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3054907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申报材料近年来,xx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 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继 续坚持主攻工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二、 三产业,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及高效经济作物的 产值比重,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 经济登上一个新台阶。一、经济结构的基本现状预计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亿元,其中:粮食产值 预计亿元,畜牧业产值亿元(生猪产值亿元),渔业产 值亿元,经济作物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同比增长 XX年三个产业结构为:。第二、 第三产业增幅分别为% %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 值的比重为增幅为8%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增幅1

2、、第一产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撑, 但比重逐 年下降粮油生产安全稳定。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 示范,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收的目标,确保了 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年粮食播种万亩,总产 量亿斤。油料作物收获面积为万亩,单产85公斤,同 比增5公斤/亩。经济作物结构优化。全年种植蔬菜万亩,无 籽西瓜万亩,果树万亩,同比略增,花生万亩,芝麻 万亩,葡萄3600亩。蚕桑5000亩,吊瓜5000亩,花 卉苗木5600亩,茶叶万亩,甘蔗、中药材 XX亩,种 植以金针菇,鸡腿菇,平菇,香菇为主的食用菌45万平方米,产值亿元。畜牧产业不断壮大。预计XX年度全县出栏生 猪80万头,同比增存栏44万头,其中能

3、繁母猪万 头,同比分别减增牛出栏万头,同比增持平; 存栏万头,同比略减。羊出栏万头,同比持平;存栏 万头,同比略增,家禽出笼 6000白羽,存笼7000白 羽,同比分别增 75%禽蛋3800吨,同比增2% 肉类总产量达68800吨,同比增渔业产业稳步发展。水产养殖面积万亩,水 产品总量达到万吨,同比增全县珍珠养殖面积在稳 定在1万亩,珍珠产量35吨,同比增6%2、第二产业迅速成长壮大,比重上升较快目前我县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 285家,现有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另有7家农业企业 正在申报之中。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4家。

4、农业产业基地236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9 家(新增40家)o 1个专业村入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 村镇,15个专业村被列入省“十百千”工程“一村一 品”专业示范村。农民从事产业化人均增收近 800元。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 善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XX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7095元, 同比增长1164元,增长幅度其中来自第三产业收 入近1160元,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二、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变化之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预计全县农牧渔生产总值达亿元,其中:农业产 值,畜牧业产值亿元(生猪产值亿元),渔业产值亿元。 农业比重呈缓慢下降趋

5、势,代之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变化之二:农产品品种结构趋于优化近几年我县围绕“贡米、生猪、珍珠、果蔬”四 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贡米系列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珍珠养殖面积达万余亩,生猪出栏达80万头, 果蔬作为新型产业,种植也已达万亩。江西为农生态 农业有限公司菌笋已获得无公害产品颁证。江西颐丰 园粮油开发有限公司计划申报有机食品、江西长林生 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 品、江西神农源米业有限公司计划申报绿色食品正在 申报中。江西XX皇阳贡米公司、江西为农生态农业有 限公司和XX县泽华珠宝有限公司已被评为江西省名 牌农产品。变化之三:劳动力就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劳动 力更多投

6、入于农外产业和外出务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推进 和城镇化的提速,广大农民积极开拓就业门路,家庭 经营投入人力全面下降,家庭经营外投工和外出就业 稳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 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有 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 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就业格 局呈现农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 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变化之四:农民增收的主要发生重大变化,农民 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农民收入增长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 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 主

7、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 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 扩大就业。农户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上升,实物纯收 入逐年下降。目前我县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 的比重已经接近40%工资性收入比重已占到47%变化之五:城乡二元结构开始打破,城乡统筹发 展日趋明显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 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城乡分 割的二元结构开始有所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 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快。三、农村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县政府统筹城乡 发展,制定

8、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从财政、信贷、税 收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给予具体支 持。以及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和调控农村经济的发 展,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 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传统农业改造力度,继续推进“四大产业 农业布局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贡 米、生猪、珍珠、果蔬等四大主导产业作为农业产业 化经营中优先发展的产业,集中主要精力,实行政策 倾斜、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分工合作,寻求重点突出, 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布局。如大源雷竹、 青云苗木、石镇吊瓜、汪家无籽西瓜、苏桥葡萄、上 坊齐埠蔬菜、裴梅贡米、梓埠湖云珍珠、规模猪场等 基地发展不断壮大

9、,传统产业转变为主导产业,新兴 产业逐步转变为优势产业。加大城市、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推进生产要素向 二、三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特别是工业和城市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经初步具备 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 我县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坚持把加强农业作为宏观调 控的重要任务,坚持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富裕农 民、繁荣农村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原则,坚持把 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作为完善公共财政的重要内 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破除城乡二 元体制,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 村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深入 挖掘农业和农

10、村发展潜力的同时,不断增加政府对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 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 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人才技术信 息合理交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以城镇化促进 农民转移就业,用现代农资工业的产品支撑和装备农 业,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转 化增值,用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 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农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 推进了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 入。加快农业企业改造升级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富 裕劳动力转移提供更直接的途径农业企

11、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发 展又促进农业企业发展的升级。我县总面积平方公里, 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 17万人, 耕地32万亩,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全国 亩的平均水平,依照目前的农业生产率,农村劳动力严 重过剩。近年来,为了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我 县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农业企业这一主题,在发展农业 产业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行了 “公司 +农户+基地” “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 业链条不断拉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利益联接 机制不断完善,订单、合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紧密型联系方式得到更多应用。通过加快提升农业企 业项目水平、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步伐,培育支柱产 业,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突出区域特色,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企业依托小城 镇发展,进而增强农业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推进了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