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2913480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内能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热量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分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教学用具铁丝、带活塞的厚玻璃筒、带塞子的烧瓶、打气筒、水、硝化棉、多媒体课件等。相关资源【情境引入】金属切削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视频资源、【教学实验】压缩空气做功视频资源、【教学实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视频资源、【知识解析】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视频资源、【知识解析】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视频资源、【知识探究】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h5资源、【活动设计】探究暖水瓶的保温原理图片资源、【知识解析】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辨析图片资

2、源、【知识解析】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辨析图片资源、饮料加冰块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图片资源、暖风机通过对流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图片资源、晒被子时通过热辐射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片资源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堂引入】金属切削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此图为金属切削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视频资源截图)切削金属时,有火星迸出。这表明金属的温度升高了,即金属的内能增加了。你知道这个过程中内能是怎么增加的吗?讲授新课【活动设计】一根粗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用很多的方法:用火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用手捂;在地上摩擦;用锤子不断敲击;反复弯折

3、你能将这些方法分类吗?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用火烧,太阳晒,用手捂这三个方法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用手搓,在地上摩擦,用锤敲,反复弯折这四种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的过程,都伴随着运动做功。教师指出,前三种方法我们称为热传递。1热传递改变内能相互接触的物体存在温度差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直到没有温度差,这个过程叫热传递。(1)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2)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3)热传递的本质: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热量(1

4、)定义:在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2)单位:焦耳(J)。(3)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4)热量反映的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等词描述。(5)热传递中转移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播放图片饮料加冰块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暖风机通过对流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晒被子时通过热辐射改变物体的内能。饮料加冰块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暖风机通过对流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是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晒被子时通过热辐射改变物体的内能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传导、对流、辐射是热传递的3种方式。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5、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热传导时,物体内各部分的物质不发生移动;对流时,物体内各部分物质之间会流动,对流主要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中;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如太阳的光和热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的。比如,用铁锅炒菜,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菜加热的。暖风机是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到整个房间的。晒被子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增加被子的内能的。【活动设计】探究暖水瓶的保温原理。请同学们分别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分析暖水瓶的保温原理。3做功改变内能在使铁丝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用手搓、在地上摩擦、用锤敲、反复弯折这四种方法使铁丝温度升高的过程,都伴随着对铁丝的做功,因此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

6、体的内能。【教学实验】压缩空气做功。(此图为压缩空气做功视频资源截图)棉花燃烧起来,是因为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燃点,可见,是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棉花燃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空气的内能。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教学实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视频资源。(此图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视频资源截图)在玻璃瓶内放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出现白雾,这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7、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温度会降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有何区别?教师提问:手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大,你能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光凭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不能判断出是哪种方法改变了手的内能,可能是暖水袋和手之间的热传递,也可能是搓手做功改变的手的内能。可见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能量的转换形式不同。做功一般会发生其他形式的能(一般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转换,而热传递只是内能的转移。其次,发生

8、的条件不同。热传递只能从高低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要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必定要发生力的作用,并且这个力还要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再次,方式方法不同。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有力的作用,且这个力还要做功。如锻打生热、摩擦生热均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导、对流、热辐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热传导时,物体内各部分的物质不发生移动;对流时,物体内各部分物质之间会流动,对流主要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中;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如太阳的光和热就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的。比如,用铁锅

9、炒菜,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菜加热的。暖风机是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到整个房间的。晒被子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增加被子的内能的。【知识探究】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h5资源(此图为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h5资源截图)典型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互搓一会儿就暖和了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D盛夏在烈日之下的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A、B选项都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的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B错;选项则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D错;选项是通过火箭内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内能做功,C对。答案:C例2 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高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解析: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B、C错;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故D正确。答案:D。课堂小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有3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