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993778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与地球仪基础知识(普班用)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地球仪,基本知识回顾学习,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判断方向 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新课标要求,落实课标要求一 一、认识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椭球体) 大小; 2、地球仪的形状(正球体),【落实课标要求二、三、四】,二、了解经纬线及其特点,理解其实际应用 (一)经线 1、经线及其特点 2、经度及其划分 3、东西半球的划分 4、经度与方向 5、经度差的计算,赤 道,地 轴,地心,北极星,N,S,1、经线及其特点,(1)经线的定义,长度:各条经线长度都相等,都等于赤道长度的一半即2万Km,形状:半圆形,关系:所有经线都相等且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任一条经线都能找到一

2、条相对的经线与它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指示方向:指示南北方向,(2)经线的特点,赤 道,地 轴,地心,北极星,N,S,1、经度及其划分,(1)经度,1,0o,10o,10o,20o,20o,30o,30o,180o,18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度的分布规律,2、经度及其划分 (2)划分(简图),15,经度的划分,东经,西经,15,30,45,60,90,30,45,60,90,0,本初子午线,向西增大,向东增大,15,N,注意:,东西经度的判断:先标出自转方向,再根据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 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为1800,东西经正好

3、相反。,3、东、西半球的划分,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4、经度与东西位置、经线与南北方向,基本依据1-,西经度,东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基本依据2-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5、经度差的计算 (1)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时 (2)一个为东经度,另一个为西经度时,【落实课标要求二、三、四】,二、了解经纬线及其特点,理解其实际应用 (二)纬线 1、纬线及其特点 2、纬度及其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4、高中低纬的划分 5、五带的划分 6、纬度与方向 7、纬度差的计算,(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1、纬线及其特点,长度:各条

4、纬线长度不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隔,处处 相等(纬度每隔一度,距离大约为111Km),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2)纬线的特点,2、纬度的划分,3、南北半球的划分,90o,低纬度,中纬度,中纬度,高纬度,高纬度,0o,0o,30o,30o,30o,30o,60o,60o,60o,60o,90o,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注:高中低纬与五带的关系?,5、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6、纬度与南北位置,纬线与东西方向 (1)同为北纬度或

5、同为南纬度时 (2)一个为北纬度,另一个南纬度时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的两点- 7、纬度差的计算 (1)同为北纬度或同为南纬度时 (2)一个为北纬度,另一个南纬度时,1、能利用经纬网准确把握、判断方向 2、能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中国、世界),【落实课标要求二、三、四】,(三)经纬网-课标要求:,0,20,150,120,A,B,c,D,【课堂练习-方向判断】,1、能利用经纬网知识准确把握、判断方向,你学会了吗?,2.能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如1:中国;如2:世界,想想:我们复习了什么?,一、基本知识方面 1、地球的形状(椭球体)大小、地球仪的形状(正球体)与经纬线特点的关系 2、空间方位的识别 3、半球划分 4、温度带划分 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二、基本技能方面,1、能利用经纬网准确把握、判断方向 2、理解经度差与纬度差的计算 3、能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中国、世界),加油! 学不成名誓 不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