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97024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拼装场地强夯工程施精编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CV/CA拼装场地地基强夯施工方案程序编号THJ-FA-001版本1文件状态: 准备 执行文件名称:CA/CA拼装场地地基强夯施工方案文件类型 :施工方案签名及日期批准人编制人签名及日期:审核人版权声明 :本程序未经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书面批准不得外用、复制和泄露18共22页,第页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可行性分析三、施工方法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八、劳动力安排计划九、主要机具使用计划十、合理化建议十一、施工进度计划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桃花江核电厂一期工程 CV/CA 拼装场地地基强夯工程,湖南桃花江核电厂位于湖

2、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沾溪乡龙湾村,紧邻荷叶山,厂址中心位置东经1115721、北纬283423。厂址东距桃江县城20km,距益阳市中心42km,北距常德市61km,西距安化79km,南距娄底市约98km,东南距长沙市104km,距湘潭市130km,距株洲市148km,整个施工场地为回填区,为消除沉降影响,加固地基以作为持力层,根据图纸可知,强夯区域面积为37194m2,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达到180KPa。根据地堪报告,整个场地回填土主要由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全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组成,未压实,未完成固结,具空隙,适合进行强夯处理。二、可行性分析该场地回填土主要是素填土、淤泥

3、、粉质粘土、全风化基岩、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组成,未压实,土体未完成自重固结,因此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后方能作为持力层。针对湖南桃花江核电厂一期工程 CV/CA 场地地基强夯工程填方区填土的特点,经过多方面施工工艺和成果的比较,以及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本项目地基加固工程采用强夯施工工艺为最佳方案。强夯施工加固多空隙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压密的概念即以很大的冲击能量作用于填土上,使填土层产生较大的瞬时沉降,土体中的孔隙可减少60%,土体强度可提高2- 3倍。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则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即以巨大的夯能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结构,使土体局部液化或产生许多

4、裂隙,土体中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孔隙水压消散后,土体固结,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了提高。采用强夯加固是提高土层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消除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增加土的密度和降低渗透性,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涨缩性,以及消除饱和粉细砂的振动液化性等。用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使之达到一定的承载力及有效加固深度和影响深度,特别是在上部荷载不是太大,强夯法处理地基,有其独到之处。由于场地为大面积填土,地面需做硬化处理,场地需一次性硬化,必须消除土体后期沉降,强夯施工可一次性满足其各项要求,所以对于该项工程在强夯工艺的选定上经济上是有其合理性,施工工艺上有其可靠性。强力夯实法加固软弱地基的施工设计主

5、要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种施工技术参数,如夯击能量、夯实点位布置、夯击遍数,夯点击数等。目前对此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方法,国内外的强夯加固工程一般都结合已往的施工经验或通过现场试夯予以确定。因此,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的积累极为重要。湖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从80年代开始进行地基强夯施工的推广,在90年代后至今完成400多个项目,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拥有了从1000KN.M8000KN.M的强大的施工设备力量,同时使强夯工艺得到广泛的认可,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建设资金。强夯施工技术要求:本项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主要是对湖南桃花江核电厂一期工程 CV/CA 场地需要一次性硬化,消除土体的

6、后期沉降。因此,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22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现行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以及我公司制定的地基强夯施工规程进行施工。三、施工方法3.1施工工艺及原理:用强夯法处理此种类型的土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即以巨大的夯击能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结构,使土体局部液化或产生许多裂隙,土体中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孔隙水压消散后,土体固结,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了提高。采用强夯加固是提高土层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消除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增加土的密度和降低渗透性,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涨

7、缩性,以及消除饱和粉细砂的振动液化性等。3.2施工工艺流程,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及施工方法3.2.1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或挖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3.2.2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根据处理要求如下: 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筑地基处理

8、技术规范(JGJ79-2002)中规定,选择200TM夯击能时,影响深度可以达到6m-8m,根据上述要求,强夯施工技术参数选择如下:(1)夯击能为200t.ma、锤重和落距:锤重:14t 落距:14.3mb、最大夯击能量:E= 1414.3 = 200t.mc、锤底静压力:F1=G1/S=14 / 3.14 =4.459t/m2其中:锤底半径为1.0m,锤底面积为3.14m2。d、影响深度H=(0.40.6)E =68.5m。(4) 夯点布置及间距、夯击遍数击数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和场地土质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长期施工经验,场地强夯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按梅花型布置

9、,根据规范要求,夯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因此第一遍夯点间距取6.0m6.0m,第二遍夯点位于第一遍夯点之间。夯击次数由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来控制,当夯击能为200T 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满夯夯击能量为1000KNM /击,按锤印搭接1/4进行施工。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按规范要求,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2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5) 预计夯沉量:约0.40.6m左右。(6) 检测方法:采用荷载板试验检测地基强度

10、。3.3施工3.3.1施工准备3.3.1.1认真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施工后的技术要求。3.3.1.2清除强夯范围内的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对不能清除的采取防护措施。3.3.1.3 进行场地平整,并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通道。雨期施工周边应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3.3.1.4测量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和坐标控制点,测设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并进行复核,然后用木桩标出夯点位置,同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处所,设置若干水准点。3.3.2测量放线夯点布置采用梅花型布点法,根据强夯区域的夯点布置图,采用经纬仪和钢尺测放出各夯点的中心点,用钢钎钉入土中标示,并对一、二

11、遍夯点进行区分。测量完毕经自检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再行施工。3.3.3 夯机就位:施工场地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施工中应保持夯机的水平和支撑位置的稳定,并准备足够的枕木,当地基太过松软致使夯机无法站立时可用枕木进行找平和加固。3.3.4 点夯夯击将夯锤起吊至离地20cm的高度,检查夯机是否稳定。转向使夯锤对准夯点中心位置将夯锤落下并测量锤顶标高。夯锤中心与夯点中心偏差不能大于15cm。再次检查夯机是否稳定,检查无误后开始提升夯锤,到达预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再次测量锤顶标高并计算出每击沉降量,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重复夯击。根据规范要求,收锤标准以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来确

12、定,当夯击能为200T 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当夯坑周围出现过大的隆起或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的情况时,需停止夯击查明原因。如因土体中含水量过大或有大量淤泥时,须采取强夯置换的方法进行施工,可往夯坑内填干土或片石再夯至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干土和片石由甲方提供)。3.3.5 满夯满夯施工采用100T M夯击能,锤印搭接1/4的方法施工,先将整个场地用推土机整平场,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依次进行满夯施工。3.4强夯的检测满夯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区域进行荷载板试验检测,计划在施工区域选取两个点,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进行检测;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

13、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块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地面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卸载到零)和快速维持荷载法(一般采用每一小时加一级荷载)。根据具体情况本中心主要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和快速维持荷载法。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4.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200T M区域有37194m2,考虑配备200T M强夯设备3套,100T M强夯设备2套用于满夯施工,考虑设备的完好率为90%,200T M施工时间为:台班产量:300m2/台班(每天2台班施工)工期为37194/(3230090%)=23天(有效工期)满夯施工在点夯

14、完成后进行; 检测时间7天,共计有效有期30天。4.2保证措施:因本工程量大,工期紧,因此在施工区域内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工作面,使所有机械同时作业均衡施工,对保证工期尤为重要。同时抓好现场管理,保证场内运输、道路畅通,提高设备完好率亦是保证工期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4.2.1 为保质、保量如期完工,项目部委派专人负责CV/CA 拼装场地地基强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4.2.2 将根据工程数量及夯点布置图合理安排工期,并具体量化到每个工作日和施工班组,建立施工计划图。4.2.3 施工前召开班组交底会,进行技术、质量、安全及生产进度的交底,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施工任务,完工后,须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及施工

15、总结报告。4.2.4 采用双班轮流作业,力争超额完成当天的施工任务,从而确保工期。4.2.5 工程完工后,及时办理竣工报验手续,以保证及时检测,交付下道工序施工。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1 制定质量管理目标:5.1.1 强化质量管理,增强职工质量意识。5.1.2 确保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3.1.3 严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杜绝一般质量事故,努力克服质量通病。5.2 质量标准5.2.1 保证项目:5.2.1.1 强夯的夯击遍数和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必须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5.2.2 基本项目:强夯后,场地表面不得有松土。5.2.3 允许偏差项目:强夯地基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夯击点放线位置5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夯击点中心位移150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顶面标高20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4表面平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