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04127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鉴赏: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好事近风定落花深李清照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译文】风停了,庭花尽凋零。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须牢记海棠花开过后,正是伤春时节。歌声歇,玉杯空,酒兴尽。唯有青灯闪烁,豆荧之光渐熄灭。梦中的愁怨自难消受,更传来鹈鴂一声送春鸣。【注释】1近:是词的种类之一,属一套大曲中的前奏部分。自词和音乐分离,此字只是某个词牌名称的组成部分,已无实际意义。好事近:词牌名,流行于唐代,意为好戏快开始了,即大曲的序曲。又名钓船笛、翠圆枝、倚秋千等。2风定:风停。深:厚。唐张泌惜花:“蝶散莺啼尚

2、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3拥:簇拥。红、雪:指代各种颜色的花。拥红堆雪:凋落的花瓣聚集成堆。4长记:同“常记”。“长记句”可能是词人对自已少女时期所作咏海棠的如梦令一词写作心态追忆。5酒阑ln:喝完了酒。阑:干、尽。五代毛文锡恋情深:“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宋李冠蝶恋花“愁破酒阑闺梦熟,月斜窗外风敲竹。”玉尊:即“玉樽”亦作“玉罇”。原指玉制的酒器,后泛指精美贵重的酒杯。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上有玉尊、玉籩。取一尊,一尊复生焉,与天同休,无乾时。”三国魏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6青缸:灯火青荧,灯光青白微弱之意,广韵:“缸,灯”。缸,花草粹编等作

3、“红”。暗明灭:指灯光忽明忽暗,一直到熄灭。7魂梦:指梦中人的心神不而言。五代张泌河传:“梦魂悄断烟波里,心如梦如醉,相见何处是。”唐代韦庄应天长:“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幽怨:潜藏在心里的怨恨,南朝梁刘令娴春闺怨:“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8鴂ju:即鹈鴂。汉书扬雄传注:“鹈鴂,一名子规,一名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歌。”词中“一声啼鴂”意指春天来临。【写作背景】此首词的写作的时间大多数研究李清照的学者认为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比如:陈美祖在她的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推断发生的时间背景系在赵明诚谢世的翌年春天所作。李清照刚刚经历了痛失爱侣,个人精神极为空虚寂寞,又正值春将逝去,李清

4、照从梦中惊醒,写下此词。【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伤春情怀的词。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词人抒发伤春之情,并非因先睹物而引致伤感,而是深处闺中,即敏锐地感悟到大自然细微的变化,由此引起情感变化。“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关注之情。唐孟浩然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偓懒起诗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倒卧卷帘看。”这两位诗人对风雨后花的状况均无所知,虽有怜花之意,但毕竟不如李清照。当然,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伤感

5、之情已隐然可感。“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次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长记”,即常记,说明以往的“伤心时节”之事,常萦绕于心。此外,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词人的如梦令词:“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表达了对海棠的钟爱,其抒情方式与此词上片也相似。上片侧重由景生情,为落花而慨叹,而伤春。下片则自然过渡到对闺门独处、孤寂苦闷生活的描绘。“酒阑歌罢玉尊

6、空,青缸暗明灭。”词人在这里并没有直言其如何的孤寂,愁苦,而是通过四个极富象征意味的物体刻画酒阑、歌罢、空的酒杯以及忽明忽暗的油灯,整个画面幽暗、凄清、空冷。试想,一个闺中思妇置身于如此环境中,其心情该是怎样的凄怆孤寂,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白日词人是惜花伤时,夜晚则借酒浇愁愁更愁,想在梦中得到一丝慰藉,然而梦中的情景,依旧使梦魂幽怨哀愁。醒来之时,听到窗外凄厉的“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因为“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屈原离骚),春已逝去,百花也已凋落殆尽。这首词抒写的是伤春凄苦之情,但词人并没有正面来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室内外景物的刻画,把自己的凄情浓愁寄寓其中,因而全词读来,更感其情深沉、凝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