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2942042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东门站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施工方案精编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推荐一、 编制依据及参建单位1、编制依据表-1 施组编制依据表序号规范、标准、规程等依据名称备注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三标段招标文件2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三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3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三标段补遗文件及补充辅助材料4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三标相关图纸5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三标施工合同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0建

2、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13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J/CT005-2006)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18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19合肥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实施细则20安徽圣大国际商贸中心安全性评估21合肥轨道交通大东门站基坑工程施工对古井假日

3、酒店影响检测评估报告22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4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大东门站监测方案已评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方监测测量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方检测单位:合肥工大检测有限公司第三方巡查单位:西安铁一院监理公司跟踪审计单位:上海正泓监督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二、工程概况大东门站是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位于胜利路

4、和长江东路交叉路口西侧,1 号线车站位于胜利路(现状双向6车道)下方近似南北向敷设,2号线车站位于长江东路下方(现状双向4车道)近似东西向敷设, 两站斜交呈“T”型换乘,1号线车站在下,2号线车站在上,本次两站同期实施。车站总平面图如下:2号线1号线图-1 大东门站平面位置1、车站主体车站中心里程为K7+50.522,起止里程为:K6+974.172K7+119.612。1、2号线均为14m宽岛式站台,为1、2号线换乘站,总建筑面积34837m2,1号线车站为地下四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长145.44m、宽23.5m、深31.7m;2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长22

5、0.5m、宽23.5m、深24.4m;两站相交的异型节点部分为三层多跨结构。车站覆土厚度大部分约为4m,最小覆土厚度约1.0m,最大覆土厚度约5.3m。围护结构均采用地下连续墙、十字钢板接头,其中1号线地连墙厚1.2m,2号线地连墙厚1.0m;车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4837平方米,车站主体建筑面积28274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6563平方米。大东门站结构平面图、典型剖面图如下:图-2 大东门站结构剖面图图-3 大东门站结构平面图(2)中间立柱桩及钢管柱车站1 号线四层部分采用直径900 壁厚20mm 的钢管,柱底桩基采用2 次扩底的支盘桩直径2000mm,扩底直径3000m

6、m;三层部分采用直径800mm 壁厚20mm 的钢管,柱底桩基采用2次扩底的支盘桩直径2000mm,扩底直径3000mm;两层深度的1 号风亭采用直径700mm壁厚20mm 的钢管,柱底桩基采用直径1800mm,扩底3000mm 的扩底桩。立柱桩均从地面钻孔施工,钢管柱采用HPE一次定位技术施工。2、附属结构大东门车站1号线1号风亭位于车站北端,为二层二跨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其余出入口、风亭均为单跨或多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3、地下水处理车站有弱承压水,主体结构地下连续墙已切断承压水含水层,地连墙的入土深度满足抗承压水及渗流计算要求,施工期间需防止接缝渗漏水(设计已在接缝处

7、设计了高压旋喷桩止水)。对于处于粉细砂层中的附属结构,围护桩及止水帷幕的入土深度也均已满足抗承压水及渗流计算要求,降水时应该采取可靠措施避免泥砂流失及涌水、涌砂发生。设计采用坑内管井降水,共有33口井。4施工条件4.1工程地质条件沿线地貌单元可划分为南淝河河床与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本站属于南淝河河床与河漫滩地层即工程地质单元。本段线路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14.0016.00m之间。4.1.1车站地质分布车站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1层、粉质粘土1层、粉土2层、粉细砂3层、强风化泥质砂岩1层、中风化泥质砂岩2层;杂填土1层:杂色,松散,湿饱和,以建筑垃圾为主,表层为路面,含大量

8、灰渣、砖块、碎石;粉质粘土1层:夹粉砂、粉土,灰黄色灰褐色,硬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含沙粒、少量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粉土及灰白色粘土团,无摇震反映,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该层连续分布;粉土2层:夹粉砂,灰黄色青灰色,湿,密实,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灰白色粘土团,该层连续分布;粉细砂3层:夹粉土,灰黄色青灰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局部夹粘性土薄层或透镜体,该层连续分布;粉质粘土层4层:灰褐色褐色软塑到流塑,结构差,含有基质,有腐臭味,该层在本场地普遍存在;强风化泥质砂岩层1层:棕红色,密实,湿,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但可辨认,局部夹有中风化岩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云母,手捏易碎

9、,遇水软化;中风化泥质砂岩2层:棕红色,细粒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胶结程度低,岩芯呈短柱、长柱状,裂隙较发育,裂隙面见铁锈渲染,主要成分为石英、云母。图4-1 0-20m芯样图4-2 21-40m芯样1号线车站标准段结构底板底深为31.7m、端头孔结构底板底深33.4m,基底主要位于中风化泥质砂岩2层,单轴抗压强度2.45MPa;2号线车站标准段结构底板埋深约为24.4m,基底主要位于强风化泥质砂岩1层。4.1.2存在特殊地层场地存在的特殊性岩土主要包括填土、软土、风化岩。填土:普遍分布,填土厚度一般约为0.66.5m,局部较厚,约为8.2m,主要为粉质粘土填土层、杂填土1层,属松散

10、稍密土层,填土的堆积时间短、成分复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软土:场地内普遍分布的粉质粘土4层属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力学性质较差,稳定性差。风化岩:场地分布的风化岩主要为强风化泥质砂岩和中风化泥质砂岩,上述岩层胶结程度低,遇水易软化、崩解。强风化泥质砂岩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手可捏碎,中风化泥质砂岩岩芯呈短柱状,裂隙较发育,强度较低。图-5 地质纵断面图4.2水文地质条件大东门站范围内包含两层地下水,分别为上层滞水(一)和承压水(三)。上层滞水(一):水头埋深1.355.50m,水头标高10.17m13.98m,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填土层、杂填土1层。承压水(三)

11、:水头埋深1.24.9m,水头标高10.7714.17m,水头高度约6.1014.55m,含水层为粉土2层(渗透系数K=0.5m/d=5.8*10-4cm/s)、粉细砂3层(渗透系数K=2.0 m/d=2.3*10-3cm/s),为中等透水层。4.3周边环境条件1号线车站东北侧为古孔假日酒店,该酒店主楼29层,裙楼5层,均为桩基础,裙楼离主体结构外皮约10.7m,2号线东南侧为32层的圣大国际,距2号线主体外皮约10m,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南淝河从车站西侧和南侧绕过,1号线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离河较近,距河堤约24m,2号线盾构孔段主体结构外皮距河堤仅4.5m。2号线1号线4.5m10m10.7m古

12、孔假日酒店长江路桥圣大国际南淝河图-6 大东门站周边环境图4.4主要工程数量大东站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表-1 大东站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地下连续墙m3350002盖挖土方m31500593盖挖石方m3736324一般土方m31213585AM桩m22036钢管柱制作运输t9747钢管柱安装根1008钢筋笼t87629非预应力钢筋t2676410混凝土内衬墙m32727511混凝土梁板m36748912柔性防水层m269087三、工程施工重难点本工程特点显著:基坑“深”,地层“差”、建筑“近”、工期“紧”、文明施工要求“高”等。由此,在施工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的难题。1、车站基坑深

13、,盖挖逆作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要求高1#线车站基坑深31.7m、2#线车站基坑深24.4m,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施工如何确保结构施工质量是难点。(1)控制好围护结构施工过程,检验围护结构效果,合格后方能进行基坑开挖。(2)强化项目部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能力,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3)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对水土流失缝隙及时封堵,严防小股流砂冲破地下连续墙存在的充填泥土的孔洞,以致发展成急剧涌砂,这不仅将引起大量地面沉陷,还会导致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失稳,以致造成严重灾害性事故。(4)主体结构施工合理布置机具,施工按照分层、分段原则进行。 (5)侧墙混凝

14、土采用背撑式模板施工,侧墙与顶板施工缝处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并在施工缝处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确保施工缝处防水质量。2、地层“差”,土方开挖难度大。大东门站1号线和2线地下二、三层均存在10m左右的粉土2层、粉细砂3层;且下覆岩层(1号线地连墙需嵌入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砂岩中约18m,2号线地连墙需嵌入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砂岩中约15m);盖挖环境下开挖难度较大。对策:(1)补充地质勘探资料,加密探孔,取得更为详尽的砂层厚度、渗透系数、密实程度、地下水位等地质资料,并根据以上资料调整工艺参数。(2)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对水土流失缝隙及时封堵,避免土体被浸泡增大开挖难度。(3)加强坑内降水管理,保证土方开挖时土体的干燥。(4)选择合适的配套的地上地下挖土机械,地下挖土机械按确定的开挖顺序、开挖坡度、开挖段落、开挖层深进行作业,开挖过程中及时根据土质变化调整开挖参数。(5)作好地下通风、照明、通行等配套设施,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只有开挖的不间断才能保证出土速度。3、建筑“近”:对周边建筑影响较大。1号线车站东北侧为古孔假日酒店,该酒店裙楼离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