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937885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地、州、市:新疆昌吉市单 位:昌吉市三工镇中心学校姓 名:于凤兰联 系 电话:13201017020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摘要孔子曰:“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对创设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氛围,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写作的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方面的因素。它告诉我们在写作文教学中,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关键词 诱发兴趣;示范引领;激励评价习作在小学阶段,学生从起步到成文,如果方法不当,无形中写作文成了学生的负担,从而学生一见作文就害怕,一写作文就头痛,那么谁都知道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

2、难题,老师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互相听课、学习、交流为的就是探讨研究出一条能让学生不怕作文,喜欢作文的捷径,我通过多年的摸索与积累,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一、激情引入、轻松学习孔子曰:“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对创设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氛围,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写作的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方面的因素。它告诉我们在写作文教学中,善于激发情感,拨动心弦,富有趣味的教学,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

3、老师,学生完成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乐于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在写作之前首先有一段新颖、充满启发性、感染力的引导语,唤醒学生记忆,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融入到课堂的内容中。(一)巧设悬念,诱发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想象类作文假如我变成孙悟空时,我给学生播放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动画片,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西天取经,取到什么经?如果是你取经遇到这么多困难怎么办?以这些问题为导火索,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有东西可写。记得有个孩子这样写道:“假如我变成孙悟空,我会腾云驾雾,到各

4、世界各地游览一翻。我按下云头,在街上闲逛,面对苏丹红鸭蛋、问题奶粉,俺眼珠一转,拨根毫毛轻轻一吹:“变!”顿时变出了一种神奇的药丸“不饿药”,只要人们吃上一粒,不吃不喝保管一生不饿。你加防腐剂吧,你掺假吧,你味着良心去生产吧,我不吃不喝,没撤了吧!哈哈,问题解决了,俺老孙去也!”显而易见,巧设悬念,正确的诱导,让孩子们的兴趣盎然,也才能展开精心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愿学、乐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真正的激发。(二)创设情境、引起共鸣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或难忘的一件事等类作文时我不但采用课件播放出能够引起同学们回忆的照片、图片、奖状等物件,而且设置一个趣事和难忘的场面,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

5、事是趣事,什么样的事让自己达到了难忘的程度,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把握作文的度,写起来就容易了。如指导童年的趣事习作时,我选择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和纸张到操场,用放大镜照在不同的物体上的变化,当学生发现放大镜的光照在纸上纸会燃烧,照在皮肤上,皮肤会发烫,当纸被放大镜的聚光点燃时,操场上一片欢腾。同学们都围着问为什么,为什么纸会燃烧。通过我的讲解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紧接着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过程和其中的原理及放大镜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注意的事项统统写下来,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童年的趣事。(三)激发感染,调动情趣作为教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习的内容,利用音乐舒缓情绪,使学生

6、不再惧怕习作,心情放松下来再进行指导帮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宽阔的想象空间。我在指导学生写景的习作时,面对学生我一面向他们展示了一幅幅色彩缤纷的风景,做到身临其境,并了解祖国的大好风光及变化,最后学生根据听到的、看到的,自己决定写作对象。写作时,我在室内播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轻音乐,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写作,学生感到的不是害怕,而是轻松自如。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的喜欢习作,不再会出现前面讲过的再课堂上紧锁眉头,牙咬笔帽,摇头叹气的场面。师生共处于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二、示范引领、拓宽视野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忆,贴近他们生活的“下水文”对创造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课堂

7、能起到画龙点晴的关键作用。优秀的“下水文”不仅能体现出教师本身的知识素质,而且对完成习作任务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唤醒童心、拓展思维例如:教授习作童年趣事时,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范文,做到课标中提到的在作文中讲真话、抒真情。我在作文中写道:“我在学习汉字的时候,老师教“一”是一横,“二”是两横,当老师教到“三”是三横时,“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四五六的写法,“四”应该是四横,“五”这样的学习,其实是自作聪明。而“我”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笑声中,明白了不懂就要问,踏实学习的道理。”就在我叙述这篇习作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发出嘻嘻的笑声,这就说明这篇趣事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同学们对

8、这次习作的目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时教师再随机点拨:大家为什么会笑?怎样的事情可以说是趣事?为什么大家认为老师的故事有趣?同学们很轻松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学就像行云流水,自然轻松。几句对答,就使这次习作课堂充满活力,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范围还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所谓是一箭双雕。(二)指导开头,明确主题童年的趣事还可以写使自己难忘、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情。每给学生一篇优秀的“下水文”作为示范,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有一定的拓展,而且创新的萌芽也会再破土一次。平时我指导学生写人物类习作时,总是不忘提醒学生先写外貌,再写性格特点。这样千篇一律学生以人物的长相、衣着开篇,对突出人

9、物性格特点作用不大。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指导学生以人物特点入手,一点点挖掘人物身上的种种表现,从而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以开门见山的开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XX习作时,我以班长为例,示范写出如下开头:“说起我们的班长,同学们都夸她是个热心助人的好班长,过去,我以前可不认同这种说法,我总是想:她是班长,无非是做些表面工作给我们看。但经过一件事后,我改变了看法。”这样的开篇点题,调动了同学们对此题目的光趣,积极搜索班长身上有关热心助人的点点滴滴,这样就使习作主题更加明确,从而使学生对写人物类习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三、善于评价,以人为本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这样的

10、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推敲故事千古流传,在他的影响下诞生了许多篇优秀的文章。作为语文老师,我经常提醒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我指导学生写春风时,有位同学们是这样写的。“春风吹来,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桃花开了,鸟儿在树上叫着。”四人小组评价认为,观察的很仔细,但没有突出春天的美丽,要能加上一些好的词语,用上修辞手法就好了。经过小组你一言,我一语,修改成:“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绿了大地,吹开了粉红色的桃花,那柳枝随风飘摆,好像在向我们招手,鸟儿在枝头上放声歌唱。”这样两篇让学生比较,学生恍然大悟:作文只有不断地修改,才能成为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一)建议式评语如:二

11、年级时一名学生在写话中写道:“今天我不想写作业了,因为妈妈说话不算话,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奖励我两颗糖,可昨天我写完作业,她没有给我糖,我真不想写作业了”面对这样真实的话语,我不禁一阵担忧,我想这样下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不是将畸形发展了吗?我在评语中写道:“你诚实固然是美德,但为了学习和父母做交易,即使完成作业也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糖的诱惑,你能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一切诱惑吗?”以这样的评语促进学生个性一健康发展,人格得以完美,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教师何乐而不为。(二)激励式评语学生怕写作文,更怕的是老师冷峻、严肃的评语。有的学生虽然费尽心机完成了作文,但不是缺乏新意,就是疲于应付,只切入主

12、题的一小部分,其余的都是空话,重复之败笔,更谈不上表达真情实感。为了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我采用了热情激励的方式,在一篇学生习作后我写道:“你很聪明,很快完成了习作,但没有发挥你应有的水平,我知道你比某某更善于思考,你比某某更富有想象力,你比某某更具有独创精神然而,这篇习作却没有展示出你的才华,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就能写出很出色的作品。”学生看见这样充满期待的、包含热情的激励性的评语,心中不禁涌动创作的欲望,下次习作时他再也不草草了事。学生写得用心了,习作质量自然提高了,教师可以轻松的实现习作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突破习作这个难点,使习作教学更加有情趣,从而轻松达到预期的目的。总之,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行为也因人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方法如何不同,只要遵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们成才的良田沃土。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