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904258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地质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二节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地质,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 暂时流水是季节性、间歇性 流水,以大气降水为水源。 经常流水一年流水不断,水量随季节发生变化,但不干枯 无水。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形成最常见的第四纪沉积层。 本章掌握最常见的第四纪沉积层: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一. 暂时性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 淋滤作用及残积层( ):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向地下渗透时,将地表细小物 质和溶解物质带走,将粗粒物质或难溶物质 残留原地的过程。 残积层:残留在原地的松

2、散破碎物质。 特点:残留原地。破碎程度地表较大,向地下较小。成分与下伏基岩有关。松散、富水,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2. 洗刷作用及坡积层( ) 洗刷作用:坡面流水将山坡上风化物质带到坡脚平 缓处堆积的过程。 坡积层:在坡脚处形成新的沉积层。 特点:位于坡脚。有碎石和粘性土组成,成分为山坡上部物质,与下伏基岩无关。层理不明显。松散、富水。易沿原地面滑坡。,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3. 冲刷作用及洪积层( ): 冲刷作用:地表水向低洼沟槽汇集,水量渐大,侵蚀能力加强,向深处下切,使沟槽不断变宽的过程。,冲刷作用使地面进一步遭到破坏,形成冲沟。,集中暴雨或积雪骤然大量融化,

3、都会再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暂时流水,称为洪流。 洪流所携带的大量泥砂石块被搬运到一定距离后沉积下来,形成洪积层。,冲沟的治理以预防为主。 主要措施:调整地表水流、填平洼地、禁止滥伐树木、人工种植草皮等。 剧烈发展阶段的冲沟,从上部截断水源;在沟头、沟底和沟壁受冲刷处采取加固措施。 衰老阶段的冲沟,应大量种植草皮和多年生植物加固沟壁。,1、冲沟:先在低凹处将坡面土粒带走,冲蚀成,逐渐扩大成浅沟,进一步冲刷,就成为冲沟。 如果地表岩石或土比较疏松,地面坡度较陡,再加上地面缺少植物覆盖,则该地区极容易形成冲沟。 黄土地区比较符合易于形成冲沟的条件。,特点:沟口沉积,沉积物为沟谷上游汇水区的岩石种类

4、。松散、富水。扇顶颗粒大多为砾石、卵石;扇缘方向愈来愈细,初具分选性和层理,具有磨圆度。,洪积层(扇):平面: 纵剖面:,2、洪积层:洪流携带大量泥砂石块被搬运到一定距离后沉积下来形成的。,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二.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在整条河流上同时进行,相互影响。 在河流的不同段落上,三种作用进行的强度并不相同,常以某一方面作用为主。,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一、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1、侵蚀作用: 河流侵蚀作用的能力由水量和流速决定。以Q表示河水流量(米3秒),V为流速(米秒),则河水动能E由下式表示: 问题:同一河流上、中、下游那个河段动能大?

5、 上游坡度大,流速大; 下游水量大,但坡度小,流速低。 动能大,搬运力就大。 搬运力搬运量,则河流侵蚀作用; 搬运力搬运量,则河流沉积作用;,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按方向分为下蚀和侧蚀 下蚀切割河底,使河床变深。,河曲阶段,蛇曲及牛轭湖阶段,河曲阶段,蛇曲阶段,河曲阶段,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2. 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方式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 物理搬运的物质主要是泥砂石块。 化学搬运的物质是可溶解的盐类和胶体物质。,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化学搬运的距离最远,水中各种离子和胶体颗粒多被搬运到湖、海盆地中,条件合适时,在湖、海盆地中产生沉积。 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是河

6、流沉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3、沉积作用:流速降低使河流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河流的沉积物称为冲积层。,永定河冲积扇,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洪水位,永定河冲积扇,冲积层的特征: 1、冲积层分布在河床、冲积扇、冲积平原或三角洲;成分非常复杂,河流汇水面积内的所有岩石和土都能成为该河流冲积层的物质来源。分选性好,层理明显,磨圆度高。 2、分布广。砂、卵石的承载力较高,粘性土较低,作为建筑地基。 两种不良沉积物,一、软弱土层(牛轭湖、沼泽地中的淤泥、泥炭);二、易发生流沙现象的粉砂层。 3、冲积层中的砂、卵石、砾石层常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产地。,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二. 河谷地貌

7、(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 1. 河谷(river valley)地貌(河谷横断面):,river bed,flood land,terrace,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河流上游或幼年期河谷:下蚀作用剧烈,坡陡流急,沉积物少,河谷横断面多呈“V”形,只有河床和高陡的河谷斜坡,较少见到河流阶地。,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河流中游或壮年河谷:河谷开阔,下蚀较弱, 以侧蚀为主,河曲较发育,多有河流阶地。,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河流下游或老年期河谷:侵蚀作用很微弱,主要进行沉积作用。大多处于平原地带,河床外就是冲积平原。个别地段沉积作用剧烈,河床愈淤愈高,使河水面高出两侧平原地面形成地上河(悬

8、河 )。,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2. 河流阶地:,第一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2. 河流阶地:,河漫滩,侵蚀阶地,冲积阶地,三河流地质作用与工程建筑的关系,土木工程与河流关系非常密切。城市、工厂、道路一般沿河而建,建筑物在河谷横断面上所处位置的选择,河谷斜坡和河流阶地上建筑基础的稳定,也都与河流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房屋建筑通常临河而建,河流对岸坡和大堤的冲刷淘蚀会对河岸或大堤造成破坏。 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使河床上升,甚至成为“悬河”,严重威胁居住生活工作环境安全。,三河流地质作用与工程建筑的关系,桥梁墩台基础、桥渡位置选择都应充分考虑河流地质作用。 对于桥渡, 首先选择在河流顺直地段过河

9、,以避免侧蚀危及桥台安全;使桥梁中线与河流垂直,以免桥梁长度增大。 其次墩台基础位置应选择在强度足够、安全稳定的岩层上。,三河流地质作用与工程建筑的关系,A台不稳定,可能由于岩层滑动而破坏;C墩位于断层上,断层两侧岩石不同,或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均不利于稳定;而B台基础位置较好。,三河流地质作用与工程建筑的关系,沿河线路:一段线路位置的选择和路基在河谷横断面上位置的选择,从工程地质观点要求,主要包括边坡和基底稳定两方面。,线路沿狭谷行进,路基多置于高陡的河谷斜坡上,经常遇到崩塌、滑坡等边坡不良地质现象,是山区道路的主要病害。,线路沿宽谷或山间盆地行进,路基多置于河流阶地或较缓的河谷斜坡上,,线路

10、在平原上行进也常把路基置于冲积层上,常见的病害是受河流冲刷或路基基底含有软弱土层等。,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一.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储藏和运动于岩土的空隙和裂隙的水叫地下水。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一方面地下水是生产生活供水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地表水缺乏,供水主要靠地下水。 另一方面,地下水的活动又是威胁施工安全、造成工程病害的重要因素,例如基坑、隧道涌水,滑坡活动,基础沉陷和冻胀变形等都与地下水活动有直接关系。,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一.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1.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 岩土的主要水理性质: 岩土与水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水

11、理性质。,对岩土工程性质的影响主要指岩土的溶解性、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膨胀性及崩解性等,本章主要研究前者。,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容水性:在岩土的孔隙、裂隙中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称容水性。容水性常用容水度表示,即岩土中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 当岩土孔隙、裂隙被水充满时,水的体积就等于孔隙、裂隙的 体积,此时容水度在数量上等于孔隙度或裂隙率。 根据容水度大小可以把岩土分为三类:(1) 容水的:粘土、泥 炭、砂粘土、砂、砾石等;(2) 微容水的:泥灰岩、黄土、粘土质 砂岩、粘砂土等;(3) 不容水的:岩浆岩及类似的岩石。,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持水性:依靠

12、分子引力或毛细力,在岩土孔隙、裂隙中保持一定数量水体,而且此水体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的性能称持水性。持水性用持水度表示,即靠分子引力和毛细力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 只考虑分子引力保持的水(即薄膜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之比称分子持水度。 根据持水度大小也可将岩土分为三类:(1) 强持水的:泥炭、粘土、砂粘上等;(2) 弱持水的:泥灰岩、粘砂土、细砂等;(3) 不持水的:卵石、砾石、粗砂等。,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3给水性:被水饱和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给水性。给水性用给水度表示,即能自由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岩土总体积(包括不能自由流出的分子水和毛细水在内)

13、之比。,表3-2砂、砾石的给水度,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4透水性:岩土容许水透过它的性能称透水性。透水性用渗透系数(K)作为表示其大小的指标,渗透系数是与岩土性质和渗透液体的物理性质有关的常数. 决定透水性大小的首先是孔隙、裂隙的大小,其次才是数量的多少。 根据透水性大小可以把岩土分为三类:(1) 透水的:砾石、卵石、砂、裂隙或岩溶发育的岩石;(2) 半透水的:黄土、粘砂土、砂粘土等;(3) 不透水的:粘土、泥岩、页岩及裂隙不发育的坚硬岩石。,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二.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自学) (1)物理性质:,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化学成分:,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4、与流经的岩土性质和成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因此,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按总矿化度分类 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表3-6地下水按总矿化度分类,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按硬度分类 地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水中所含钙、镁离子总量称总硬度。,表3-7地下水按硬度分类,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按pH值分类 pH值的大小表示水的酸碱性强弱。,表3-8地下水按pH值分类,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三.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1. 按埋藏条件分类:,含水层 隔水层,上层滞水常常是引起

15、土质边坡滑坍、黄土路基沉陷、路基冻胀等病害的重要因素。,1、上层滞水,2、潜水,3、承压水-自流盆地,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3、承压水-自流斜地,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 按含水层性质分类:,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三. 地下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一.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水泥遇水生成,(1)溶出侵蚀:,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碳酸侵蚀: 反应平衡时,叫平衡CO2; 反应超过平衡时,叫侵蚀性CO2。,(3)硫酸侵蚀:,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4)一般酸性侵蚀:,(5)镁盐侵蚀:,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二.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工程问题,1、增强地下水的腐蚀性 2、引

16、起不良地质现象 在河谷阶地、斜坡及岸边地带,地下潜水位或河水位上升时,岩土被水饱和,软化,降低了抗剪强度,地表水位下降时,向坡外渗流,可能产生潜蚀作用及流砂、管涌等现象,破坏了岩土体的结构和强度;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还可能增大动水压力。以上种种因素,促使岩土体产生变形,崩塌、滑移等。 当地下水位上升后,水与岩土相互作用,岩土产生水解、软化、崩解、膨胀等。岩土体中的可溶盐类被溶解,岩土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岩土体产生不均匀沉降,承载能力降低,引起其上建筑物的倾斜,开裂,地面或地下管道拉断等破坏现象。,第二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3、产生砂土液化、流砂、管涌 在粉细砂及粉土为主的场地,地下潜水位上升,地震时有可能产生砂土液化现象。在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流砂、管涌、底鼓,侧壁变形、坍塌等不良现象,这些不仅降低了地基土的力学强度,而且往往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