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927708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39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3页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3页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3页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3页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肖太寿复习课程(3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3把刀及46经典案例分析,主讲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肖太寿,控制税收成本是企业控制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讲:砍掉企业税收成本的第一把 事前税收筹划,一、税收筹划的三大新理念,(一)新理念一:用足用好各项税收政策是最好的税收筹划 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第五条规定:“纳税人享受报批类减免税,应提交相应资料,提出申请,经按本办法规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税务机关审批确认后执行。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有权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税。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

2、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一、税收筹划的三大新理念,(一)新理念一:用足用好各项税收政策是最好的税收筹划 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第五条规定:“纳税人享受报批类减免税,应提交相应资料,提出申请,经按本办法规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税务机关审批确认后执行。未按规定申请或虽申请但未经有权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纳税人不得享受减免税。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一、税收筹划的三大新理念,(一)新理念一:用足用好各项税收政策是最好的税收筹划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

3、(国税发2008111号)第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限超过一个纳税年度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进行一次性确认,但每年必须对相关减免税条件进行审核,对情况变化导致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停止享受减免税政策。”,一、税收筹划的三大新理念,(一)新理念一:用足用好各项税收政策是最好的税收筹划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有资质认定要求的,纳税人须先取得有关资质认定,税务部门在办理减免税手续时,可进一步简化手续,具体认定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研究确定。”,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

4、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1)案情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吉祥有限公司是一家2008年新办的从事节能节水项目的公司。2008年12月开业,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2009年到2014年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万元、6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假设该公司2009年提供申报资料,于2010年获得有关政府部门的资格确认,认定为该公司是从事节能节水项目的公司。,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2)税收规划前的涉税分析 本案例中的公司自2008年到2010年的应纳税额为0万元。(2010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100600

5、0万元) 2011年到2014年各年的应纳税额分别为 200025%50%250万元 300025%50%375万元 400025%50%500万元 500025%1250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为:25037550012502375(万元)。,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3)税收规划的法律依据、技巧及规划后的涉税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和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八十七条:企业从事前款规定的环境保护

6、、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3)税收规划的法律依据、技巧及规划后的涉税分析 和第八十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所称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3)税收规划的法律依据、技巧

7、及规划后的涉税分析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210号)的规定:企业从事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于2007年12月31日前已经批准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以及从事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于2007年12月31日前已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在该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按新税法规定计算的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期间内,自2008年1月1日起享受其剩余年限的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

8、筹划分析,(3)税收规划的法律依据、技巧及规划后的涉税分析 基于以上税收法律政策的规定,应进行如下税收规划:、 第一,选择好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时间。新办企业减免税优惠的几个要素中,减免税期限长度,时间长度是政策法规规定好的,基本没有筹划余地;减征比例或完全免税也是政策法规规定好的,视企业达到相关条件的程度而定,有筹划之处,而享受优惠的起止时间大可筹划。因为一旦优惠期限开始,那么不管企业盈亏,优惠固定期限都得连续计算,不得更改。通常而言,企业在初创阶段,投入比较大,亏损多盈利少,几乎没有应税所得,如果急忙享受优惠政策,恐怕就白享优惠之名而无优惠之实。因此,什么时候取得第一笔收入,是企业应当认真

9、思考的问题。,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在本案例中,如果公司变选在2009年开始营业,假设2008年的亏损金额在转移到2009年后,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9年到2014年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600万元、6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根据吉祥公司2009年2011年免税。则根据以上税法优惠政策规定,该公司2012年到2014年的应纳税额为 300025%50%375万元 400025%50%500万元 500025%50%625万元。 总的应纳税额为:3755006251500(万元)。 通过税收规划,规划后的税

10、负比规划前的税负节约了23751500875万元。,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五十三条:“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规定可知: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上述吉祥公司2008年12月开业,吉祥公司2008年实际经营期为1个月,但还是要作为一个纳税年度,损失了11个月的税收优惠。如果开业时间是下半年

11、,尽量延迟到第二年开始销售,如此第二年才能完全享受税收优惠!,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第二,企业应尽快取得有关资格证明或证书。企业的实际享受税收优惠期限是否就是法定的优惠期限,取决于企业能否尽快取得相应资格。也就是说,取得资格要在享受优惠开始之前,如果优惠期限开始了,而相应的资格证书还没拿到,那么只能在剩余期限享受优惠。这里要提醒纳税人的是,不同的资格证书由不同的管理部门审批发给。有关部门要对企业的情况一一审查核实,而且在认定过程中需要互相监督制约,防止舞弊,不是短时间内能办成的。从企业提出申请,到最后取得证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必须未雨绸缪,算好时间提

12、前量。,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例如,某公司是一家2008年新办的从事环境保护项目的公司。2009年1月开业,2009年到2014年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600万元、6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假设该公司2009年提供申报资料,于2012年获得有关部门的资格确认。,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该公司2010年弥补2009年亏损不纳税。2011年应纳税金额为200025%500万元。 2012年到2014年的应纳税额为: 300025%50%375万元 400025%50%500万元 50

13、0025%50%625万元。 总共税额为:3755006251500万元。,案例分析1:某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的税收筹划分析,该公司在2011年应纳税金额为200025%500万元。2009年到2011年为三免期,2012年到2014年为半征期。企业实际上少享受税收优惠3年。只不过2009年和2010年因无应纳税所得额,享受税收优惠与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企业2011年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白白缴纳了5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尽快取得有关资格证明或证书,于2011年获得有关部门的资格确认,则2011年,企业就是免企业所得税期限,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可以为企业节约5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成

14、本。 因此,企业可根据新办企业税收优惠的开始时间不同选择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法,减轻自身税负的同时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一、税收筹划的三大新理念,(二)新理念二:注重法律凭证、会计凭证和税务凭证的“三证统一” 。 所谓的“三证统一”是指法律凭证、会计凭证和税务凭证的相互印证,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在这“三证”当中,法律凭证是第一位的,首要的,在三证中,如果缺乏法律凭证支持和保障的会计凭证和税务凭证无论多么准确和完美,也是有法律和税收风险的。 1、法律凭证:在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中起根本的作用。 法律凭证是用来明确和规范有关当事人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的重要书面凭证或证据。主要体现为合同、协议、法院判决或裁定

15、书等法律文书和其他各种证书。如土地使用权证书、股权转让协议书、资产转让(收购)协议、股权转让(收购)协议、采购合同、建筑合同等等都是法律凭证。法律凭证在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中起根本的作用。,案例分析2:通过合同分立节税,某工厂将其闲置厂房及设备整体出租,租金分别为每年120万元和10万元。适用税种(为简化计算,假设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所得税)是房产税和营业税,税率分别为12%和5%。请问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案例分析2:通过合同分立节税,(1)筹划前的纳税分析: 因为采用整体出租形式,订立一份租赁合同,则设备与厂房建筑物不分,被视为房屋整体的一部分,因此设备租金也并入房产税计税基数。 房产税=

16、(120+10)12%=15.6(万元) 营业税=(120+10)5%=6.5(万元) 合计纳税=15.6+6.5=22.1(万元),案例分析2:通过合同分立节税,(2)筹划方案: 采取合同分立方式,即分别签订厂房和设备出租两项合同,则设备不作为房屋建筑的组成部分,也就不需计入房产税计算基数,从而可节约房产税支出,总体税负也因此得以降低。,案例分析2:通过合同分立节税,(3)筹划后的纳税分析: 房产税=12012%=14.万元) 营业税=(120+10)5%=6.5(万元) 合计纳税=14.4+6.5=20.9(万元) 通过合同分立,节税22.1-20.9=1.2(万元),案例分析3,甲公司主要从事长途客运业务,2012年6月份,企业根据经营需要拟将2008年度购进的豪华客车4辆以及随车客运线路经营权出售给乙公司,豪华客车原值850万元,累计折旧350万元,线路经营权原值150万元,累计摊销48万元。目前,豪华客车市场价格550万元,线路经营权市场价格250万元。甲公司将豪华客车和客运线路经营权一并作价以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请帮甲公司进行纳税筹划,使其税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