为 N N。 ( 2 ) 反应中作还原剂 , 素的化合价降低 , 因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所以还原产物为 ( 3 ) 为离子化合物 , K+与 4 4l 原子与 O 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 4 ) 不稳定 , 受热分解生成 、 和 H 2 O 。 ( 5 ) 碱石灰主要用来吸收 和 H 2 O 。 N 2 的物质的量为 1.5 由 N 原子个数守恒可知 的物质的量为 1 因此 的质量为 65 g , 则 的质量分数为6

10、5 g 100%=65%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答案】 ( 1 )N N( 2 ) ( 3 ) 离子键和共价键 ; ( 4 ) 2 + +H 2 O ( 5 ) 、 H 2 O 65%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4. ( 2015 年山东理综 , 29 ) 利用 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由电解法制备 , 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 1 )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 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 液。 B 极区电解液为 溶液 ( 填化学式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电解过程中 电极迁移 ( 填“ A ”或“ B ” )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 2 )

11、利用钴渣 含 3 、 3 等 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 3 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空气中煅烧 O 4 生成钴氧化物和 , 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 g , ( 标准状况 ), 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解析】 ( 1 ) 根据电解装置图 , 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 液 , B 极区产生 H 2 , 则其电极反应式为 2H+2 , 剩余 i+结合生成 所以 B 极 区电解液应为 液 , B 电极为阴极 , 则 A 电极为阳极。阳极区电解液应为 液 , 电极反应式为 2 。根据电流方向可知电解过程中 B 电极迁移。 专题十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化学( 2 ) 酸性条件下 , 3 首先与 H+反应生成 有氧化性 , 可将 S 氧化为 S , 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 , 配平可得 2 3 +4H+S S +25H 2 O 。由于 和 O 2 具有氧化性 , 铁渣中铁元素应为 +3 价。在空气中煅烧 O 4 生成钴氧化物和 , 设钴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o x O y , 则有 : x O 4 +2O 2 Co x O y + 2 x ( 59 x +16 y )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