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3016851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交流讲话在全市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建设现场推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场推动会议,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3农”工作精神,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着力增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1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场观摩的方式,交换经验,寻觅差距,分析情势,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着力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1步做大做强。上午,大家实地观摩了西峰、镇原发展较好的7户龙头企业和养殖基地;刚才,市农牧局局长赵自元同志通报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进展情况,西峰区、镇原县、正宁县分别作了交换发言。对大家刚才

2、讲的,我完全赞同。随后,市委任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1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讲4点意见。 1、肯定成绩,寻觅差距,准确掌控全市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势 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农业大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通过1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推动和落实,全市龙头企业发展获得了显著成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企业范围日趋扩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47户,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由2007年的35户增加到91户,增长160%。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到达19.88亿元,是2007年10.3亿元的近2倍;销

3、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6户,5000万元以上的到达50户。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原县计划投资22亿元,其中1期3600万只肉鸡养殖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已完成投资接近1半,从孵化、养殖、屠宰到饲料加工,将构成全产业链,成为我市投资范围最大、产业链条最完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是发展水安稳步提升。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23户,取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及“3品1标”认证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有3户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户被评为全省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先进企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单1模式向现代循环发辗转变,经营范围由过去以包装、运输、销售和简单低级加工为主,转

4、变成以精深加工和产加销1体化发展,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西峰区鄢旗坳循环农业示范区,投资范围大,建设标准高,依照“畜沼菜”、“畜沼果”的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辐射带动该村8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农产品销售收入9200万元,预计人均纯收入年内突破万元。 3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与农民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在增进本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全市苹果、肉牛、肉绒羊、生猪、瓜菜、小杂粮、杏子等特点优势产业基地范围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延续增加。龙头企业年利润由200

5、7年的1.77亿元增长到2.98亿元,增长68%;农民收入的60%来自农业产业化。 4是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驿马出口创汇示范园区、镇原金龙食品加工集中区、西峰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宁县和盛农副产品深加工集中区、环县小杂粮加工集中区已初具范围,止2012年底,5大会聚区建成面积到达1万亩,计划投资范围295.65亿元,已完成投资53.57亿元,共入驻企业97家,园区内企业固定资产总额30.73亿元,营业收入22.53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园区税后利润6亿元,吸纳就业人数9592人。特别是镇原金龙食品加工集中区,经过量年的培养和发展,目前入驻企业18户,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2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

6、户,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到达10.3亿元,占5大园区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的33.5%;营业收入8.7亿元,占38.6%;上缴税金0.28亿元,占28%;税后利润3.48亿元,占58%。正宁县投入1亿多元,对县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已入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户,其中7户取得了自营出口权,预计今年仅奥神州公司出口创汇便可达3000万美元,发展势头强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苏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实现“4化同步”和兼顾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问题:1是龙头不强。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唯一1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

7、占到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企业总数的36.9%,大范围、高质量、全产业链的企业更是寥寥可数,对相干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2是链条不长。还没有构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完全产业链,特别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是以分拣、包装为主的低级加工,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生产现象突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缺少市场竞争力。3是品牌不精。全市农业领域品牌多而杂,仅苹果就有10多个品牌,品牌营销投入不足,市场认知度低,中国驰名商标唯一2个。4是机制不活。农业产业化各要素之间的配置不尽公道,“定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缓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

8、,家族式管理模式仍然存在。5是融资不顺畅。农业生产和原料收购季节性明显,资金需求量大而集中,金融单位的年放贷额不足,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门坎高,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 2、立足市情,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发展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1个新的发展阶段,不管是宏观发展环境,还是本身发展条件,都产生了深入的变化。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市来讲,要在新的阶段解决74.8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就必须始终捉住农业这个根本,突出龙头企业这个关键,在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上下工夫。 首先,发展龙头企业,是增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定要求。近几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保

9、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但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造成这1问题的直接缘由是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得不到后续环节的附加值,深层次的缘由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难以对接。而实践证明,发展龙头企业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龙头企业依照产业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大大提高比较效益,进而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发展龙头企业,是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的现实选择。在农业经营体制方面,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与合作的新情势,有效地解决1家1户小生产的

10、弊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范围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在农业范围经营方面,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可以把小生产变成大生产,构成区域范围和产业范围,实现范围化、集约化经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龙头企业通过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行部门建立产学研基地,自主研究开发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科技创新和利用的主体。在投融资体制方面,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能够取得较稳定的收入,1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户投资农业的能力;同时,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高的信誉和更多的融资渠道,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通过项目投资、向农户发放生产扶持资金等方式,直接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第3,

11、发展龙头企业,是加快产业升级、增强农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龙头企业具有开辟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其经济实力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1个地区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产业链。农户依照龙头企业要求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本钱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的农产品,既构成范围,又创出品牌。通过培养和推动龙头企业依照专业化分工实行联合,组建企业团体,构成强势企业群体,这不但有益于提高我市农业的竞争力,而且有益于我市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发展龙头企业,有益于吸引和引进资本、技术

12、和管理经验,拓宽对外合作领域,加快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特点产业提质增效。 总之,推动农业产业化、进1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必须加快培养,扶优扶强,增进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跃上1个新的台阶。 3、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 从我市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动身,当前和今后1个时期,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行“52131”工程(即:到2016年,全面建成5大农产品加工

13、会聚区,扶大做强2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重点培养100户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发展3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100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1体化、加工制品优良化,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要抓好“5个突出”、做好“5篇文章”。 1要突出范围扩大,在“大”字上做文章。要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范围放在首位,坚持1手抓新建,1手抓改造,不断扩大增量,激活存量,增加总量。其1,要做大企业群体。牢牢依托“266”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苹果、草畜、瓜菜3大主导产业和小杂粮、中药材、杂果3大特点产业,积极谋划1批产业链

14、条长、市场前景好、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农村能人领办等多种情势,争取每一年都有1批高出发点、高标准、高质量、大范围、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设,实现量的扩大。要坚持集群发展,依照“1区4园”、“1线8域”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托5大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引导新建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示范基地和加工园区会聚。力争到2016年,5大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入驻企业到达80户,省级龙头企业到达34户,市级龙头企业到达52户,年产值到达80亿元以上。其2,要做大重点龙头企业。要加大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力度,采取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吞并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企业由小变大、由

15、弱变强,实现组团发展。要引导龙头企业依照“重视实效、发挥优势、培养特点、构成强势”的要求,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养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高效特点产业龙头企业集群,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增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每户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都要创建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 2要突出科学管理,在“高”字上做文章。从我市多年来龙头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凡是发展比较好的,都是善于经营、重于管理的企业。因此,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管理问题。1方面,要加强行业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比国家和省市相干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

16、点、引导和监督,促使其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特别要加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考核力度,实行动态管理,打破“毕生制”,优越劣汰,对达不到相干标准要求的企业,及时予以淘汰,构成良性竞争机制,切实提高龙头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另外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托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加强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本钱管理、人员管理和安全管理,推动企业由疏松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农产品加工由低级低水平型向精深高附加值型转变,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效益。 3要突出科技创新,在“强”字上做文章。科技创新是企业延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引导龙头企业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增加科技开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门路,研究开发1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点明显的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