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905711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复习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一章1、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 生物的基本特征:身体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需要摄入营养,进行呼吸与排泄,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的现象,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4、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5、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6、 显微镜的种类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7、 显微镜的使用p11128、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第二单元 第二章1、 环境: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2、 非生物因素

2、: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环境因素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3、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形态结构:拟态、保护色、警戒色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理行为:冬眠、迁徙、树木在秋天落叶、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层第三章1、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 非生物成分:生物之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与能量,包括阳光、空气、 水、土壤、温度等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生物成分 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 物再

3、利用3、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4、 生态系统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5、 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海洋6、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7、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8、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上层9、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10、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阳光、水、空气、营养物质第三单元 第四章1、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之前,植物放在黑暗处24h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 淀粉遇碘变蓝 光

4、3、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4、 光合作用的变化:1)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变,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5、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里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6、 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照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7、 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8、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养料9、 “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10、 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11、 微量元素:需求量很小,但不可缺少 如:铁、硼12、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

5、器官:根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13、 根尖的结构(由下至上):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4、 根毛集中生长在成熟区,作用:增大根的表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15、 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16、根尖吸水过程:根毛细胞 表皮内各层细胞 进入导管并向上运输 第五章 有机物:能够燃烧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1、营养物质 无机物:不能燃烧 无机盐 水分2、 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3、 同体积的脂肪比水轻,因此油脂能漂浮在水面上4、 含糖类多的食物:谷类 面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蛋豆

6、鱼肉类 奶类 含水分、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果蔬类5、 营养物质的作用:建造我们的身体 提供能量 维持生命和健康6、 水在人体内的含量最多,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调节体温、参与各项生命活动7、 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8、 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糖类 此外,蛋白质和脂肪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9、 无机盐和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产生能量且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无机盐和大部分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10、 全天热量分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11、 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 含量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12、 膳食纤维的作用:1、促

7、进肠道蠕动,使肠道内有害物质迅速排出,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2、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3、可消除饥饿感,又不会增加体重,有利于保持正常体形13、 维生素A不足,夜盲症 维生素C不足,坏血病 14、 消化作用:分子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15、 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16、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6、 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除胆汁(肝脏分泌)外,其他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17、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1

8、、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2、小肠绒毛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管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适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 3、内含多种消化腺的开口,多种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18、 淀粉:初始消化部位:口腔 消化产物:葡萄糖蛋白质:初始消化部位:胃 消化产物:氨基酸脂肪:初始消化部位:小肠 消化产物:甘油、脂肪酸第六章1、 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2、 书写食物链的注意点: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生物排在后面,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生物3、 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食物链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9、这两个成分4、 根据动物所吃食物的不同,可将动物分成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5、 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叫生物防治6、 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7、 在食物链(网)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8、 能量流动的特点:不能逆转、逐级递减第七章1、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2、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3、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ATP的物质中4、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5、 能量的主要表现形式:热能(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温) 光能(萤火虫) 电能(电鳗)6、 呼

10、吸系统 呼吸道: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肺:主要器官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7、 肺: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8、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的9、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升、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10、 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能从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 氧气 氧气11、肺泡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12、 肺活量是检测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第四单元 第8章 生

11、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见课本P4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质:有许多与细胞生命有关的细微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含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物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上) 3、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及两者区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不同点在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在细胞质中有一个或几个水泡状的液泡,大多数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有叶绿体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一般也没有液泡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

12、结构4、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两份,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在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并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就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前后代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5、 生物体组织的形成: 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第9章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基本组织: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基本组织:能够贮藏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 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2、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人体的基本结

13、构: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神经组织: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肌肉组织:主要具有收缩、舒张等作用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保护等作用 血液、骨组织、脂肪、肌腱、韧带4、 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5、单细胞生物:该生物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如: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等6、酵母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组成,可用于面包、馒头等的发酵7、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第五单元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1、鱼类(鲫鱼)的特征:体色: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保护色)、体型:纺锤形、 鳞片表面有黏液,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1对胸鳍和1对腹鳍可维持鱼体的平衡、 尾鳍控制鱼体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