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9.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60819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11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默写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9.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默写专题巴中市13按要求填写出古诗文中的句子。(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请选用中的句子填写)(6)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连续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要做到字

2、迹清楚,书写正确【解答】(1)君子好逑(易错字:逑)(2)带月荷锄归(易错字:带、荷)(3)落日故人情(易错字:故)(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庇、俱)(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易错字:逝、斯)(6)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易错字:以、己)成都市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请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 目再默写全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3、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逝者如斯夫举杯邀明月(重点字:邀)燕然未勒归无计(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点评】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广安市9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2)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4)孟浩

4、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5)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集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解答】(1)玉垒浮云变古今 (重点词:垒)(2)会挽雕弓如满月 (重点词:雕)(3)博学而笃志 (重点词:笃)(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重点词:撼)(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重点词:畔)广元市8默写(任选六句)(1)几处早莺争暖

5、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不求闻达与诸侯(重点字:侯)(3)孤村落日残霞(4)入则无法家

6、拂士(重点字:拂)(5)关关雎鸠(6)不汲汲于富贵(7)俱怀逸兴壮思飞(8)人比黄花瘦乐山市9(10分)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浮云游子意, 。 (李白送友人)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问今是何世, , 。 (陶渊明桃花源记)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 。【答案】玉垒浮云变古今 浊酒一杯家万里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落日故人情 荷笠带斜阳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祇辱于奴隶人之

7、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古道西风瘦马泸州市3(三)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3)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5)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

8、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朔气传金柝(注意“柝”的书写)(2)松间沙路净无泥(“净”易写成别字“静”)(3)山河破碎风飘絮(注意“絮”的书写)(4)枳花明驿墙(注意“驿”的书写)(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注意“鸥、鳞”的书写)绵阳市11.默写。(10分)(1)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4) ,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5)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6)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子曰:“见贤思齐焉, 。” (十则)(8

9、)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9)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 ,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前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10)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两句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11、(10分)(1)万里赴戎机(2)黑云压城城欲摧(3)衣冠简朴古风存(4)家田输税尽(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波撼岳阳城(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眉山市9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4)受任于败军之

10、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5)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江春入旧年(2)黑云压城城欲摧(注意“摧”的书写)(3)国破山河在(4)奉命于危难之间(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注意“圆缺”的书写)南充市9(8分)默写填空。(1

1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两章)(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4)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6)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2)带月荷锄归(3)对影成三人(4)锦江出色来天地(5)波上寒烟翠(6)峰峦如聚(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易错字有:拂、锦、翠、峦、渡等。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资阳市7.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6分) (1) _,_。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迢迢天牛星) (2) 不宜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 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自己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 _”。 (4) 在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 _”。 (5) 吟诵中华古诗词,领略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