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2931283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古诗专项训练复习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专项练习复习卷(含答案)古诗专项 1、 我会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地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视之,形如土狗。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今直上银河去 疑是银河落九天 B.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江陵一日还C.劝君更尽一杯酒 天下谁人不识君 D.浪淘风簸自天涯 花木成畦手自栽4.下列各

2、句中的“新”与“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最接近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C.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5.下面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已被农庄生活深深吸引,期待再次造访B.“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指出了诗人期待下次造访的时间C.“还”字应读“hun”,意指返回D.“就菊花”意思是欣赏菊花,这也是诗人到朋友家做客的原因6.将下面诗词按所表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里莺啼绿映,水村山郭酒旗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梅须逊雪三分白,

3、雪却输梅一段香 A. B. C. D.7.下列诗句与括号里的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 遗民泪尽胡尘里(忧国忧民) B.水村山郭酒旗风(描述江南春景)B. 如今直上银河去(描述夜空) D.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真挚友谊)8.下列选项中,与“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最匹配的下联是( )A. 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 B.朝霞夕照然就江山万年春C.福随春至年年大有步步高 D.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B.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D.处士笑/而然之。10.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 )

4、A.高山流水 B.阳关三叠 C.十面埋伏 D.霸王卸甲2、 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最恰当的解释。1.移舟泊烟渚( )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2.白雨跳珠乱入船( )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 3.万水千山只等闲( ) A.平常 B.空闲 C.无端,平白地 4.九曲黄河万里沙( ) A.九个弯 B.很多弯弯曲曲的地方 5.两山排闼送青来( ) A.排开 B.开门3、 句子游乐场。 1.品读诗词,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四句词写

5、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 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 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 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 词人心头的喜悦(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句中的“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忍别

6、”的意思是_,“话斜阳”的意思是_。 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4)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对这句话的解读,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锺子期的去世对伯牙打击很大B.锺子期在伯牙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C.锺子期与伯牙两人私交很深 2.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含有颜色) _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含有对偶的修辞手法) _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花) _3.根据情境写诗词警句。(1)看着雨中妩媚的丁香花,我不禁吟咏起“_”这句词来。(2)“_,_”写出了千

7、里江南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3)宋代名臣李刚非常爱国,外敌侵略国土,他这样说:“祖国疆土,_,不可以_。”(4)鲁迅的名言“_,_”告诉我们,懂得爱的人更加具备勇气,更加懂得担当,他们是真正的英雄。(5)空有希望与理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和努力才能把它变成现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_。”4、 我会连一连。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贺知章 如今直上银河去 笑问客从何处来 杜牧 等闲识得东风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刘禹锡 儿童相见不相识 同到牵牛织女家 朱熹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野旷天低树”中的“天底”和“野旷”是相互依存的、相互映衬的。 ( )

8、 2.“黑云翻墨未遮山”写的是雨来之前的景象,而“望湖楼下水如天”写的是雨后的景象。( )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的“七八”和“两三”属具体数字。 ( ) 4.“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暖”字写出了当时天气的温暖。 ( )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包含作者联想的句子是_,_。2.“如今直上_去,同到_”一句,诗人开展了丰富的想象,想与黄河应去到_ _,表现了诗人对_的向往。我还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 _,_。3.学习了有的人这首诗,对“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_ _。读到“

9、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我会联想到鲁迅的著名散文诗集_。4.伯牙绝弦一文选自_,由于俞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_”,用“高山流水”比喻_。七、阅读空间。(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 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2.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 第二句:_ 第三句:风卷图 第四句:_3. 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第三句的“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4. 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 (二)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 本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是他写在_家_(哪里)的一首诗。2. 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和“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 主人爱洁净。“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3. 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