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00824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 四语下第三单元学习标准一、字词1.要求学会的字(会读、会听写、理解意思)幼 滩 侦 嘲 啄 企 愚 蠢 返 拦 鸥 帽 吁 彻 蝙 蝠 捕 蛾 蚊 避 锐 铛 蝇 揭 碍 荧2.下面的字只识不听写(会读)祸 乃 侵 蚀 垦 亩 营 扣 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键 鲸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会听写、理解意思)幼龟 沙滩 侦察 嘲鸫 啄食 企图 愚不可及 蠢事 返回 无遮无拦 海鸥 棒球帽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蝙蝠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没头苍蝇 揭开 障碍物 荧光屏4.多音字(弄清读音,理解意思)(1)折腾:折,zh8 动 翻转。 动 折(zh9)磨。折磨:折,zh9

2、 动 断;弄断。 动 使在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不折不扣:折,zh9 动 打折。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折本:折,sh9 动 亏损。 动 赔本。(2)结构松散:散,s2n 动 没有 约束;松开;分散(s3n)。扩散:散,s3n 分发;散( s3n)布。 散场:散,s3n 由聚集而分离。(3)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塞,si 把东西放进有空隙的地方;填入 。塞翁失马:塞,s3i 可作屏障的地方;边塞。 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责:塞,s- 义同“塞”(si),用于某些合成词中。 动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4)打扫:扫,s2o 动 用笤帚、扫(s3o)帚除去尘土、垃圾等。扫帚

3、:扫,s3o 义同“ 扫”(s3o),用于 “扫帚”“扫把(b2)”等。5.课文中重点词语(利用工具书查出其意思,并记在书上,会听写)实地观察 欲出又止 踌躇 若无其事 冷淡 见死不救 极不情愿 颓丧 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多灾多难 媲美 生息繁衍 叫苦不迭 侵蚀 崩塌 频繁 关键 随心所欲横七竖八 超声波 枯枝败叶 异想天开 生态平衡 腐烂 栖息 逞凶 制服 机翼 机毁人亡 情形 轻而易举 流线型二、句式训练1. 设问句:弄清设问的形式,注意设问的目的和作用。课文中的句子: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 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个设问的目的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设

4、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出蝙蝠给人的启示。它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这个设问的目的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设问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森林的灾难是林务官的命令导致的,并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它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认识引号,体会引号的用法。课文中的句子:A、可一查黄河近 2000 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B、人们 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C、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 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 打扫”干净。D、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 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

5、“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引号是标号的一种,用于标明直接引用的话,它不表示停顿。上面四句话中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A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是“表现” ;B 表示否定、质疑;C 表示特殊含义,需强调; D 表示引用术语(“流线型”是科技术语) 。注意:引用原话一定要用引号,概述大意就不使用引号。三、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下列课文,能够正确地默写9自然之道第五、八自然段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六、七自然段11蝙蝠和雷达第七、八自然段 12大自然的启示之“打扫”森林第五、六自然段 人类的老师第二、三自然段 日积月累中的农业谚语四、片断练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段话1.读了蝙蝠和雷达 ,想想自己了解到

6、的发明创造是从什么动物或植物的身上受到启发,试着写篇科普文。2.读了人类的老师想想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想发明什么,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五、关于课文学习,要熟练掌握横线所画的内容9.自然之道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一件让“我们”悲伤和悔恨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的劝阻,3 4硬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队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 :“

7、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 地回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 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 颓丧地飞走了。我和同伴的“焦急”与向导的“若无其事” “冷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推动了故事向前发展。 “极不情愿”准确地写出了向导被逼无奈的心情。 “颓丧”准确地写出了嘲鸫失落的样子,形象生动。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 饱饱的, 发出的欢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 们, 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这一自然段点明了事情

8、的结果幼龟受到伤害,食肉鸟欢叫, “我们”悲伤悔恨。 “悲叹”一次表明向导不但有感叹,而且有悲伤之情,用词准确。这两个自然段中向导的话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我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去做事,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就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顺序是:先写黄河由好变坏的过程;再写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即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最后写治理黄河的关键(把泥沙管住)以及治理黄河的方案(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

9、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11.蝙蝠和雷达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后来又“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并从中受到启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使“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学习本文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1)三次试验的方式、结果、以及结论。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七自然段)(3)雷达的工作原理

10、。 (第八自然段)12.大自然的启示(1) “打扫”森林这是一篇科普小短文,主要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吧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败叶通天清除,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坏事,把森林给毁了。重点理解:森林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参阅第五、六自然段) 。(2) 人类的老师此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发,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人类不懂得大自然的规律,就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如果我们人类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就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发明创造,更好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也是本单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六、积累拓展1.日积月累 第一则“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是与农时有关的谚语,其余五则都是农业气象谚语。农业气象谚语往往具有地区和季节的局限性。其他的农业谚语:瑞雪兆丰年 。春雷响,万物长。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布谷布谷,赶快种谷。斑鸠咕咕,该种秫秫。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青草沤成粪,越长越有劲。谷三千,麦六十,好豌豆,八个籽。蛇过道,大雨到。知了鸣,天放晴。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