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3015941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2017高考小说复习大纲,小 说,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

2、理、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一、关于小说的常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主人公 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的特点,一、人物个性鲜明 二、故事情节完整 三、环境描写逼真 四、主题思想深刻 五、构思角度精巧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七个关键词:

3、,情节,人物,探究,表达技巧,环 境,分析小说标题的内涵或作用,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等的全面理解或小说要素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主题,分析小说写作技巧或品味语言特色,标题,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概括小说主题,小说的考点,2、把握故事情节,3、注意环境描写,1、揣摩人物形象,5、理解小说标题,4、概括主题内容,6、分析写作技巧,7、探究题,一、情节人物成长的历史,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切入点: 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

4、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1.分析情节特点,全文看: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变色龙 开头看: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祝福 结尾看: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出人意料式 ;项链 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洗碑,2.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有时是倒叙),引起读者阅读的兴

5、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比方说有一波三折式的情节安排 9、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比方小说的开头结尾用首尾呼应式,【示例】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面包) 答案:1、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2、丈夫撒谎掩饰。4、妻子替丈夫圆谎。4.、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12“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12.答案: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乎意料的艺术效

6、果。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 解析:所谓欧亨利式结尾,就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回答时指出什么内容是出乎意外,什么地方是在情理之中即可。,12、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青年们在大队部门口展开讨论这一情节?请作简要分析。(6分)(地球上的王家庄) 答案:写出了青年们的愚味无知和探求未知世界的渴望。暗示了以王家庄为代表的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嘲讽和批判。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我对世界的探究。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侯银匠 答案:从父

7、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二、环境人物活动的舞台,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祝福 例: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

8、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祝福,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 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 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性格,

9、或某种心理;为刻画人物做铺垫;展开、推动情节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积累: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待人物活动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渲染或营造气氛,奠定作品基调; 4.衬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衬托(铺垫), 6.深化或者暗示主题。,【示例】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

10、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答案】1点出来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2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3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4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形象、推动情节、深化或升华主旨,照应开头或题目使文章结构完整等,结合具体文本,注意选择作答。,【链接高考】,(

11、08年浙江)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三、人物小说刻画的核心,表现人物的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

12、烘托。,形象刻画基本技巧:,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13、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11、概括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答:父亲是落后年代和愚昧环境里的知识分子形象,有探索科学和知识的热情,有独立思考的品质。 他是一个孤独的另类,不被别人理解。 他对落后和封闭的现实不满,渴望改变现实,但在现实中又很卑微谦恭。 作为父亲,他鼓励和支持儿子探索世界,是一个启蒙者。 高考链接:(2008年浙江卷)

14、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参考答案:形象: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示例】,【链接高考】 (09安徽卷)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7分)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08年广东)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母亲是一个

15、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四、主题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归属,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1、从小说的标题入

16、手。标题有时可以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尤其注意高潮和结局,矛盾双方的结局;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陈小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 答案:本文通过叙述名医陈小手因给团长太太接生而无辜被枪杀的事情,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弊病,批判了守旧的传统文化和狭隘愚昧的男权文化。,注意: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链接高考】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面包) 答案:主题: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表现了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