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95933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民歌与环境的关系龙佳豪 (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3 级)摘要: 四川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鲜花,它因巴山而增色,因蜀水而灵秀,更因那里的人民而充满生命力.四川是古代中国蜀人和巴人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四川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提起那片盆地,人们常常用“天府之国”来形容,所谓“天府”,当然不是指神话中的天堂,汉刘向在他所编著的战国策里说:“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和饶多,此谓天府.”造物主似乎特别钟爱四川人,山势雄伟,宝藏丰富,江河密布,酿造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文化.而这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铸就了独特的四川民歌.提起四川的山地民歌,人们会有很直观的印象.四川盆地边缘由

2、巫山、大娄山、大凉山、邛崃山、岷山、米仓山和大巴山兜圈子环绕而成.因为四面环山,不仅气候独特,山地民歌也因此而丰富多彩,像山歌、薅秧歌、薅草号子、薅秧锣鼓、盘歌,还有神歌以及翻杈号子等等,都是山地民歌的主要演唱形式.从此,四川的歌与四川的山与水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关键词:四川民歌 四川地理环境 气候 地势 水流一.四川地理环境概况地貌东西差异大.龙门山、大凉山的主脊线为界,四川地貌可以分为东低西高截然不同的两大地理区.东部是四周山地环绕、中间低陷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但地势低矮,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阶梯中相对凹下的部分 .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 40

3、00 米以上,属于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一级阶梯.气候复杂多样.四川是中国气候带最多的省份之一,东部盆地属于湿润温暖的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是长冬无夏的高原气候,西南部是冬干夏湿的西南季风气候.四川气候的复杂也体现在气候垂直分带类型多.四川河流以长江水系为主,结构复杂,东西差异明显.受构造和地貌的影响, 东部 四川盆地的河流呈不对称向心状水系 . 四川水资源丰富,省内大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河流水系发育良好. 水资源以河川径流量最为丰富.由于四川河流均发源于川西北高原或盆地边缘山地 ,谷坡陡,河床窄,落差大,险滩多,流速急,水能资源丰富.二.四川民歌不同地域的风格色彩(1

4、)川北片区.这片区域有秦岭、大巴山、米仓山,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之一,包括广元、巴中、达州三地市以及南充的阆中市. 这一带的民歌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有四川人的开朗幽默,又有西北人的质朴豪爽.在本土气息浓郁的山歌中带有些许西北风味,有时甚至会感受到 “花儿” “、信天游”的旋律或“秦腔”的吼声.这片区的歌曲明显的特点是南北荟萃, 相互交融.(2)川南片区.这一区域的大娄山、大小凉山是与贵州、云南的分界线,曾是古代“的居住地.四川民歌里的 “神歌”或“晨歌” 流传在川南以宜宾、重庆为中心的低山丘陵地节奏自由、曲调飘逸,歌词多为爱情主题 ,且格调轻松,生活情趣盎然. 这一区域的宜宾、州是汉苗混

5、居区 ,民歌具有苗家风味.这片区域的西昌、攀枝花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区,彝族民歌与许多云南民歌是同宗同源.这个地域的汉族文化中 ,四川文化的影响很大,彼此又略有不同.云南、贵州两地的民歌与川南民歌就有了许多相似的音乐元素,充满着西南少数民族的典型色彩.(3)川东片区.这一区域以大巴山、巫山成其为天然屏障,这里现属重庆市. 巴蜀文化为一个体系,并不因为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断裂 .这一片区江河纵横、水流湍急, 民歌的风格幽默诙谐, 如江水蜿蜒起伏、回旋荡漾. 以江河为题材的船歌是其特色, 又以川江号子震撼世界. 这片区域的土家族山歌也是热情奔放、欢快流畅,秀山花灯和黔江南溪号子也具

6、有明快的地域色彩.(4)川西片区.这一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是中国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的过渡区,是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里是民族杂居地,除汉族外 ,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和中国第二大藏区,更有保持着母系社会风情的纳西族摩梭人;这里民族风情浓郁, 是锅庄、踢踏、旋子舞的原创地,更是民歌的摇篮, 藏族、羌族的歌舞集成山、汇成海“.藏羌风情”是这一片区的典型色彩 .在“ 5.12”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感恩歌曲都很有特色,如因为有你 、雄起四川 、四川欢迎你等.(5)川中片区和成都平原.这里居住的汉族虽不如周边地区的民族兄弟那样能歌善舞, 但传统的祭式礼仪和各种区域色彩、民族色彩在此汇集, 再由

7、城镇艺人的加工表演,演唱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除劳动号子外, 川剧、清音、车灯、扬琴、金钱板、童谣等演唱形式纷繁复杂、林林总总.号子也是这一片区的流行特色, 竹麻号子更为有名.这一区域的民歌中 , 毛主席来四川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也很有代表性.三.四川民歌与四川地理环境(1)温和气候下的四川民歌四川气候变化不太大,常年基本都是山青水秀的,因此山歌的音乐与演唱不像秦腔那样悲壮、苍凉,也不像“花儿”那样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四川的山地民歌曲调悠远绵长,慷慨阳刚,有很强的自娱性,但也很富于激情 ,一般都强调字头的喷口,句式间节奏处理特别强调乐句乐节的重音.句逗分明,节奏顿抑分明,要求声音放松,在衬词或行

8、腔跳跃处,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哈哈腔 ”(即花腔式的颗粒性跳跃音节)穿插其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槐花几时开和闹新春以及妹儿多勤快等.“薅秧歌” 作为一种劳动歌曲在四川那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里, 也应算作山地民歌.歌曲的演唱有对唱、领唱与合唱等演唱形式.因为有统一劳动节奏的功能,所以它的节奏性强,多是进行速度.又因是繁重劳动中的一种娱乐,所以歌词多与劳动和生活内容有关,例如大田薅秧排对排,演唱时大多节奏明快,腔少词多, 吐字简单明了,上下句式的演唱多,最具特色的是每句收尾处大都为下一句留一个“肩膀”( 一种倾向音或气口 ).(2)”盆地”地势下的四川民歌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

9、过,境内有大小河流 1400 余条, 纵横交错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形成了四川得天独厚的水流资源 ,也养育了四川独具特色的江河文化.子是这江河民歌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不仅有组织劳动,统一节奏、缓解疲劳、保障安全的直接功用 ,也是活跃劳动情绪,反映大众生活的民间口头艺术.其中川江号子最具代表性.川江号子分成平水号子、下水号子、过滩、见滩、下滩、拼命、龙船等等.都是根据水势情形 ,劳动方式的要求而约定俗成的一种口传心授的口头音乐,歌词随心、随景而成 ,信手拈来,生动有趣.号子的演唱富于激情,发音硬挺洪亮,音色坚实,吐字清晰有力, 强调字头喷口,节奏自由又在板式里,似唱似说、似说非说是

10、一个特色 ,每句领唱都要“挑”起来, 而且每句落腔都要给和唱一个“肩膀”,即一个有倾向主音的下滑音和气口.号子有许多种类,丰富多彩的号子,给了许多作曲家以创作灵感. 由李双江演唱的川江号子里,就有平水号子的影子.(3)四川的水流资源与四川民歌四川有着丰富的水流资源,依靠河流的舟楫之利来从事运输、商贸、服务的人口众多,以水拟人,对江而歌的民歌也很多,如大河涨水浪沙洲表现一个失恋女子对着大江呐喊心中的悲苦,真切感人.第一句唱词是在说中唱出来的,“大河涨水浪沙洲”除了一个“ 洲” 字,前面几个字都是说,也可以说是喊出来的, 第二、三句也是腔少字多的说唱,第四句突然几个大跨度的强音 ,表现了四川女子刚烈不阿,敢爱敢恨的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由于便捷发达的水运交通 ,来来往往的商贾船只、贩夫走卒,带来了许多种类的生活方式和音乐元素,丰富了四川江河民歌的音乐形式和歌词内容,小调歌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一些风俗歌, 曲牌小调歌就是这种文化的派生物.四.结语四川的民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四川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缔造了独具特色四川文化, 从而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四川民歌.参考文献:【1】 陶宇平四川民歌的区域色彩与旅游价值研究成都体育学院旅游管理教研 【2】 杨林措浅析“新”四川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特点上海音乐学院 【3】 刘珊珊让四川民歌走出沉寂四川教育学院 音乐系 【4】 四川自然地理环境介绍 百度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