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2916880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德树人内涵是什么最新立德,意思是建立德业,是个人的修为,也是人存在这个世间的根本。第1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立德树人内涵是甚么最新,希望对你有帮助。立德树人内涵是甚么最新“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从本质内涵来看,存在着3个维度、6种性质,即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这些维度和性质不但规定了立德树人的本质属性,也规范了教育实践的未来走向,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立德树人”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2015年1月27日,当时的英国教育大臣妮基摩根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推动“英国核心价值”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所有学校都应当像提升学术标准1样

2、,加强英国基本价值观培养,让每一个孩子晓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1样重要”。中国作为1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教育需要有统任性的价值观引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立德树人”不但符合中国国情,更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呼应。继1972年的学会生存和1996年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两大重要宣言式报告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又推出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的第3大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道德人文主义价值观和全面整体性推动的方式建议,这与我国正在推动的“以立德树

3、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不谋而合,对教育的本质理解完全1致。“立德树人”从中心思想到表述都完全符合世界性的教育趋势,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世界性。其次,“立德树人”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教育本质上是具有时间性的。教育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连接过去与未来,1个社会的历史与未来必定是由教育来承接与发展的。中国教育传统的落脚点是“为己之学”: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为了提高本身修养,成绩自己的人格与个人性德生命的完善。这与其他文明古国、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传统有着不同特点的传统教育文化性基础,它是谋划我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珍视的思想资源与文化特性。随着国际社会政治日益复杂、经济情势动荡、科技发展迅速,

4、未来社会将充满着不肯定性。教育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以外,必须要让年轻学生具有扎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品格与价值观,这才是他们迎接未来挑战所需的关键准备。“立德树人”作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期中国人的教育任务和目标,需要的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厚重的德行养成、美德教化为历史根基,延承至面向未来的社会和全球挑战。这也是延续“文化自信”的1种“教育自信”的基础。这既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面对未来世界的依托。第3,“立德树人”兼具价值性与教育性。事实证明,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指点,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和个人利益的工具;没有价值观的教育,极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材”。2000年以后华尔街接连

5、爆出的财务丑闻就使得美国各个著名大学都在反思与警省教育在培养学生(特别是精英学生)价值观上出现的问题。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2016年哈佛大学毕业仪式讲话中就明确提出,大学教育应当承当塑造学生品格与价值的任务,而不单单是帮助他们的智力与职业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性则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1,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甚么人的本质规定。它超出传统智育与德育的2元辨别,将德育置于教育的灵魂、统率地位。改变“只教不育”的毛病做法,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个体习性、人格品质、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立德树人”的教育性还体现在排除教

6、育的短时间性、工具性与功利性,明确以“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整体观,以长远的格局强调教育的育化式发展。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学生长时间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短视功利的教育不过是将教育当作社会分层的挑选工具,那是“筛人选材”;而立德树人的教育提倡以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耐心来成绩每个人,不放弃任何1个人,是真实的“树人成材”。在这个兼具本土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未来性、价值性与教育性的“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之下,我们必须苏醒地认识到,成长在互联网时期的80后、90后、00后、10后,也就是构成未来20年中国教育主体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青年群体,他们受教育进程

7、中的成长环境、物资条件、消费环境、观念冲击、全球视野与体验、时期性机遇与挫折都与50后、60后、70后有着鲜明的差异。年轻人群体的“亚文化”,即他们的信心、认知、文化、爱好、沟通方式特点等是未来“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直接而又最有挑战性的“时期环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要重视这类时期与对象的新特点,用创新的思惟开辟教育的创新,培养新1代的中国人“有良心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德树人内涵是甚么最新摘 要:“立德树人”是大學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材培养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立德树人”具有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导向作用,提升大

8、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中国伟大事业发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立德树人;科学内涵;现实意义首次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现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期命题。_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这1命题深入揭露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望,也是对教师育人树人的殷切期盼。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世界1流大学,必须牢牢捉住全面提高人材素质这个核心点。高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战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展开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9、义,我们应当遵守着正确的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立德树人”理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1、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立德”为我国古代“3不朽”之首。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这3不朽中把“立德”摆在第1位。“立德树人”是对古代“3立”价值观,即“立德、立功、立言”的继承与发扬。“1年之计,莫如树谷;10年之计,莫如树木;毕生之计,莫如树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心识,时期是思想的先导,新时期新情势,“立甚么样的德,如何立德,树甚么样的人和如何树人”在新时期有着丰富的内涵。(1)立德树人的现实根据和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的发展,人们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产生了种种道德困惑乃至道德迷失,由此引发的社会失范行动使得人们对学校德育产生质疑。校园欺凌事件影射出的人性卑劣,屡禁不止的校园裸贷风波,缕缕不绝的高校自杀事件,这些时期之殇,无不刺痛着家长、教师的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渠道主平台。但是学校教育出现的培养考试机器的现实和培养人的理论呼吁之间的矛盾,学生综合素质与时期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让国家反思甚么是教育的根本,甚么是教育改革的方向。终究在上,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

11、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我国进入新时期,开启了新征程,教育事业迎来了革新的新时期,进入了内部精装修阶段。如果说之前的教育更多在宏观上进行体制改革、提升办学条件等方面下工夫,为教育发展打下了外部基础。新时期教育的核心则应聚焦在培养人的素质上,更重视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_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回答了“高校培养甚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新情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立德树人的指点

12、思想。(2)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确立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材。“立德”强调的是道德养成,“树人”强调的是能力培养。“立德”是“树人”的条件,“树人”是“立德”的目标。立德令人成人,树人令人成才,培养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立德树人”这1说法的内涵中不止阐释了“如何教育”的问题,更明确了其”将成人放在成才之前,将为人放在为学之先,将重点放在培养“人”之上”的教育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但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融入到专业课堂教育当中,而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全面型、复合型人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育人为本、

13、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1步深化,更是对高校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进1步提升。只有将大学生教育成有理想,有信心,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寻求。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教育对1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1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培养甚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立德树人”恰恰做出了最为恳切的回答。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新时期新情

14、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中国事业的深远意义。(1)有益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鼓励人、引导人、成绩人的1种内在动力,是鼓舞人心、凝聚气力、激起斗志的1面旗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心和实际的行动规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立德树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核心价值体系为粘合剂,构成1种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把每位高校大学生会聚成集,使大学生的归属感与使命感由心而生,潜意识中构成1种对家庭对学校订社会对祖国的酷爱与保护的向心力。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想政治

15、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正是根据高校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与学生本身身心发展规律来引导广大学生寻求“止于至善”这1最高境地。现代大学的教育本质,是重视做人教育,育人为本,把德育摆在高校宣扬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立德树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引领在校大学生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品性,授教于其立身之本,即为学会做人之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益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动规范的引领导向作用,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2)有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程命运。国务院关于进1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10分宝贵的人材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材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雄伟目标,确保中国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份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心模糊、道德理念失范、價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和现象。把“立德树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益于引导当代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