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2981703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 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C)。A王统照 B庐隐 C许地山 D许杰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3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A穆旦 B林语堂 C冯至 D梁实秋4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D)。A戴望舒 B刘呐鸥 C施蛰存 D穆时英5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

2、的小说是(D)。A倾城之恋 B歧途佳人 C呼兰河传 D结婚十年6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A)等。A杨骚 B郭沫若 C殷夫 D蒋光慈7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这位诗人是(A)。A冯至 B卞之琳 C穆旦 D杭约赫8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B)。A徐志摩 B陈梦家 C饶孟侃 D卞之琳9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B)。A春明外史

3、 B五子登科 C金粉世家 D啼笑因缘10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A田间 B胡风 C艾青 D阿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ACD)等。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12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ABCD)等。A应修人 B汪静之 C冯雪峰 D潘漠华13阿英的“南明史剧系列”主要有(ABC)等。A碧血花 B海国英雄 C杨娥传 D棠棣之花14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胡也频和(ABD)。A柔石 B冯铿 C丁玲 D殷夫15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的作家主要有(AB)等。A废名 B俞平伯

4、C冯至 D沈从文16张爱玲的“上海传奇”系列小说主要有封锁和(ABD)等。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 C倾城之恋 D花凋17通俗小说的“五根支柱”是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有(ABD)。A武侠小说 B侦探小说 C心理小说 D历史小说18胡风一直在从事诗歌写作,创作有诗集和长诗(ABC )等。A为祖国而歌 B野花与箭 C时间开始了 D白色花19抗战以前,中国的文学始终以上海和北平为中心,但抗战以后,则出现了临时性的多元中心,包括长沙、广州、桂林以及(ABD )等。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昆明20穆旦先后出版有诗集主要有(ABD)等。A探险队 B穆旦诗集(1939-1945) C白色花 D旗三、填空题

5、(每空1分,共20分)21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22丰子恺的散文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艺术魅力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23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话剧创作的成熟。24郭沫若以诗成名,而他在女神年代首创诗剧形式,成功写出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等诗剧,显示了其在话剧创作上的潜力。25边城从一开始就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由四川达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

6、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26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27寒夜创作于1947年,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281923年,冰心_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9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30卞之琳凭借他以前的创作和慰劳信

7、集的出版,成就了他“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的历史地位。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1请从文体和文体特征两个角度,简要说明鲁迅在散文创作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A从散文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既是杂文的奠基者,又是散文诗的鼻祖。B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鲁迅在“闲话体”和“独语体”这两种散文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32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A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构建了“艺术家”和“漂泊者”两组形象系列。B田汉早期剧作中的“艺术家”大多是歌女、乐师、诗人、作家或学生、编辑、画家、演员,这既与作者熟悉的生活经历有关,更在于作者借助这些来倾注自己的理

8、想,这些人物大都年轻、正直、善良,怀抱理想、热爱艺术、追求真诚的爱,但又孤独、受社会压迫,生活与爱情遭受磨难。C而另一类浪迹天涯的“漂泊者”,成为剧作探求人生的哲理与诗意的表现的载体,增添了作品感伤性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五、分析题(30分)33边城是沈从文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在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老(二儿子)傩送的短暂接触中,任由自己萌生出爱意,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得知团总想要与有碾房作陪嫁的人家打亲家之后,也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在作者眼中,翠翠对爱情的要求越是大胆,就越纯真而

9、美丽。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可以说,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翠翠的认识和评价。答:翠翠这一动人的形象是沈从文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女神,是作家精心塑造的。她聪明、美丽、乖巧、淳朴、勤劳、善良、淡泊。 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健美壮实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的竹篁、白塔给了她一颗不染一尘的赤心,溪水、小船载满了少女的悠悠岁月。作者说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10、。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可以说这是个优美、健康、自然的淳朴形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取材于泸溪绒线铺的女孩、青岛崂山的乡村女子和“身边的新妇”沈夫人,凝聚了他的文化恋母情结,铭刻下了他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翠翠是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她身上,有对祖父的深沉依恋和对爱情的真挚期盼,有外表的温婉腼腆和内心的炽热多情,所有这些都异乎寻常地融合在于一体。 作者称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11、,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和爷爷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不贪财,不羡贵,不嫌贫,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 后来,翠翠路遇了在划船比赛中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可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12、。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灵魂也浮了起来。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碧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之间,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

13、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在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的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的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式的传统的美德。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作者的笔下,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 作者正是通过抒写这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反映了这片土地的人性之美的,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纯人性的生活方式。在翠翠的成长过程中

14、,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点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对爱情的希冀是此刻占据她心灵的一件事,和祖父的亲情,对爱情的期盼、猜测相互交织,从中折射出人性的美,一种自然的人类本性。这种美,犹如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二十世纪二十年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34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这首诗和新月诗人朱湘的采莲曲相比,该诗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经营上丝毫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情绪的自然流动,而更具别样的神韵。但戴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出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更喜欢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答: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雨巷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