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教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005347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录井教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录井教材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录井,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二00七年十二月,目 录 一、地质录井概述 二、钻时录井 三、钻井取心录井 四、岩屑录井 五、井壁取心录井 六、常规荧光录井 七、特殊情况下资料录取,一、地质录井概述,随钻记录地质资料的过程。 在钻井过程中,按顺序收集记录所钻经地层的岩性、物性、结构构造和含油气水情况等资料的工作。 直接录井:能直接观察来自地下地层的岩石和油气显示的录井,如岩心、岩屑等。 间接录井:用间接方法了解地下地层的岩石性质、油气显示的录井,如钻时、钻井液性能等。 记录的录井资料包含两部分: 一是录井队自己采集的资料;自动采集数据:利用综合录井仪、气测录井仪、地质采集仪等记录的井

2、深、钻时、气体等资料,人工或半自动采集数据:地层、岩性、含油、荧光等资料。 二是收集其他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如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1、概念:钻头钻进单位进尺所需的纯钻进时间。 单位:min/m,保留整数。小于1分钟按1分钟计算。 连续测量、每米一点或特殊情况按需要加密。 2、要求:井深以钻具计算为准,单位为米(m),保留两位小数。 3、钻具管理:准确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单根允许误差5mm,记录精确到0.01m;倒换钻具应记录清楚,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 4、井深校正:以钻具长度为基准及时校正仪

3、器显示和记录的井深,每单根应校对井深,每次起下钻前后,应实测方入校对井深,录井深度误差应小于0.2m,不能有累计误差。 5、应用:反映地层的可钻性。 可以辅助识别岩性; 卡取心层位; 地层对比; 划分储集层;裂缝性储层钻时突然变快或出现钻具放空, 是缝洞发育的特征。,二、钻时录井,三、钻井取心录井,1、取心原则 (1)区域探井、预探井钻探目的层及新发现的油气显示。 (2)落实地层岩性、储集层物性、局部层段含油性、生油指标、接触界面、断层、油水过渡带、完钻层位等情况。 (3)邻井岩性、电性关系不明,影响测井解释精度的层位。 (4)区域上变化较大或特征不清楚的标志层。 (5)特殊地质任务要求。 2

4、、录取数据 取心时间、层位、次数、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含油气岩心各级别长度及累计长度。 3、取心前的工作准备 (1)加强地层对比,卡准标志层,落实取心层位。 (2)准备取心、出心、整理及观察岩心所需的器材和分析试验用品、试剂。 (3)了解取心工具的性能,丈量取心工具的长度。,(一)取心基础工作,4、钻井取心井深控制: (1)决定取心起钻前、取心下钻到底取心钻进前、取心钻进结束割心前,应在钻头接触井底,钻压为2-3t的相同条件下丈量方入; (2)下钻前应核实取心钻具组合长度。 5、注意事项: (1)取心钻进过程中,应正常录井,钻时记录应适当加密。 (2)取心钻进过程中,不能随意上提下放钻具

5、,应杜绝长时间磨心。 (3)合理选择割心位置,取心进尺小于取心内筒长度0.50以上。 (4)取心起钻过程中,防止岩心脱卡掉入井内。 (5)起钻全过程应注意井下情况,观察记录井口、槽池液面及其油气显示情况,出现溢流或灌不进钻井液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取心基础工作,6、岩心出筒及油气水观察 (1)取心钻头出转盘面立即盖住井口; (2)丈量底空(从取心钻头面到取心筒底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 (3)用专用工具依次取出岩心,先下后上,从右到左依次放入岩心盒内。 (4)取心钻头一出井口,立即观察记录从钻头内流出来的钻井液油气显示情况和特征。 (5)边出筒边观察岩心表面油气外渗情况;含油岩心,擦

6、净表面,及时描述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含油岩心,采用无色玻璃纸包装封蜡;其他岩心用水清洗。 (6)含气试验。将储集岩岩心浸入清水中,观察记录岩心柱面、断面冒气泡大小、产状(串珠状、断续状)、声响程度、持续时间、冒气位置个数及与缝洞关系,有无H2S味,冒油花油膜面积等,并用红蓝铅笔圈出其部位,用针管抽吸法或排水法收集气样。 (7)记录岩心破碎、磨损情况。,(一)取心基础工作,7、岩心丈量 (1)岩心清洗后,应对好岩心自然断块的断面茬口,破碎的岩心按岩心直径大小堆好,严重破碎的岩心装袋,按岩心顺序合理摆放,恢复岩心顺序。 (2)用红色铅笔和直尺在排好顺序的岩心上划出方向线,自上而下在每个自然断块上编

7、排岩心号、标出指向岩心底部的箭头。 (3)用钢卷尺沿方向线一次丈量岩心总长(精确到0.01m),岩心总长超过本次取心进尺或取心收获率低于取心质量标准时,及时分析原因。 (4)每半米标记号,在方向线上半米、整米记号处用快干白漆涂成直径1cm的实心园,漆干后用绘图墨汁在实心圆中标明半米、整米数值。在该筒岩心的底端注明单筒岩心长度。,8、岩心收获率 单筒岩心 全井平均,(一)取心基础工作,9、岩心的整理与保管 (1)岩心装盒:丈量后的岩心按井深自上而下、从左至右,依次装入岩心盒,并贴好岩心盒标签。 岩心盒标签,井 筒次: 井段: m 至 m 盒号: 块号: 至 层位: . 日期: 年 月 日,(2)

8、每筒岩心末端放置岩心挡板,贴上岩心底部标签。 岩心底部标签,(一)取心基础工作,9、岩心的整理与保管 (3)岩心分块编号 按自然岩心段(破碎岩心一袋为一个自然岩心段)由浅至深依次编号,分块长度一般碎屑岩储集层不超过0.2m,泥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类不超过0.4m,并在每筒沿新的首尾填写该筒井段。 用规格1.5cm3cm的卡片填写,书写方向应同岩心标示箭头方向线方向一致。 沿方向线贴在岩心自然断块或每个装破碎岩心袋子的中部。 10、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1)一般岩性厚度0.1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有物、油气水产状等有变化的均应分段;小于0.1m的层,作条带或薄夹层描述,不再分段。

9、(2)0.05m厚度0.1m的特殊层,如油气层、化石层及标志层或标准层均应分段;厚度小于0.05m的冲刷、下陷切割构造和岩性、颜色突变面、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岩性有变化均应分段。 (3)含油气岩心描述应结合岩心出筒及整理过程中油气显示观察记录,综合叙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一)取心基础工作,分块编号 取心筒次 分块总数,(2)按颗粒大小分类,碎屑岩分类表,(二)碎屑岩岩心描述,1、定名原则:颜色+含油级别+岩性(三级定名) (1)按岩性成份含量定名,50%含量,定岩石的基本名,以“岩”表示; 25%含量50%,以“质”表示,写在基本名称之前; 10%含量25%,以“含”表示,写在最

10、前面; 含量10%,不参加定名,应描述; 含量均50%,则采用复合定名原则,即把25%含量50%的成份联合起来定岩石的基本名称。,(3)均一碎屑岩定名 主要粒径颗粒成份大于75%为均一碎屑岩,按主要粒径大小定名,如粗砾岩、粗砂岩。 (4)不均一碎屑岩定名 按主次粒径颗粒成份定名。细粒为主,粗粒次之,用“状”表示,如粗砾状细砂岩,粗砂状细砂岩等。粗粒为主,细粒次之,以“质”表示,如细砾质粗砾岩、粉砂质粗砂岩等。主次粒级数量相差较大,次级用“含”表示,如含砾粉砂岩、含砂砾岩等。 特殊矿物、特殊成份或特殊沉积结构,其数量大于15%或面积大于20%者,参加定名。如鲕状灰岩、含黄铁矿细砂岩、碳质中砂岩、

11、凝灰质细砂岩等。 (5)填隙物 杂基(粘土矿物、白垩土)及胶结物(灰质、云质、膏质、铁质、硅质)的合称。含量25%50%者,参与定名,用“质”表示。如:泥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泥质细砾岩等;白垩土质细粉砂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细砾岩;灰质中砂岩、膏质粉砂岩、硅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等。 (6)有薄片鉴定的碎屑岩定名应参照鉴定报告。如含云细粒次长石岩屑砂岩、细砂质中粒岩屑砂岩、含砾粗粒火山碎屑砂岩等,其结构应与薄片定名吻合。,1、定名原则,(二)碎屑岩岩心描述,2、颜色,基本颜色代码表,(1)单色:颜色均一,单一色调,色调的差别用“深”、“浅”表示,如灰色中砂岩、浅灰色细砂岩。 (2)复

12、合色:两种颜色组成,次要颜色在前,主要颜色在后,如灰白色粉砂岩。 (3)杂色:由三种或三种以上颜色组成,所占比例相近,如杂色细砾岩。 (4)纵向上的颜色变化及色斑、色带的排列、分布情况。,描述干燥岩心新鲜面颜色。,(5)颗粒较粗的岩石,写明矿物成分及胶结物原生、次生颜色。 (6)含油气岩石,应区分原油浸染的颜色和本色,能看到的岩石本色应描述。,(二)碎屑岩岩心描述,3、碎屑成分 碎屑主要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及较老的沉积岩)风化产物及化学沉淀物、少量的火山碎屑及生物碎屑等组成。 主要碎屑及矿物成份以“为主”表示,其余矿物成份分别以“次之”(25%50%)、“少量”(5%25%)、“微量”(1%

13、5%)、“偶见”(1%)表示。 有薄片资料的,碎屑成份按照鉴定报告,由多到少依次用百分数表示。 4、结构 (1)包括一般粒径颗粒的主次或百分含量及最大、最小颗粒粒径。 (2)颗粒形状 卵圆、扁圆、扁长、圆柱形等。 (3)磨圆度 圆状:棱角已全部磨蚀。 次棱角状:棱角较明显,有磨蚀现象。 次圆状:棱角圆滑,已相当磨蚀。 棱角状:棱角尖锐或有轻微磨蚀痕迹。 (4)表面特征 裂纹、麻点、霜面、脑纹、风刺痕等。 (5)分选情况 分选好:均一粒径颗粒含量大于等于70%。 分选中等:均一粒径颗粒含量50%70%。 分选差:均一粒径颗粒含量小于50%。 (6)有薄片资料的按鉴定报告描述颗粒大小、形状、表面特

14、征、接触关系(点、线、面接触式或基底式)及分选等结构特征。,(二)碎屑岩岩心描述,5、构造,(1)层理 分类 a水平层理:厚度(细层、纹层)、界面清晰程度、连续性、层理面上的特征矿物(生物碎片、云母片、黄铁矿等)。 b波状层理:厚度、连续性、界面清晰程度、波长、波高及对称性。 c斜层理:厚度、连续性、界面清晰程度、粒度变化、顶角、底角、形态(直线或曲线)。 d交错层理:厚度、连续性、倾角、交角、形态。 e粒序层理:分选情况,由下而上由粗变细(正粒序)或由细变粗(反粒序)的变化规律。 f洪积层理:分选情况,垂向上粗细交替情况、层理面特征。 g透镜层理:厚度纵向变化情况,横向延伸情况。 h脉状层理

15、:砂质交错层与暗色泥质薄细层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情况 i韵律层理:纵向上粒级变化及重叠情况。 j沙纹层理:沙纹层厚、形态、对称性及叠加情况。 k均质层理:厚度、连续性、层理面特征、均质程度。,(二)碎屑岩岩心描述,5、构造,(1)层理 分类 l平行层理:厚度、连续性、层理面特征、平行条纹(剥离线理构造)、冲刷痕及逆行沙波层理。 m变形层理:变形褶皱或包卷形态、大小,界面清晰程度及与围岩关系。 n其它层理,沙丘状层理、生长层理、羽状层理、攀升层理等形态、大小情况。 层面特征:主要是岩层顶、底面上的构造特征。 a波痕:波高、波长、缓坡、陡坡的投影距离及沉积物粒度的变化情况 b冲刷痕、压刻痕、侵蚀下

16、切痕外形特征和分布情况。 c其它特征 ,如沙球、沙枕等的大小、形状。 颗粒排列情况 a砾石排列:方向性、最大扁平面的倾向、倾角以及与层理的关系。 b砂粒排列:主要指细砂级(含细砂级)以上砂粒颗粒排列与成分、层理的关系及颗粒排列是否带韵律性特征等。 地层倾角:能分辩的层界应记录测量倾角。 擦痕:条纹形状、表面性质、表面粗糙程度和透明度。,(二)碎屑岩岩心描述,5、构造,(2)其它构造:包括滑塌构造、斑块构造、虫孔构造、植物根系痕迹等。 滑塌构造:构造层内外岩性变化情况,卷曲或揉皱的形状、大小,变形、撕裂或破碎程度、伴有小断层。 结核、斑块:矿物成分、形状、直径、表面特征、内部构造与层理的关系和分布状况。 虫孔、爬痕、植物根系痕迹:形状特征和分布情况。 断层面、风化面:特征及产状。,(二)碎屑岩岩心描述,6、接触关系 指上下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接触界面特征等。 7、孔隙、裂缝及孔洞,(1)孔隙 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