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890503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 开明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二. 说明文阅读方法及其典型例题分析(一)复习要点 1. 阅读说明文,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内容。 2. 阅读说明文,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对全文进行具体分析。 3. 阅读说明文,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二)复习指导 1. 阅读说明文,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重视理清思路。要理解这篇文章(或这段文字)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即说明的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要了解这些,就必须注意它在开头写了什么内容,中心是什么;结尾又写了什么内容,它同中心有什么联系,同开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阅读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也就容易把握

2、这篇文章(或这段文字)的内容,并理解它的主要意思了。 阅读说明文,同时还要重视关键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所谓关键词句,就是能体现主要内容和中心的词句。把握文中的关键词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2. 阅读说明文,还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对全文进行具体分析。 (1)理清说明顺序,理解顺序的安排是为内容服务的。 说明文强调的是言之有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顺次说明。生产流程说明、科学观测记录等,多采用这种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空间位置的转移作介绍说明。介绍建筑物或建筑群,多采用这种顺序。 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

3、逻辑关系安排的说明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特点到用途等。 一篇说明文,可能只用了一种说明顺序,也可能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2)准确判断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七种。定义说明法:也叫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数字说明法:也叫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了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用一些数字来准确地科学地说明。 比较说明法:也叫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进

4、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比喻说明法:也叫打比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举例说明法:也叫举例子。就是用举事实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 分类说明法:也叫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或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用说明法:也叫引资料。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明力。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把握了

5、说明文的整体内容,把握了它所安排的说明顺序和选择的说明方法之后,再对语段进行剖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就很容易抓住说明文的中心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重点考虑,准确把握题意。这样,解题时就能从容自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阅读说明文,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写作说明文的目的,决定了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简明的特点。阅读时,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说明的内容。(三)典型例题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

6、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

7、400年前伽里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其实,4000万年

8、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个方面是_(3分)2.第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3分)_3.第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

9、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3分)_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2分)_(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2分)_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2分)(1)_(2)_(四)参考答案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1.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或者: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分析:回答这道题时,要重视理清思路:依据题干给出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我们可以很快地得出结论:

10、文章的第2、3段介绍了相应的内容,继续往下阅读,就会发现文章的4、5段介绍了“另一方面”,即: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依据语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和语法,我们找到第5段最后一句中的宾语“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即最佳答案。我们也可以采取仿写的形式,仔细观察“已知”(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进而推导“未知”,除了“太阳”的原因,还有哪方面的因素呢?还有人为因素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典型的错误“人类能否控制人类自身”由于第4题的第二问考查的是“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那么以题解题显然是不

11、正确的,至少是不具体,不明确的。2. 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分析:回答这道题时,审题,抓住题干中带引号的文字,即“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找到它在文中的位置(依据语境),结合“因为”一词(依据语标),得到正确答案:“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忌讳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推测答案。3. 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分析:回答这道题时,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答题时就要从“人类自身”做得不好的方面入手。结合语境,研读第4段;第4段共有四句话,其中第句和第句具体说明了潜在的

12、危机,即“威胁”。表述要准确“对资源过度的消耗”,而不是“人类对地球上资源的消耗”“消耗”是允许的,但不能“过度”。答题的角度错误:“地球上的资源在未来几年能否维持生活”没有紧扣题目“人类自身”。4. (1)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分析:回答这道题时,紧扣题干中的“这一过程”,结合语境第2段第2句回答。结合语标“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不能多答或者少答。(2)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或者: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分析:回答这道题时,分析“控制人类自身”这一短语,它是动宾结构,回答问题最好采用动宾结构,力求与问题的设置

13、一致。用最直接的语言解释“人类自身”指代什么人类对资源的损耗,或者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5. 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分析:回答这道题时,注意审题:“读本文后”,答案应由文章中来;“哪些知识”,不只一个答题点。应该选择最典型的、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语句回答,如“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一句就很典型。注意表达的准确,如“过了40亿年,太阳将把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就与原文的表述有出入,就容易丢分。文段一:鸟类的语言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

14、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情况。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斯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音,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它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鸟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