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2996781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内突发事件的处理(课堂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院 内 突 发 事 件 的 处 理,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强,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全意识就容易松懈,导致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3,4,5,6,什么是突发事件?,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响力的事件,具有不确定性。,7,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周围的环境等,以及突发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目前状况如何、是否还在发展、采取何种措施、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等。,8,医院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造成

2、或可能造成影响社会和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 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9,医院内突发事件分类,两类: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等 环境安全类突发事件: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10,掌握突发事件的的处理必要性,11,12,13,14,15,患者或家属也

3、无理取闹,甚至花钱雇请社会闲杂人员(即所谓的“医闹”)来取闹、缠、赖、打、砸,甚至停尸等过激行为,要挟、胁迫院方出钱,在医院内外拉横幅、停冰棺、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大门;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 医疗纠纷发生多少反映了医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人性化还不够完美, 医患双方的沟通渠道还不够畅通。,1、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越闹越大,越闹越邪,16,我院护理纠纷:,1、服务态度 2、费用 3、操作:不正规、不熟练 4、沟通:生硬、简单、推诿。,17,我院败诉:,未履行告知或告知不详尽 操作不当 误诊、治疗出现偏差,18,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冲突异常 激烈,甚至发生伤害事件。,认为

4、:现阶段,在医务人员积极学习法律、提高医疗业务能力的同时,学习沟通能力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在面对医患冲突应急事件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沟通的同时也不必做无谓的解释。寻求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帮助,保护好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的应对,19,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应急隐患 和薄弱问题,20,首先,医务人员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应急处理能力。,如抢救患者无效后,家属悲痛之余抢夺病历,医师此时无力应对,在抢救结束仅个小时即被封存病历,后因记录不全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反映出的问题是,当医师面对这种激烈的场面时,惊恐之余无法或者已经忘记用法律或其他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1,其次,医院没有相

5、应的应急处理规章制度。,医务人员不知道逃生的基本常识,不会使用消防器材,没有沟通汇报的技巧等。,22,再次,有了规章制度,但没有执行制度或保障制度。,平时不演练,一旦遭遇突发事件,不能启动应急预案,人员脱岗,处理混乱等,致使医院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极差。,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如何在最短时间里,把最佳的救治资源配置到位,让患者得到相对高质量的救治?,24,突发事件的处理,1、预案建立: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国务院于2004年月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等个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是最基础的机构,处于应急

6、管理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环节,也是应急事件的多发地带。,25,2、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有以下步骤:,一)迅速成立突发事件(故)处理小组 ; 二)准备处理突发事件所需外部条件。 三)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 1、抢救受害者应尽快使受害者脱离事故现场,防止其继续道受有害因素危害。 2、消除有害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因素继续危害人群。如开窗换气、暂停空调、临时关闭游泳池或浴池等。 3、保护现场 在优先抢救病人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保护好现场。 4、调查取证 5、追究事故责任 四)总结上报,26,四、我院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2006年3月3日下发。领导小组: 组长:院首长; 成员:部门领导、总

7、值班员、医疗护理值班员、保卫军务值班员。 应急分队:医疗护理、机动、车勤、消防4个应急分队。,27,处置原则: 合法性、安全性、保全性、保全证据、抢救人命、减少损失、迅速准确,28,1、地震发生时的处置,“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要想把命保,就地躲避好”。 无论在何处躲避, 如有可能都要尽量用 棉被、枕头、书包或 软物体保护好头部。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 应迅速把明火灭掉。,29,地震发生时, 采取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的 方法是应急避险 较好的方法。,30,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也可躲到内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

8、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31,震前要安排好病员转移、撤离的 路线和场地; 地震时要病员躲避在病床下、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卫生间里,决不可让病员乱跑或跳楼。 震后沉着地指挥病员及其家属有秩序地撤离到指定场所;重危病人应发动轻病人、家属一起转运;注意抢救药品、器械同时转运。,32,33,34,2、火灾袭击时处置,火灾时:各应急分队迅速实施抢救。1、当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灭火同时进行。2、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灭火。 如果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完全有把握将火扑灭,就应当立即采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将火扑灭。 如果发现火灾时,火势已很大,自己难以扑灭,就应当立即打“119

9、”报警。3、灭火时应当注意先切断通向火场的电源、燃气源;灭 火的同时应设法转移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险 品,转移不了的应设法降温冷却,35,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36,2)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37,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38,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9,5)人身上着火怎么办?,脱下着火衣服,浸入水中或用脚踩灭,若来不及脱衣服,可以就地打滚,使身上的火熄灭, 也可以跳入附近水池或水塘内灭火。如果烧伤面积大,就不能跳入水中以防感染,40,6)遇火灾不

10、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41,7)室外着火,门已发泼,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42,8)若所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43,9)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用绳子可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成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44,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原路脱险 向光朝亮 盲目追随 自高向下 冒险跳楼,45,3、重大医疗纠纷时:,迅速电话通知院总值班、科室领导、保卫军务

11、值班员。避免或不发生正面冲突。 12.20事件。,46,47,4、坠楼或自杀时:,1)发现苗头,汇报护士长、经管医生等,通知家属,24小时陪护,加强沟通和巡视。 2)发生:电话迅速通知科室领导、院总值班、医疗值班员、保卫军务值班员,以及抢救的医护人员,实施抢救,及时记录抢救过程,保护现场,注意家属情况。,48,5、 摔倒:,1)加强教育和沟通; 2)加大宣传:警示提示语、图等; 3)注意安全性的评估,制定防摔措施; 4)一旦摔倒,应立即汇报经管或值班医生,查体和进行必要的检查处理,客观记录。,49,6、 尸体停放拒不移走时:,若无纠纷者,耐心解释,说明道理,仍不移走,电话迅速通知院总值班、医疗

12、值班员、保卫军务值班员,做家属的解释工作,5小时仍不移走,由保卫军务人员强行移到太平间。,50,7、突然停电:,普通病房:应急灯自动开启;科室备有蜡烛;ccu室自动开启应急电源;有抢救病人在普通病房且需用呼吸机时,一边用简易人工呼吸,一边电话迅速通知配电房,询问停电具体时间,说明情况。同时电话向院总值班汇报。 重点部位:手术室、ICU等,应立即应急电源,51,8、漏水漏电处理:,一边电话迅速通知配电房,同时关总闸,切断电源,向病员通报和说明解释,及时安全地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疏散病人,避免意外,52,10、大批量病人: 烧伤、车祸、中毒,分类:轻、中、重 就地抢救 送至不同病房,53,11、核放射污染处理,54,轻度损伤: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 极重度损伤: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 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55,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 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 彻底洗一次澡。 服用海带、绿茶。 服用稳定性碘:碘化钾或碘酸钾。,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