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2981651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统计学(第五版),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大纲要求:,一、了解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二、理解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疾病统 计常用指标; 三、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计算及 用途,率和构成比的区别。,统计工作程序,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统计结果,资料的类型,定量资料(计量资料),定性资料 (分类资料),计数资料(二项分类 、无序多分类),等级资料(有序多分类 ),变量的类型,定量变量(数值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定性变量,分类变量(二项分类 、无序多分类),有序变量(有序多分类 ),无序分类:如性别、职业、血型等;,有序分类:如血清反

2、应、疗效划分等。,观察单位observations 个体individuals,变量variables,Quantitative data 计量资料,Qualitative data 计数资料,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 定性变量的分布特征,一、定性资料(计数资料)的频数分布,表3-2 某医院某月各科室住院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合计 1621 81 100.00 49.97,内 科 350 25 30.86 71.43 外 科 650 30 37.04 46.15 肿瘤科 120 20 24.69 166.67 妇产科 300 5 6.17 16.67 皮肤科 56 0 0 0 眼 科 45

3、 0 0 0 小儿科 100 1 1.24 10.00,科室 病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构成(%) 病死率(1/千分),绝对数绝对数是各分类结果的合计频数,反映总量和规模。 如某地的人口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等。它反映一定条件下 某事物的实际规模和水平。 相对数是由总量指标演化而来的一种可以比较的形式,是 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比值,它以一个抽象化的数字表明数量的 对比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相对数有两个作用: 表示事物出现的频率; 便于比较,增加数字的鲜明性。 相对数常用的种类有:率、构成比与相对比。,二、常用相对数指标,(一)构成比: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

4、数表示。,相对数都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构成。大致有 三种类型:构成比、频率(率)、强度(率) 和相对比。,合计 150 100.00,恶性肿瘤 50 33.33 呼吸系统疾病 30 20.00 消化系统疾病 20 13.33 循环系统疾病 40 26.67 传染病 10 6.67,疾病种类 死亡人数 构成比(%),表3-1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构成比的两个特点: 1)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 2)构成比的各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某一部分的增减会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构成比只能说明某病死 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 所占比重,如需要比较 其病死的严重程

5、度,则 要计算病死率。,(二)率(rate):又称为强度相对数,说明某 事物在单位观察数中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率的计算通式: 实际发生某结果的观察数 率= 比例基数 可能发生某结果的观察总数,比例基数可以取100%、1000、10万/10万,率的命名,率的命名:一般根据分子现象而定义。 例:分子数为治愈人数,率为治愈率;分子为某病患病人数,率为患病率等。 率的命名决定了分子、分母的数据。 呼吸内科感染人数 呼吸内科感染率= 呼吸内科调查人数,率的分类,根据率的分母中有无时间量纲分为: 速率(rate):即分母中有时间量纲,速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某现象出现的频率,如某年某病发病率等。 比率(pro

6、portion):分母中无时间量纲。反映某事件出现频率。如某病治愈率、死亡率等。,1.频率型指标:近似的反映某一事件出现的机会大小,如发病概率、死亡概率。,K:比例基数常以百分率(%)、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表示。 选择K的原则: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2位整数。,某医院1998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8589例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为2823例。 高血压患病率为: 2823 / 8589 100% = 32.87% 。,2.强度型指标: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多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强度是单位时间段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K:比例基数常以百分率(%

7、)、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表示。 选择K的原则: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2位整数。,例3-3 在某医院的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个 病人共观察了127859人日(例均25.4日),其中 有596人在医院发生感染,则 院内感染率=596/127859=0.0047人/人日 意味着平均每天有0.47%的病人将在医院获得感染。,例如 1个人患病10天,为10个人日,10个人患病1天也为10个人日。,率和构成比的区别(补充),相对比型指标是A、B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对比的两个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 公式为:相对比型指标=A指标 / B指标 注意:在计算相对比中

8、,A、B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三) 相对比型指标,常用相对比指标,1.对比指标: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绝对数、两个率或其它同类指标)的比。 2.关系指标:指两个有关的、但非同类事物的数量的比。 3.计划完成指标: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倍表示。,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370人,女性婴儿为358人,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370/358100 = 103,说明该医院该年每出生100名女婴儿,就有103名男性婴儿出生,它反映了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出生的对比水平。 据大量观察,出生婴儿男多于女,出生性别比一般在104107之间。这个医院

9、的出生性别比为103,说明该年该医院出生女婴相对较多。,19931998年某地损伤与中毒病死率(%)与构成比(%),1. 防止概念混淆。 2.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的数量。 3. 正确的合并估计频率型(或强度型)指标 4. 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四)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 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相等,以及民族、地区等客观条件一致。 2) 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 5对相对数的统计推断,表3-2 某医院某月各科室住院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合计 1621 81 100.00 49.97,内 科 350 25 30.86 71.43 外 科 650 30 37

10、.04 46.15 肿瘤科 120 20 24.69 166.67 妇产科 300 5 6.17 16.67 皮肤科 56 0 0 0 眼 科 45 0 0 0 小儿科 100 1 1.24 10.00,科室 病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构成(%) 病死率(1/千分),构成比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某种构成所占比重或分布, 并不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 现将构成比指标按率的概念去解释的错误。,如果例数较少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如某种疗法治疗5例病人5例全部治愈,则计算治愈率为55100% =100%,若4例治愈,则治愈率为45100% =80%,由100%至80%波动幅度较大,但实际

11、上只有1例的变化。在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中,各种偶然因素都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较大变化,因此例数很少的情况下最好用绝对数直接表示。,对分组资料计算合计率或称平均率时,不能简单地由各组率相加或平均而得,而应用合计的有关实际数字进行计算。例如用某疗法治疗肝炎,甲医院治疗15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20%;乙医院治疗10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30%。两个医院合计治愈率应该是(30+30)/(150+100) 100% =24%。若算为20%+30%=50%或(20% +30%)/2=25%,则是错的。,例如要考核甲乙两地医疗制度改革推进情况,甲地有5000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乙地有700

12、0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甲地=50000/ 60000100%=83.33%,参保率乙地=70000/100000 100%=70%, 100%:比例基数 计算相对数的意义:使被比较的资料基数相同, 扣除基数的影响,便于正确描述计数资料的水平及 进行相互比较。,能否说明乙地医疗改革推进的更快些?,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治疗的实验研究 综 合 疗 法 组 药 物 降 脂 组 胆固醇 胆固醇降至正常 胆固醇降至正常 (mmol/L)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4.7 40 32 80.0 70 49 70.0 4.7 80 40 50.0 30 12 40.0 合 计 120 72 60.0 100 61 61.0 ,飞行人员高脂血症治疗的实验研究 综 合 疗 法 组 药 物 降 脂 组 胆固醇 胆固醇降至正常 胆固醇降至正常 (mmol/L)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4.7 50 40 80.0 50 35 70.0 4.7 50 25 50.0 50 20 40.0 合 计 100 65 65.0 100 55 55.0 ,小结:,常用相对数指标 相对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率; (2)构成比; (3)相对比。 (1)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2)必须注意统计的可比性; (3)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相结合。,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应用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