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2927602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考点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必备知识回顾】 1.区域的四大特征:,模糊,相似性,差异性,优势,相互联系,【知识链接】 区域的三个特性 (1)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既包括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也包括人文要素(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2)差异性: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如:山东省的东西差异(地形、气候、风俗、经济、文化底蕴等)。 (3)开放性:任何区域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2.区域空间结构: (1)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

2、条件,社会经,济活动,区域开,放程度,(2)区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网。,城市,交通线,3.区域产业结构: (1)含义:三次产业及其内部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 三次产业占_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 _,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2)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及时间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三、二、一 ”,【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1】(2017全国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 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 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 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 此完成

3、(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 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 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 【尝试作答】(1)C,(2)D,(3)D。,无,无,阻隔,长江,【解题技法】 区域的界线 (1)明确界线:行政界线是明确的,表现为线状。 (2)模糊界线:自然

4、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表现为带状。 如秦岭-淮河线两侧地理差异并不显著,而是逐渐过渡。,【高考模拟精练】 (2018合肥模拟)下图为世界两著名岛屿分布简图。据此完成13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54,1.关于图中甲、乙两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 B.都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C.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 D.两岛屿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 地价便宜港口众多,海运便利 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成本低 A.B.C.D.,3.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其 主要原因是() 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 受沿海西风影响

5、,多大风天气 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低 土壤贫瘠 A.B.C.D.,【解析】1选D,2选D,3选A。第1题,结合经纬网可以判 断出甲岛屿为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火地岛,两岛屿 都是大陆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 不处于生长边界;两岛屿人口稀少;结合纬度来看,两岛 屿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题,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 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港口众多, 海运便利,此外,北部地区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第3题,乙岛屿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且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根据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回答4、5题。

6、,4.2000年到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 () 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 渔业产值有增有减 农业服务业有所增强 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A.B.C.D.,5.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图表数据,上海农业 发展的趋势可能是 () 耕地面积保持稳定牧业产值将持续下降 从业人口有所减少农业产值比例将上升 A.B.C.D.,【解析】4选A,5选B。第4题,种植业科技投入增大使农 业单产不断提高,增加了农业产值;渔业产值的减少,不 利于农业产值增加;农业服务业增强,利于农业发展,促 进农业产值提高;农业人口持续减少,不利于农业发展, 不会使农业产值提高。第5题,从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 化图可以看

7、出,上海第一、二产业产值比例不断降低, 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不断上升,故农业从业人口将继续减,少,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从表中可以看出牧业产值持续下降。,【加固训练】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几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据此回答(1)、(2)题。,(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陕西,(2)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

8、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冲积平原、红树林、火山岛,【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诗句中的“沃野 龙江”,推断是黑龙江省;由“毡房”“牛羊壮”推 断是内蒙古自治区;由“琼海”“五指擎天”推断 是海南省;由“石林”推断是云南省。第(2)题,综合 上题推断,位于东北地区,地貌以平原为主;位于内 蒙古高原,地貌以高原为主,部分有沙漠;位于海南岛, 海蚀崖、红树林常见;位于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 为主,石林、溶洞较多。,考点二区域发展阶段 【必备知识回顾】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_ _等。

9、,三次产业产值,比重,2.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二,三,较低,网络,低,低水平均衡,整合,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区域发展阶段特征:,【知识链接】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 个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 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 程。,(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

10、、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2】(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格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表1,(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 是

11、、;,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温暖,高效益的综合发展,亚热带季风,【尝试作答】(1)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 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 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 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解题技法】 工业化阶段面临的问题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 措施 (1)工业化阶段面临的问题。 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提高; 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地价上涨

12、、交通拥堵); 环境质量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乏力。 如典例2第(1)题中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2)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措施。 科技:发展科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发展高科技工业和服务业。 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加强老工业区改造。 交通:加强交通建设,完善交通网。 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合作: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合作。 如典例2第(3)题中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的积极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高考模拟精练】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可以反映出() A.区域发展速度不

13、断加快 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2.在区域发展晚期()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 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解析】1选C,2选D。第1题,图示三个发展阶段无法体现出该区域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及第二产业比重也没有得到反映;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增强。第2题,在区域发展晚期,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外围空间;区域发展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

14、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3、4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55,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 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 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 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 是() A.ABC B.CAB C.BCA D.BAC,【解

15、析】3选D,4选B。第3题,读图可知,在区域发展的 初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 现出减少的趋势;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工业化起步是源 于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传 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第4题, 区域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 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降低,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据此可确定该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顺序。,(2018上海模拟)2017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听取了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审议发言,引起总书记极大关注。回答5、6题。,5.崇明岛

16、的成因是() A.流水的搬运和侵蚀 B.流水的搬运和堆积 C.海浪的侵蚀和搬运 D.海浪的搬运和堆积,6.关于崇明岛未来产业结构的发展,叙述正确 的是() A.积极提高和发展第一产业,使农业成为崇明岛的 主导产业 B.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居民就业率和收入 C.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推动绿色制 造业的发展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有序调整人口布局,【解析】5选B,6选C。第5题,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由河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 口地区时,由于落差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携大量泥 沙于此逐渐沉积。第6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等 相关知识判断,崇明岛经济发达,未来产业结构应以第 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 现代服务业,同时推动绿色制造业的发展。,7.(2018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 田”之说,其出产的酱香名酒因其资源的依赖性、不可 复制性和限量性而深受市场追捧,此地独特的优质原料 糯高粱更显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