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96294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吉安市 09-1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价地 理 试 题(测试时间:100 分钟 卷面总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计 50 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卷中相应的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 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 线。回答 12 题。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 (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A B C D2下列农作物,我国南方、北方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是 ( )A棉花

2、B甘蔗 C甜菜 D柑橘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10到 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 34 题。3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寒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4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A西安、南昌 B上海、沈阳 C拉萨、厦门 D海口、珠海我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 13 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造型 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

3、、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 材料回答 56 题。5材料中描述的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 B C D6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七个国家接壤B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C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D省是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畜牧业历史悠久下面是某区域图中,点虚线是等年降水量 线。 读图 1,回答 78 题。7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

4、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8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 )A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 8 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 “红三角 ”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 牵线“ 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 资源互补。 读图 2,回答 912 题。9图中两条铁路线分别

5、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10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B山脉以南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C山脉以北分布有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D1 月 0等温线走向与其大体一致11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12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大量廉价劳动力B充足的农林产品C丰富的矿产资源D资金和技术支持读台湾岛图(图 3),回答 1315 题。13站在此地向海眺望,可见滩地宽阔,远处白浪条条,近岸地带则虾架、渔场广布” 。上述

6、文句所描述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哪段海岸 ( )A甲 B乙 C丙 D丁14从台湾岛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该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15若台风中心从东南向西北移动到大武时,三貂角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图 4 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 时间为该农 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 读图完成 1618 题。16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春小麦 B早稻 C晚稻 D冬小麦17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 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

7、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18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 N 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图 5 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回答 1920 题 。19图中最低气温区域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影响D太阳辐射少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是因为受海洋影响B我国夏季盛行风都是东南季风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暴雨水灾严重区 D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区都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读图 6,回答 21 22 题。2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

8、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 )干旱 台风 凌汛 泥石流 寒潮A B C D2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图 7 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 2325 题。23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24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25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火山地

9、震很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晴天多热量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第卷(综合题,共 50 分)二、综合题。 (50 分)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北京时间 2010 年 04 月 14 日 07 时 49 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 纬 33.1,东经 96.7)发生 7.1 级地震,震源深度 33 千米。玉 树震灾,是我国继 2008 年“5-12 ”汶川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材料二 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长江、 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源充裕,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 、“唐蕃古道 ”和“中华水塔”的美誉。材料

10、三 三江源和三江平原图(图 8)(1)此次玉树地震是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1 分)(2)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险逃生方法危险性最大的是( ) (l 分)A家里,快速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B上课,高楼上的学生立即躲在课桌下C商场,快速躲靠在大柱子旁或内墙角等处D街上,迅速躲避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下方(3)图中河流的名称是_,河流的名称是 ,其中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6分)(4)请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 (4 分)27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图 9)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1)甲地区最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原因是

11、 _ _。 (3分)(2)从河流类型、补给形式方面,指出甲、乙区域河流的差异。 (4 分)(3)从气候特征方面,分析甲、乙区域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4 分)甲:乙:甲区域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区域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 99%的土地是山地。(4)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塔什库尔干和白沙县共同的优势资源有_ _ _。 (1 分)2009 年 8 月受第七号台风“天鹅”影响,乙区域连续普降暴雨,不少地方洪水泛滥。(5)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特大暴雨、 和 三个因素引起

12、。对台风灾害的探测主要利用 。 (3 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环渤海地区图(图 1 0)材料二 2009 年 11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设立天津市 滨海新区。它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其规划面积 2270 平方公里。 (1)图中、是我国著名的两大工业基地,其中的名称是 工业基地;与南方两大工业基地相比较, 是限制、两大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 分)(2)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3 分)(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2 分)(4)渤海湾经常发生风暴潮,请说出

13、此处风暴潮的主要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3 分)29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 分)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 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 50%左右。材料二 中国各区域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统计图(图 11)。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图 12)。(1)由材料二可知,19491990 年间干旱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明显增加的是 地区;基本持平,且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较小的是 地区。 (2 分)(2)图中 A、B 是我国干旱严重的两个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6 分)(3)C 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

14、要分析造成 c 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2 分)(4)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3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 分25=50 分)15 DABDA 610 CDCCA 1115 DDDBC 1620 DBABA2125 BDBAA二、综合题(50 分)26 (12 分)(1)地震波(1 分)(2)D(1 分)(3)长江(金沙江)松花江水量较大,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有较长的结冰期。 (6 分)(4)三江源地区: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太阳辐射强,温差大,灌溉便利。 (2 分)三江平原:土地辽阔,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 (2 分)27 (15 分)(1)干旱(1 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稀少。 (2 分)(2)甲区域主要为内河流 外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 分)乙区域为外流河 河流以雨水(大气降水)补给为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