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推荐】经济理论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2934440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推荐】经济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推荐】经济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推荐】经济理论国外取域经济差异理论发展及其评析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其主要观点,并作出了简要评析。关键词国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均衡与非均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它们相互交替,不断地推动区域系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为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及历史借鉴,我们有必要对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作一研究,并评述它的最新发展。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人们普遍坚信市场

2、机制是一只“完美无缺的手”,只有在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人们各自获得了极大满足感。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马歇尔(Marshall,A.)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地位,人们充满了对完全市场竞争机制的赞誉与崇拜,并逻辑地演绎出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从此,人们沿着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开辟的路线,对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1.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是:1)生产中有资本和劳动力

3、两种要素,它们相互替代,因此资本产出比可变;2)完全的市场竞争模型;3)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无成本的。依据假设条件,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个要素,各个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域空间的作用。另外,现实表明,在存在市场空间二元结构的情况下,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倾向于扩大区域差异,而不是缩小区域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彻底的自由化、彻底的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将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衰朽。对正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一切交由市场的“自发论”的“休克疗法”的后果,只能是“没有疗法的休克”,更不用说起到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了。因此,把经济发展的全部过程寄希

4、望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只能是学术观念上的乌托邦。由此,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虽然逻辑十分严密,然而由于这一体系结构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忽略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忽略了技术进步,忽略了市场缺陷和制度因素,导致了它在现实当中的运用十分有限。2.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增长理论(1)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1。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PaulN.Rosenstein-Ro2dan)在他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著名论文中认为,发展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资本形成是其立足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存在社会分摊资本、储蓄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的不可分性,

5、小规模的、个别的部门投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大推进”就是在各个工业部门同时进行全面的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能产生外在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相互依赖、互为市场的市场体系,克服三个“不可分性”,实现经济的大发展。(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2。1956年美国以马尔萨斯(Malthus,T.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本、人口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

6、阱”(lowlevelequilibriumtrap)理论认为发或接近于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口糊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冲出“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此外,还有莱本斯坦(Leibenstein,H.)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纳克斯(Nurkse,R.)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均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7、将趋于收敛。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发展理论,逻辑演绎出“计划至关重要”的政策取向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民族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国民经济的独立性有所增强,地区发展差异缩小,人民生活方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等。但是,这种突出中央计划,强调物质资本的重要性,轻视农业,轻视人力资源开发,执著于内向发展的经济政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多方面的不良后果,如农业停滞、工业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政府管理体制僵化、低效,腐败现象从生等,造成了“看不见的脚”(invisiblefoot)对“看不见的

8、手”的严重践踏,发展中国家难以走出贫穷落后的“陷阱”。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理论为代表。1.循环累积因果理论1957年缪尔达尔(18981987,Myrdal,G.)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dualeconomy)理论,利用“扩散效应”(spreadeffects)和“回波效应”(backwasheffects)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

9、,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缪氏认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使核心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由此产生和拉大了区域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波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区域差异扩大。缪氏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

10、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2.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1958年赫希曼(Hirschman,A.O.)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3。他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其进一步集中,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核心企业家善于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和“动态增长气氛”。与缪氏两大效应相对应,赫希曼也提出了“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effec

11、ts)和“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s)的概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会缩小区域差异。赫希曼还提出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产业“联系”理论,他区分了两种形式的投资选择:替代选择(substitu2tionchoice)和延迟选择(postponementchoice),在把“引致决策”应用于经由“短缺的发展”和经由“超能力的发展”的选择中,他推导出两个产业联系的诱导机制:一个是投入供应、派生需求或后向联系效应;一个是前向联系效应。因此,赫希曼认为,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而

12、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即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部门优先发展,这是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核心。3.有时间变量的威廉姆森倒“U”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O.)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根据24个国家的国际横剖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提出来的一种假说。该理论认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平衡”而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将逐步扩大,但经过一段时期,地区差距将逐渐保持平稳。当经济进入成熟期以后,地区差距最终将会趋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间因素引入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注意到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随

13、时间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这种运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达到平衡发展的目标,也成了区域规划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然而也有批评者指出,该理论所依据的资料和运用的概念均存在重大缺陷,而且没有普遍意义。更多的人强调,该理论更多地关注结果倒“U”的终点,而忽略了从初始到成熟的这一长时段内的发展过程,忽略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听任地区差距扩大而可能付出社会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此外,还有弗里德曼(Friedman,J.R.)的中心外围理论、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的增长极理论等。总之,上述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大都强调了发展对于非均衡的依赖性,大都

14、认为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何种水平,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而均衡发展是相对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全球性的现象,既有落后的国家,也有国内落后的地区,因此非均衡发展理论基本上反映了客观现实。然而,是否区域经济差异越大,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是否非均衡发展都具有比均衡发展更高的效率?这些理论都没有很好地作出解释。三、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新发展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

15、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系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2.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论目的是进一步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探讨其解决的办法。1977年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andStiglitz,T.E.)在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一文中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将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标志着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生4。该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等角度探讨了企业的区位选择过程。许多经济学家由此沿着新经济地理理论开辟的路线,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

16、架下研究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过程。克鲁格曼(Krugman,PaulR.)于1991年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5。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克鲁格曼等人1999年又通过一个简单模型探讨了两个国家、两种产业和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产业聚集现象产生的原因。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贸易成本高时,两个产业同时存在于两个经济中,而在贸易成本低时,产业聚集的现象是可能的,并且也是必需的,甚至可能走上彻底的专业化道路6。瓦尔兹(Walz,U.,1996)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产品创新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7。格斯贝茨与施姆兹勒(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