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

上传人:海****n 文档编号:143014086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2020最新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减灾教育 地震前的预兆 1、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先 于强震动 12 秒钟左右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 这些临震异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地声 78%出现在 震前 10 分钟内,到临震十几秒时声响最大。据经验,临震时往往先 听到“ 呼呼” 声,接着是 “ 轰轰” 声,继而为 “ 咚咚” 闷雷声,之后地面开 始振动。地光是地壳内喷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开 头有带状、片状、球状、柱状等到,颜色以兰、黄、白居多。 历次大震的幸存者中, 很多人就是观察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判断 有大震来临,迅速采取措施避险而保全了生命。 2、出现预

2、警现象后怎样果断避险? 发现地震预警信号之后, 作为个人的避险行动应当因时因地采取 应急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危及生命的不安全因素。 (1)平时要设想好各种避震方式方法,准备好可能的救护药品 及避震器物。 (2)尽可能迅速逃离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场地。 (3)来不及逃出时,尽量躲在室内墙角或支撑结构较多的空间 部位及器物之下。 (4)迅速切断电源和煤气管道。 (5)迅速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源。 (6)避险时要远离高楼、大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压线以 及桥梁、隧道、 峭壁陡坡或海边等,更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和楼梯上停 留。 3、怎样利用宏观异常主动避险? 地震发生前会有宏观异常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千方

3、百计地捕捉震 前信息,主动避震自防好处很多。 对动物异常,群众总结了这样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咬; 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 对地下水异常,群众也总结的好: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建立观测网,异常快报告。 除以上异常外,还有植物异常,如花草树木不合时令开花结果; 气象异常,如严寒酷暑,洪涝干旱;电磁异常,如日光灯自亮,电磁 器件奇

4、变,收音通讯设备严重受干扰;地表形变异常,如地面鼓包, 裂缝、塌陷等都可能与地震有关。 如发生这些异常现象及时向地方政 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并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避震, 都能起到自我防御 作用。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 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应当掌 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 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 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 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 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5、(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 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 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 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 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 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 用书包护住头部; 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 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

6、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 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 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 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 防止烟尘窒息; 要往意保存体力、 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防溺水教育 游泳“十六忌”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 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也会影响消化功能, 还 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负担

7、加重;体温急剧下降,会使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 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 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 皮炎。为防止晒斑的发生, 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 休息,或披上浴巾,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比体温低,因此,下水 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抽筋等不适。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

8、进食,否则会突 然增加胃肠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泳时间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 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苍白;第二期:在 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 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 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总之,游泳持续时 间一般不应超过 1.52 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还是小发作型,在发作 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遭遇“ 灭顶之 灾” 。 (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以控 制,游泳有

9、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11)忌心脏病患者游泳。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 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 敬而远之 ” 。 (12)忌中耳炎患者游泳。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 入发炎的中耳,等于 “ 雪上加霜 ” ,使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颅内感 染等。 (13)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该病病毒,特别是在游泳池里传 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在该病流行季节,即使是健康人, 也应避免到游泳池内游泳。 (14)忌某些皮肤病游泳。 如各个类型的癣, 过敏性的皮肤病等, 不仅诱发荨麻疹、接触皮炎,而且易加重病情。 (15)忌酒后游泳。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

10、量消耗会出现 低血糖。另外, 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 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16)忌忽视泳后卫生。 泳后,应立即用软质干巾擦去身上水垢, 滴上氯霉或硼酸眼药水,擤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措 施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 1520 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 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 对场所的环 境,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 水下是否平坦, 有无暗礁、暗流、杂草, 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

11、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 互相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 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 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 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 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 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学生洗澡过程中若发生漏电或煤气中毒事故,也可能因失 去意识而倒在浴缸、

12、澡盆、马桶中而发生溺水事故。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 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淋些水再下水,不要立即下水。 (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5)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 持身体温暖。 如何在水中实施自救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这时, 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在水中沉着自救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 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

13、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 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 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 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 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 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 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 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14、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 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 外关穴。 (5)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 ,配合掐足三 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6)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 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3.水草缠身自救法: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 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 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

15、试试把水草踢开, 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身陷漩涡自救法: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 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 用爬泳快速地游过。 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 不容易卷入面积较 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5.疲劳过度自救法: (1)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 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2)举起一只手,放松

16、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 不放。 (3)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 岸边。 出水后正确抢救 提醒:遇到溺水者,不提倡未成年人贸然下水施救。 (1)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 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溺水者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 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 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 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 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急救 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在农村,亦可将 溺水者俯卧横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 人工呼吸作用。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 佳。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 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 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 (每分钟吹 16 20 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 垫一块硬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