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在** 文档编号:142915437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保植检站2020全年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保植检站2020年工作总结2020上半年,我县的植保植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植保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惠农、产业强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服务现代农业的中心工作,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为抓手,强化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防控,开展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监管,试点农药包装废物回收,最大限度减少了病虫害及植物疫情造成的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和农药面源污染,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一、农业有害生物发生

2、防治概况1、主要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概况上半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属偏重发生,水稻病虫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其中纹枯病早稻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稻瘟病中等发生、稻曲病轻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偏轻发生,早稻病虫发生面积45.6万亩次,防治面积64.3万亩次。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有部分发生,发生面积50亩,防控面积200亩。上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1期,印发防病灭虫单19.3万份。2、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防控概况今年我县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红火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该病在我县已常年发生,但近几年来持续轻发;红火蚁今年发生面积约1600亩,主要分布在新城区芙蓉广场

3、东入口、县行政大楼东边绿化带、县人民医院新址与东方星城交汇处至锦江桥绿化带,敖山镇敖背村、芦洲乡新桥村(武吉高速xx出口处附近)、野市乡明星村(昌栗高速xx东出口处)、泗溪镇张家村(昌栗高速xx东服务区)、翰堂镇中楼村及塔下乡田背村,目前已经对红火蚁疫情进行了第一次防控,防控面积1600亩。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1、围绕中心,搞好了病虫害大面积防控。主要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会议发动。先后召开了全县植保植检工作会议、早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会议、早稻保苗、保穗工作会议和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部署会,对全年各关键时期的病虫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二是文件促动。分别下发了2020年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

4、方案、2020年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安全用药指南、xx县红火蚁疫情普查与防控方案、等有关文件,对病虫防控工作进行促动。三是责任驱动。按照乡镇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了乡镇主管领导行政负责和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负责的责任机制,并严抓责任落实。四是督导推动。按照早稻督查的督导分组,对各乡镇进行分片包干负责,通过专项督查和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2、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把“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作为植保工作的重点,并制定了2020年xx县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把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作为重要抓手,通过项目推动,创新机制

5、,强化监督等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人员专业化、装备现代化和服务全程化水平,依托病虫专业防治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依据病虫发生实况与农业植保部门的防治意见统一防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全县推广使用高效植保器械应用技术,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防止“跑、冒、漏、滴”现象,减少农药用量,改进施药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48家,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5台,植保无人机41架,有专业机手498人,防治面积达26.73

6、万亩,统防统治作业区51个,其中机防区25个,实现了全县乡镇全覆盖,在服务本县的基础上同时对邻县提供了统防统治服务,实现跨区作业的劳务输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做好了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泗溪镇曾家村和锦江镇新华村建立了2个核心示范区,共安装195只太阳能杀虫灯,4450个诱捕器,在示范区推广非化学防治技术(即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和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色板诱杀等“三生三诱”技术)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产品农药残留,辐射带动面积5万亩。3、多措并举,狠抓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一是强化检疫源头控制。组织县站全体专职检疫员,对全县水稻

7、种子代理商进行了全面检查。出检人员29人次,从源头控制市场检疫检查。二是狠抓疫情防控。今年我县主要将稻水象甲、扶桑绵粉蚧、柑桔溃疡病、木虱、红火蚁、豚草等列为检疫重点对象,我们分阶段、分地理、分人员进行了大面积普查,出动车辆12次,出动人数130余人次,复查植物种类20类,普查面积达3.26万亩次。经过普查,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红火蚁在我县有发生,准确掌握了疫情分布并开展了防控,红火蚁已进行了第一次防控,防控面积1800亩,目前防效良好。三是开展检疫宣传。广泛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通过结合种子市场检疫,对主要种子经销店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材料,共散发宣传单页3000余份,张贴宣传画200余张

8、,提高了检疫相对人的植物检疫法制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是规范疫情处置。按农业植物疫情处置流程,严格规范植物疫情处置,按照规范进行网上填报处置。五是严格检疫签证。严把检疫关,全程电脑联网操作,严防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4、净化源头,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按照农业部的规定,根据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限制使用农药严格实行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我站按照要求,对农药经营店的防护措施、经营电子台账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农药经营店105家,通过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的监管,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等农作物的生产,分期分批对高毒农药采取禁限

9、用措施。5、强化基础,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化。一是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进一步强化病虫基础数据采集,加大调查范围和频度,同时组织各乡镇植保技术人员进行病虫情况会商,短期预报准确率超过95%、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超过85%。二是严格执行病虫情况报送制度。层层建立了病虫信息周报、突发病虫随时报送等制度。三是强化病虫信息发布。通过电视预报、微信平台、病虫防治情报单、12316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病虫信息进村率100%、入户率95%以上,时效性进一步提高,目前共印发病虫情报11期共计19万余份。四是创新提升测报手段。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了田间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

10、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监测预警现代化装备水平,实现自动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智能化处理、可视化预报。大大提升了测报智能化、网络化及时效性、准确率。6、创新发展,狠抓试验项目实施。我县积极配合完成省植保植检局、省农科院、江西农大等有关单位开展试验项目实施,主要开展了二化螟抗药性田间监测试验、二化螟活虫送南京农大进行抗药测定工作、不同药剂对二化螟防控试验、不同喷雾器械对农药利用率的影响、水稻主要病虫害自然为害损失与防治效益评估试验、农药面源污染取样检测和水稻农药利用率测试等相关试验工作。7、打造试点,强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按照宜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土壤污染防治专业

11、委员会关于印发宜春市土壤污染防治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宜环土委办字202017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分别在泗溪曾家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芦洲儒里村建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示范点,严格按照流程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探索出了“群众参与、有偿回收、集中处理”的工作模式,同时积极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扶贫工作挂钩,鼓励贫困户参与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在有偿回收的基础给与一定补助,助力脱贫攻坚。截止目前,我县今年已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2.1吨。三、下半年工作打算1、抓好病虫测报防治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继续做好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监测,指导病虫防治工作。坚持传统测报手段与新型测报方式双管齐下,提升测报准确度。做到按照病虫发生情况精准施药。2、抓好项目建设助力农药零增长。继续抓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示范,积极推广高效新型机械、理化诱空、生物农药、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措施,同时结合植保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好三个乡镇监测点。多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农药零增长。 3、抓好植物检疫工作保证生态安全。继续做好植物检疫工作,重点对水稻种子进行检疫,对红火蚁进行秋季第二次防控,同时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检查,确保我县的农业生产生态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