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13148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学学者、派别介绍俞平伯俞平伯(19001990)著名红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一级研究员。邓绍基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以字行。浙江德清人。曾祖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6岁入家塾读书。1915年入苏州平江中学求读。同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受1917年陈独秀、胡适发难“文学革命”的影响,1918年开始发表新诗,并加入“新潮”社。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积极投身于运动。同年于北京大学毕业。自1920年起,先后任教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大学。1945年加入九三学社。全国解放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曾为校务委员会委员。1953年调入中国社会

2、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研究员。俞平伯是“五四”以来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著名人物之一。作为一位作家,他的诗歌与散文卓有成就;作为一位学者,他博学宏通,著作等身。俞平伯的古典文学研究活动,和他的创作活动一样,都是在当时时代潮流影响下开始的。他自1921年开始研究红楼梦,就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些领导人物为了提倡白话文学,为了反对传统的文学偏见,把小说、戏曲提到文学正宗地位并加以推荐和颂扬有关;他于1923年在上海大学讲授诗经,从而开始作诗经的研究,也同当时批评传统经学偶像的文化风气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孔家店”,也就必然要清算同传统文学观点密切相关

3、的前代儒家对诗经的研究,尤其要批评对传统文学观点影响极大的毛诗序。因此,20年代初期出现的诗经研究“热”,正是“五四”文化批判精神的延续。俞平伯读诗札记中对字义训诂与引申持严格的态度。他还把当时释诗中出现的训诂、考辨上的偏执与武断同当时“疑古运动”的特点联系起来考察。俞平伯认为疑古运动作为“一种新的反动”,“又很容易矫枉过正”,所以他认为应当力戒片面和极端。从俞平伯的诗经研究文章,我们既可发现它们具有“五四”文化批判精神,又可见到一种科学的治学态度,这两者都是十分可贵的,因为它们既与当时专以国故为纯金的守旧观点划清了界限,也与只视国粹为败絮的虚无观点划清了界限。俞平伯早年在大学开设“词课”,1

4、924年就开始发表论说诗词的文章,30年代出版读词偶得,40年代出版清真词释,到50年代末期选注唐宋词。在词学研究,尤其在词学的“批评之学”方面,卓有功绩。词学发端于宋,清代大盛。俞平伯对前代词学著作有吸收、有借鉴,他与前代词学家的最大不同是始终坚持词的本体批评。王国维写于清末的人间词话正是清代词学中的“批评之学”的代表作。而俞平伯则是继王国维之后,在词学批评上有着重要建树的词学家。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上的成果很多,举凡考证、校订和批评,都有涉及,他的论著使他无愧于蜚声中外的“红学”家。从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来看,他在20年代刊布的红楼梦辨尤是十分重要的著作。“五四”以来的学人大抵把胡适、俞平伯视为

5、新红学的代表人物。由于新红学的特点是考证,因而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当然也涉及红楼梦思想内容的评论,但那不是主要的。如果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主要集中在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世、家世等)的考证问题上,那末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则是主要集中在文本本身的考证上。即使胡适那篇文章也涉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非一人所作问题,但与俞平伯的论说角度不同,当时刘大杰在致俞平伯的信中就认为:“胡适之先生是从外面书上的考证,先生是从内容的研究,证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决不是一个人做的”。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中举出大量内证并结合外证,考定后四十回确非曹雪芹原作,从而构成信说。书中还举出前八十回的内证来考

6、索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内容,同时根据戚蓼生序本中的批语,考索另一个续本的内容,后来随着脂砚斋重评本的发现,证明俞平伯所考非是另一个续本而是曹雪芹原本的内容,因此实际上也就是钩沉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来所说的红楼梦探佚学的基础。红楼梦辨又是红楼梦版本学的开端著作之一。1954年俞平伯在受到政治上的不公正待遇之后,继续坚持红楼梦的研究,完成了红楼梦流传史上第一部参汇几种早期脂评本的校本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他又对红楼梦版本发表了许多精当的见解。他还对红楼梦的文学、艺术成就,作了很多有独到见解的论说。作为新红学的奠基人之一的俞平伯,与胡适有一个重大不同,那就是他不像胡适那样,把文学研究中的考证方

7、法绝对化。胡适在考证曹雪芹的身世和家世后,得出了一个“自叙传”说。俞平伯在红楼梦辨中也曾有过“自叙传”的说法,但在红楼梦辨出版后的第3年,即1925年,俞平伯发表红楼梦辨的修正一文,修正了“自叙传说”。当时胡适把他在小说研究中应用考证方法,不仅说之为“科学的方法”,“历史的方法”,而且几乎翊之为惟一正确的方法。俞平伯则不然,他说:“历史的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使精当极了,但所研究的对象既非历史或科学,则岂非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毛病。”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指出文学研究中可以应用考证方法,但文学作品既然不是历史著作或科学论文,考证的方法的施用也就有限了。如果夸大其词,走向极端,纯以“考据癖”来读红楼梦这部

8、“不可磨灭的杰构”,那么,很可能同“猜谜法”一样,使人“觉得可怜而可笑”。为此,他还希望胡适不要完全依赖“呆的方法和证据”,要用文学批评的眼光来看红楼梦,也只有这样,才能“净扫”索隐派。这里所表现的俞平伯对文学本体论批评观念的坚持,同他在诗词研究中坚持文学本体论是一致的。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新浪网友:慧远俞平伯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如:对新诗、散文、古典诗、词曲以及小说红楼梦等都有深湛的研究。这里就说一说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俞平伯开始对小说红楼梦感兴趣是在1920年,那时他正赴英国留学,在欧行海轮上与他的同学傅斯年同船,为了解决漫长的海天途中之寂寞,他们两人就读红楼梦,谈论

9、红楼梦,遂对此书有深一层的了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的兴味。直到1921年,俞平伯由欧洲回到北京,那时胡适之先生正发表他的红楼梦考证,顾颉刚先生亦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因此,引起俞平伯对红楼梦研究的兴趣。顾颉刚那时常去京师图书馆查找有关红楼梦的资料,俞平伯就常到顾寓探询找到的材料,他们以此进行讨论和研究。后来顾颉刚回南方去了,他们二人就以通信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往来书信极多,他们对红楼梦讨论越多,越发现新的问题,于是对此就更感兴趣。在那一个暑假里,他把通信讨论红楼梦作为一个课题,兴致极高。俞平伯曾提议,拟与顾颉刚合办一个研究红楼梦的月刊。这一设想虽然好,但学校开学后,他们各有各的职务,此议遂未能实现。后

10、来俞平伯拟在通信的基础上整理撰写一本辨证红楼梦的书,希望能与顾颉刚合作,但是顾颉刚太忙,而俞平伯那时正准备去美国考察教育,在出国之前他可以有些空闲。因此,顾颉刚就劝俞平伯将这事独自担任起来。于是俞平伯就开始起草。他觉得在红楼梦问世以来,程伟元、高鹗的一百二十回本流传了一百多年,人们大都以为红楼梦的原貌就是如此。他的曾祖俞曲园先生早在曲园杂纂第三十八卷小浮梅闲语中就曾提出怀疑说:“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高鹗)所补。”但他只提出了一个例证,即在后四十回中提到科举试题有五言八韵诗,这应是在曹雪芹之后的事。俞平伯就从红楼梦书中进行考证。在1922年夏初,他就完成了全稿,共三卷,十七篇,名曰红楼梦辨。

11、顾颉刚为之写序,于1923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此书经过俞平伯的辛勤考证,细心体味,认真分析,辨明红楼梦原书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不但本文是续补,即回目亦断非固有。从而把红学研究推上一个新阶段。如现代评论中有人说:“续书说的提出和论定,无异空谷足音,震动了当时的红学界。”新红学去掉了红学中的那种牵强的附会和虚实的猜测。因此,人们称俞平伯为“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虽然如此,俞平伯也从不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对他自己文章内的不足之处,经常推敲,随时给以纠正。如红楼梦辨出版不久,他就发现了自己的若干错误。这些错误有的是本来的,有的是因发现新材料而证明的。他在修正红楼梦辨的

12、一个楔子一文末尾说:“破笤帚可以掷在壁角落里完事。文字流布人间的,其掷却不如此的容易,奈何!”1925年2月他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九期上发表了文章红楼梦辨的修正,指出红楼梦辨一书首先要修正的是:“红楼梦为作者的自叙传这一句话。”和“不曾确定自叙传与自叙传的文学的区别。”他认为:“说红楼梦是自叙传的文学或小说则可,说就是作者的自传或小史则不可。”1950年他借到了脂砚斋庚辰评本石头记对曹雪芹的创作心理过程,逐渐弄明白了,于是就将红楼梦辨修正后于1952年由棠棣出版社重新付刊,更名红楼梦研究,这书出版后很受读者欢迎。1952年俞平伯担任了红楼梦八十回本的校勘工作。为什么要校勘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他在序

13、言中说:怎样整理红楼梦?为什么要整理八十回本系统的红楼梦?红楼梦过去很凌乱吗?这一点首先需要说明,原来程、高的一百二十回有两种工作,(一)补充后四十回。(二)连着前书把八十回整理了一遍。程、高既把前八十回给修改了,这样一来,表面上比较完整,然而就保存曹著本来面目一方面来说,就成了缺点了。用八十回本正式流通,在清代可以说没有,直到1911年左右才出现了有正书局石印戚序本,它又不是根据原本影印,只抄写了后重印,自不免抄错妄改,原本听说后来被烧了。以后虽陆续发现三个脂砚斋评本,也都出于过录,而且是残缺讹乱的。一言以蔽之,曹雪芹所著八十回从作者身后直到今天,始终没有经过好好的整理。于是,俞平伯收集各种

14、版本的红楼梦开始着手整理、校勘。他的目的是(一)尽可能接近曹著的本来面目。(二)希望这个本子比较完整可读,不要讹字满篇,断烂残缺。以便读者阅读。除此他还写了一本数十万字的“校字记”,供读者研究参考。这一校勘工作是相当复杂而艰巨的。在他认真的研究,仔细的校勘下,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于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他对这部古典名著研究作出的又一大贡献。俞平伯对红楼梦原稿的考证和佚稿的钩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把有关版本的历史、演变、特征的研究和红楼梦内容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体现了严谨治学精神和不畏艰辛的工作态度。1986年11月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三联书店邀请俞平伯赴港讲学。他在香港做了

15、题为索隐与自传说闲评的演讲。来听讲的人士很多,虽一再将会场扩大,仍不够用只好增辟闭路电视转播,会后还有来访座谈。俞平伯指出:“红楼梦说到底始终都是一部小说,而小说的特质就是虚构,事事照实说,就不成其为小说了。因此,书中虚虚实实,即使起曹雪芹于地下,也是说不清楚的了。”以上一段,话虽不长,却非常深刻。1988年3月俞平伯论红楼梦全二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此书为俞平伯数十年红楼梦研究之集大成。俞平伯晚年仍想写些研究红楼梦的文章,他曾和家里人说,想写关于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章。可是那时他已年过90,身体日衰,力不从心了,但他还是念念不忘对红楼梦的研究。俞平伯论红楼梦俞平伯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