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00076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2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等级观

2、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D辈份观念3“瑞邑(今江西瑞金)每姓必建立祠堂,以安先祖。每祠必公置产业,以供祭祀,名曰公堂。其公堂,全族公举一二人司其出入,四时祭祀外,有盈余则惠及族之鳏寡孤独,量给养赡。子姓有登科甲人乡校者给予花红赴试,助以资斧。”这种现象说明当地宗法观念盛行同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帮助的传统族产是属于村落居民的公共财产宗族制度对稳定村落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每一州设刺史一

3、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B监察地方官吏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监督三公九卿6高一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明显错误的是A浅议商代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D试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7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三省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8秦始皇

4、、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簒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 都符合史实 B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都与史实不符9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

5、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10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1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

6、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12“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有可能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13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X#X#K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D秦王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1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

7、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1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16史学界说:“汉承秦制”,但汉代有所变化。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监察制度1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

8、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19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

9、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20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1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割据之弊严重C皇权与相权之争激烈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2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

10、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23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2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

11、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2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B.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26一个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12、 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27雅典成为大演说家辈出的古代国家,其直接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C军事外交的促进 D个人努力的结果28以下关于雅典民主特点的评述正确的是公民大会体制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陶片放逐法”确立了民主监督体制五百人议事会的行政特点是轮流执政民众法庭的执法程序体现了公正的原则A B C D29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一个雅典男公民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奴,后来又嫌弃她身份低下,于是将其休回娘家,如果该女子到法庭起诉其丈夫,你认为法庭将A进行调解,劝其和解 B制止该男子行为,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D不予理睬30公

13、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_网Z_X_X_K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C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31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32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