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

上传人:1527****560 文档编号:142994608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度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测试题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党的宗旨是:;党的最高纲领 是:。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我们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3、当前的时代主题是。 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是 发展的根本目的。 5、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 ,部署了需要 取得“明显突破”的十大领 、 、 、。 6、 市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为全区个乡镇和相关街道办事 处的农村贫困户。 7、 “六个精准”包括:精

2、准、精准、精 准、精准、精准 (中央的提法为 “精 准” ) 、精准。 8、 “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包括:一批、一 批、一批、一批、一 批。 9、 “十项精准扶贫工程” 包括:扶贫、扶贫、扶 贫、扶贫、扶贫、扶贫、扶贫、扶 贫、扶贫、扶贫。 10、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包 括:、,、。 11、脱贫攻坚“四个全覆盖”包括:覆盖、覆盖、 域:、覆盖、覆盖。 1 12、市中区计划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 13、市中区易地扶贫搬迁方式:主要采取,方式。 14、市中区驻村“五个一”帮扶机制具体指1 名、一 个、1 个、1 名“” 、1 名。 15 、 贫 困 户 脱 贫 标 准 包 括 “ 七 有 一

3、 无 一 达 标 ”。 A、不应当不应当 B、应当应当 C、视情况视情况 3、乡(镇) 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 等应对工作。( ) A、先期处置 B、主导处置 C、辅助处置 D、依法处置 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 当根据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即:、A、上级政府的总体安排 B、同级党的领导机构 、C、实际情况和本单位实际 D、本单位领导的指示 ,。 16 、 脱 贫 攻 坚 工 作 任 务 中 , 创 建 “ 四 好 村 ” 方 案 具 体 内 容 5、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报备案,村(居)民

4、委 员会的应急预案报备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备案。 是:、。大型集会、庆典、会展等群众性和大型宗教活动的应急预案报活动举办地 二、单选题 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 A、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B、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C、属地为主、部门为辅 D、部门为主、属地为辅 2、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返还。财 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损毁、灭失的,给予补偿。( ) 备案。( ) A、同级党的组织同级党的支部基层政府基层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民政府县级 以上地

5、方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C、 县级人民政府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乡 (镇) 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托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依托民兵 2 预备役、矿山救护、卫生救护等力量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 A、安监部门 B、消防部门 C、地方驻军 D、公安及政府专职消防队伍 7、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应当 根据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 A、实际情况 B、上级政府命令 C、领导指示 D、财力情况 处置措施,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 ( ) A、事件勘查 B、待命准备 C、先期处置 12、突发事件发生

6、后,事发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指挥和安排,配 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秩序。( ) 应急志愿者服务工作。( ) A、指导、协调 B、领导、组织 C、指挥、督促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每年组织不少于次的综合 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必要时可以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演练, 提高快速反应和整体协同处置能力。其他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单位应 当根据实际,开展综合应急演练、专项应急演练。( ) A、1定期 B、2定期 C、1不定期 D、2不定期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

7、本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等构成的信息收集与报送体系,实行值 守, 加强监测监控, 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收集、 分析、 报送、 报告制度。 ( ) A、8 小时上班 B、节假日 C、24 小时 D、特殊时段 1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应急 A、本单位最高领导 B、上级主管职能部门 C、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 13、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由县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 A、一般和较大突发事件 B、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 C、重大和重特大突发事件 D、重特大和重大突发事件 14、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

8、发生 或者发生 的可能性增大时,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 警报 发布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 的人民政府通报。( ) A、乡镇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5、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 3 育,培养学生的。( ) A、自律能力 B、组织能力 C、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六次会议于 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起施行。() A、2015 年 8 月 29 日 B、2016 年 1 月 1 日 C、201

9、6 年 4 月 24 日 D、2016 年 6 月 5 日 17、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标准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的,必须经。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批准 C、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 21、 以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的主要根 源,也是造成采暖季区域灰霾的重要原因。 () A、天然气B、石油 C、生物质 D、煤 22、 国家逐步推行交易, 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10、() A、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浓度 B、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总量 C、碳排放权;总量 D、浓度碳排放权;浓度 23、贮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 18、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的严密围挡,并采取 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 A、建设B、规划 C、治理 D、政策 1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 依法进行。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保验收 C、治污 D、申报 20、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严

11、于国家排放 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 A、不低于堆放物高度;有效覆盖 B、不超过堆放高度;有效覆盖 C、不低于堆放物高度;洒水喷淋 D、不超过堆放高度;洒水喷淋 24、人民政府应当将重污染天气应对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A、县级以上地方 B、市级以上地方 C、省级以上 D、各级 25、排放工业废气或者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 4 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 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 () A、排污许可证 B、排气许可证 C、排水许可证 D、排废许可证 26、 大气污染防治法 规定, 从事房屋建筑、 市政基础

12、设施建设、以 及建筑物拆除等施工单位,应当向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 备案。 () A、 商业街 B、美食街 C、道路改造 D、河道整治 27、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 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确定。 () A、 国家发改委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家质检总局 D、国务院环境保护 主管部门 28、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用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 定,由机动车定期对其进行排放检验。 () A、销售企业 B、生产厂家 C、使用单位 D、排放检验机构 29、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

13、下列哪种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没收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组织拆除燃煤供热锅炉,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在禁燃区内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 B、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 C、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 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 D、以上都是 30、 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企业事业单位取得收入以下 的罚款。 () A、10% B、30% C、50% D、80% 三、多选题 1、国家建立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4、。 () A、统一领导 B、综合协调 C、分类管理 D、分级负责 E、属地管理 2、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 D、社会安全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事件分为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5 4、应当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 法规、规章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 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5、(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B、乡(镇)人民政府 C、街道办 事处 D、村(居)民委员会和社会团体 E、企事业单位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有关突发事件隐患不断升级的地区,应当坚 持,及时启动预防避让机制,提前疏散转移受隐患威胁的群众,避 免可能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 ) A、主动避险 B、预防避让 C、坚守待援 D、先治隐患 6、违反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管理 权的部门对有关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A、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 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 B、未执行24 小时应急值守规定的; C、未 进行先期处

16、置或者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D、不服从履行领导职责的 人民政府统一调度和指挥的; E、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7、县、乡人民政府应当在等单位建立信息报告员制度。( ) A、机关 B、企事业单位 C、学校 D、社会团体 E、村(居)民委员会 8、 建立健全省、 市、 县、 乡、 村、 社六级联动的群防群测体系, 以为 单元组织群众参与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分级落实突发事件预警预测、隐患 监测和信息预报通报及应对处置责任。( ) A、农村村社 B、城镇社区 C、基层单位 D、国家机关 9、应当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单位、 人员的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宣传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增强群众突发事件应对意识和能力。( ) A、乡(镇)人民政府 B、街道办事处 C、村(居)民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