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3011866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宽阔的大海,你就是那击波逐浪的游鱼。只要你放松、自信、沉着,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鱼游得更远!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采展示总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ngzhcnni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nli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

2、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 2根据要求默写。(6分)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 。” “ , ”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

3、杂诗中所说的“ ,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B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4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 长征毛泽东B都德最后一课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C晏子晏子使楚晏子反击楚王针锋相对,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D枣核萧乾“枣核”既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5同学们课外收集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

4、、民谣、诗歌等,班级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了一次交流会,班主任、语文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或一段结束语。文字限在100字以内。(2分) 6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5分)明长城东起 ,西至 。(1分)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2分)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2分)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引用了中外名家的诗词名句来说明自己是怎样的人。仔细揣摩这几句话,请你用自己的话

5、把温家宝总理是怎样一个人概括出来。(2分)材料一:晚清名臣左宗棠结婚时新房门口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材料二: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材料三:屈原离骚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材料四: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材料五: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新民周刊 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

6、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世说新语)【乙】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万子:王绥,字万子。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 最下:指愚人。不及情:没有感情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何以都不闻消息( ) 语时了不悲( ) 山简往省之 ( ) 简服其言 ( )9用现

7、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10【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都不哭”“悲不自胜”“为之恸”,实际是为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2分) 答: 三 、现代文阅读(26分)(一)(13分) 家乡最常见的树,也就是槐树了。 槐树虽然没有杨树的清秀挺拔,没有柳树的飘逸多姿,但是庄户人家却对它们情有独钟。或这是因为它们那些略显沧桑的枝丫在人们眼里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吧。于是,庄户人都愿意用它们来记录那些平淡而真实的日子。 每年的阳春三月,在那些坚韧的枝头上,便隐约露出了星星嫩绿。

8、它们没有丝毫的招摇和迟疑,就像国画大师们大手笔的泼墨画,陡然之间就绿满了枝头;又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成串的银铃便缀满枝头了。再看呵,小村的房前屋后,远处的山坡和沟坎上,一株株、一片片绿叶葱茏的槐树,就像披上了一身洁白的雪花。在明媚的阳光下,它们 。和煦的风,携着浓郁而宜人的花香,在绿色无垠的麦田上尽情地弥散着。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跳跃的音符,优美而舒缓,可不就是春姑娘在耳畔清唱吗?一群群快乐的蜜蜂,怀揣着放蜂老人的请柬,争先恐后地从蜂箱里涌出来,歌唱着卦向那一片片雪白的花簇。与槐花相约,总会有甜蜜的收获。在火红的晚霞里,它们竞相捧回一滴滴甘露,陶醉了放蜂老人那淳朴的笑脸。

9、采槐花的孩子们,挎着小竹篓,手持长竿,像一条条顽皮的小鲤鱼,畅然地游弋在小巷里。一阵阵稚嫩的笑声,荡漾在小村的上空,犹如从花簇间飞出的鸟鸣一样婉转、动听。在那个贫瘠的年月里,我欢乐的童年似乎总是与槐花有缘。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拽着母亲的衣襟,一起到街旁或田野里采摘槐花时的情景。那些如雪花、似粉蝶一般的花瓣,纷纷飘进了我的记忆。傍晚炊烟袅袅。那一束束玉琢似的花儿,被母亲和着包米面做成芳香四溢的槐花团。轻轻地咬一口,便会香到心坎里;再细细品味那甜美的滋味,俨然会使人感觉到,春天已随着那一缕缕槐香,被永远地储留在心里,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爱着槐花。这不仅仅因为它们能够勾起我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更

10、主要的还是它们那永远值得人们钦佩、甘把芳香洒尽而默默无闻的品格。 (阅读材料选自语文周刊)11、作者以 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赞美它 的精神。(2分)12、“点缀着小村,矗立在生机盎然的田野之上,宛如清雕玉琢的盆景;又似绵绵起伏的雪山”,是从文中第四小节最后抽出来的,请结合对选文的理解为它组成合理的语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它们 13、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简述,作者为什么至今记得槐树花(3分) 14、“伫立槐树下侧耳聆听,那一串串银铃随风碰撞。”你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在碰撞吗?(3分) 15、请你结合“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诗,用简约凝练的语言描绘一下春之美景。(50字以内)(3分

11、) (二)(13分)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小三子亲了俺。” 娘狐疑地问:“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 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每梦见一次,都稀罕得不得了。有时候,娘都梦见小三子好几次了,爹还一次没梦见呢,爹就编瞎话给娘听。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爹没好气地说:“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 娘惊异地瞪大了眼睛,嚷道:“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 爹看了娘一眼,“唉,俺们那小三子啊” 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直到秋风吹黄了黄泥湾所有的山头,都还没有小三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