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2913491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2)了解扩散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4)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并能解释相关现象。(5)经历探究分子的模型、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的过程。(6)体会抽象思维及类比方法的应用。(7)养成乐于从生活中的可直观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事实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教学难点:分子的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教学用具热水、冷水、烧杯、墨水、量身、黄豆、小米、

2、水、酒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情境引入】花园香气怡人.mp4。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情境引入】东坡肉香气四溢.mp4。教师口述:当我们走进花园时,会闻到花香。在吃饭时,会闻到食物的味道。这是为什么?讲授新课一、 物质的构成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研究发现,将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了。人们将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例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 m,氢气分子的直径约为2.310-10 m。教师活动:设问100 mL

3、的酒精与100 mL的清水混合后,其体积为多少?教师活动:演示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实验。将100 mL的酒精与100 mL的清水混合,搅拌。然后测量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应有实现现象: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小于200 mL。教师活动: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隙。教师活动:用绿豆和小米演示分子间存在间隙。将100 mL的黄豆和小米混合,然后测量混合后的总的体积。应有实现现象:黄豆和小米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 mL。用黄豆与小米相混合的实现现象来猜想水和酒精混合后分子间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类比法。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分子间存在间隙.mp4。二、分子热运动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气体的扩散.mp4

4、。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教师活动:解释人们可以闻到花香、菜香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够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的有香味的分子进入到了我们鼻子的缘故。教师设问:为什么菜热时我们更容易闻到香味?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扩散快慢跟温度的关系.mp4。教师活动:总结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分子引力实验.mp4、分子间存在引力.mp4。教师活动:总结以上两个视频中有关分子引力的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教师设问:既然分子之间有引力、有间隙,那么是不是所有的

5、物质都很容易被压缩?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所提的问题。教师活动:理答。分子之间不仅存在着引力,而且还存在着斥力。人们将关于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教师活动:播放交互动画探究不同物态下的分子状态。教师活动:讲解不同物态下的分子状况。固体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 m。它们有规律地排在一起,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固定位置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大,液体分子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气体分子问的距离为液体分子间距离的十倍以上,气体分子能自由地在空间到处运动,并充满它所能到达的全部空间。因而气体

6、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典题剖析例1 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本题答案为B。例2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7、“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答案:D解析: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A不符合题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综上,本题答案为D。例3 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尘土飞扬B.百花飘香C.烟雾缭绕D.余音绕梁答案:B解析: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不符合题意;百花飘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B符合题意;烟雾缭绕是烟雾微粒在随热空气的流动而运动,属于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余音绕梁”是指声音遇到“梁”、“墙”等障碍物反射回来,是回声现象,D不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课堂小结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