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09115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有人做过统计,正常人9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阅读,在信息量飞速增长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正是成功者的重要品质。新课程标准把语文阅读训练列为重头戏,对初中阶段共提出了15项要求。而且新大纲对学生的评估中侧重于:“阅读的量,自学的能力”,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见在新形势下,阅读担重戏,能力唱主角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大纲中提出的“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无疑是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希望于“读”的积累。但就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生情况来看,落实好这一要求有较大困难。从笔者

2、从教十多年的经历来看,总觉得学好语文当从养成好习惯开始,同样,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也是因为首先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长远的发展着想,首先应抓好阅读习惯。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学习,可塑性较强,如果从初一开始就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一旦形成,将会使其享用终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笔者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内,课外阅读方面如何培养好习惯,提出一些想法:一、课内是阅读训练的基石和保障习惯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特征,并非“一日之寒”,因此,在培养学生

3、习惯方面任重而道远。每接受初一一个新班,作为教师都应有一个三年计划,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我首先是把课堂作为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封闭的,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缺乏,教师过分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文学修养和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理解作品。因此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成了他们惯用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如: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往往等不得学生思考,一提问一两个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就干脆自己报答案。这样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新课程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

4、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形成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面对初一新生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总在开头花几节课“推销”自己上课的一些主张,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我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他们都乐于阅读,都善于阅读。这种开放式的阅读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阅读成了学生愉悦的事,课堂上气氛活跃、轻松、和谐,学生都能大胆质疑、各抒己见,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2、培养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阅

5、读兴趣被激发起来。这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要求,其中学会查工具书及资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应告诉学生,字典等工具书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平时要多向他们请教,初一学生要求他们人手一本字典,平时遇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求他们能借助字典自行解决。教师经常督促检查,使之真正收到实效,渐渐学生也养成了习惯,在初一第一学期我们还举行了两次查字典比赛,学生劲头普遍较高,相信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查找资料教师主要是引导他们学会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资料,往往在课前或课后教师给定范围,明确要求,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这样有助于课文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诱导学生养成这种阅读

6、的好习惯。3、教给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意义重大。阅读的方法很多,如朗读、默读、复述、精读、略读、浏览、品读、点评等,针对初一学生实际,我重点训练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初一新教材所选的一些名家精品,便于初一学生阅读、欣赏,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要求学生逐章逐节、逐字逐句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要求从语言到内容都必须全面把握,深入理解文章。课堂教学中练习精读可以积累阅读经验,养成深入阅读的好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语言材料,为略读打下基础。而略读关键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学会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

7、精读和略读应兼容并蓄,都是学生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二、课外是阅读训练的拓展和延伸在课内教师如此苦心经营,但学生所得毕竟有限,因此在立足课内的同时,还应重点落实好课外 的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延伸和补充,课内课外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针对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情况,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小学时普遍没有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于考试不能立竿见影,于长期发展十分有效的课外书。笔者曾经做过问卷调查,85%以上的同学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家中有藏书的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一实际,在积极有效地

8、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又大张旗鼓地实施起课外阅读训练这一工程: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首先我不断地提醒学生:教科书要读,教科书以外的名著名篇也要读。并不失时机地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了课文荒岛余生就推荐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学了纸船就推荐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另外在班级中建起了图书角,取名叫“爱书吧”,从图书馆和学生中收集一些课外书,由专人负责,向学生开放,教师在开学初选定适合初一学生的读物,将书目印给全班学生,还开设了讲座,使初一学生在新学年一开始,就明确为什么读及读什么。笔者认为,课外阅读训练首先应予以规范,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学生往往只凭兴趣阅读,随意性较大,而现在图书

9、市场难免鱼龙混杂,中学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某些格调不高,品位低俗的书籍反而有害于青少年的身心,导致阅读的盲目浪费。所以需要适时进行干预。钱理群说:在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经典领域,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当然教师推荐以名著为主外,还常推荐一些时文、传记,科普读物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些报刊杂志。经过组织和宣传,班级中已基本形成读书的氛围,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而且阅读有品位,上档次。2、教给科学的自读方法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言或作者,编著的前言,知道全面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天日,而且真能看完,是好习

10、惯。有了不解之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好习惯往往和好方法是相联的,有了读书的好方法,才能有好习惯,才会有读书的高效率。教师规定了阅读的量,提出了阅读要求后,还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比如在阅读中先要求做到认真,次才求速度,有效阅读不仅用眼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又比如要学会“定书”和“定时”的读书方法,定书即养成选一本书读完一本书的习惯,切不可半途而废;定时即针对自己学习实际,选定读书时间,然后必须严格执行。另外还要求学生阅读应注重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积累往往可以通过剪贴、做卡片,

11、写读书笔记等方法。这些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教给学生,如我常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列宁的奇特读书法,鲁迅的四到读书法等等。“习惯成自然”,当方法与习惯融为一体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形成了。3、开展有助于阅读的活动在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班级还常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为学生课外阅读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定期的,如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欣赏课”,利用课堂时间,学生组成阅读小组,让他们走进阅览室,阅读、交流。班级中学生人手一本阅读摘录本,每个学生都取了精彩的名字,规定两周上交一次进行检查、展评,给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还有

12、一种活动是不定期的,如我们组织过“诗歌朗诵会”,“爱的教育故事会”,“阅读小组手抄报评比”,“精品剪贴展示”,“我喜爱的一本书”等活动。活动的开展活跃了阅读气氛,更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致。阅读,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阅读教学从初一抓起有人做过统计,正常人9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阅读,在信息量飞速增长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一个人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正是成功者的重要品质。新课程标准把语文阅读训练列为重头戏,对初中阶段共提出了15项要求。而且新大纲对学生的评估中侧重于:“阅读的量,自学的能力”,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见在新形势下,阅读担重戏,能

13、力唱主角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大纲中提出的“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无疑是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希望于“读”的积累。但就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生情况来看,落实好这一要求有较大困难。从笔者从教十多年的经历来看,总觉得学好语文当从养成好习惯开始,同样,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也是因为首先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长远的发展着想,首先应抓好阅读习惯。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学习,可塑性较强,如果从初一开始就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一旦形成,将会使其享用终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良好习惯的

14、形成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笔者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内,课外阅读方面如何培养好习惯,提出一些想法:一、课内是阅读训练的基石和保障习惯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心理特征,并非“一日之寒”,因此,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任重而道远。每接受初一一个新班,作为教师都应有一个三年计划,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我首先是把课堂作为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封闭的,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缺乏,教师过分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文学修养和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理解作品。因此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成了他们惯用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如: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

15、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往往等不得学生思考,一提问一两个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就干脆自己报答案。这样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新课程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形成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面对初一新生一张张稚气的面孔,我总在开头花几节课“推销”自己上课的一些主张,鼓励大家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我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他们都乐于阅读,都

16、善于阅读。这种开放式的阅读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阅读成了学生愉悦的事,课堂上气氛活跃、轻松、和谐,学生都能大胆质疑、各抒己见,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2、培养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这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要求,其中学会查工具书及资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应告诉学生,字典等工具书是不开口的老师,我们平时要多向他们请教,初一学生要求他们人手一本字典,平时遇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求他们能借助字典自行解决。教师经常督促检查,使之真正收到实效,渐渐学生也养成了习惯,在初一第一学期我们还举行了两次查字典比赛,学生劲头普遍较高,相信这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查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