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886511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初三语文初三语文陈涉世家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唐睢不辱使命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 同学们好! 这个周的学习内容是第六单元的陈涉世家和唐睢不辱使命以及课外古诗词背 诵的后几首。同学们在学习这两篇古文时,应熟读,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掌握两篇古文 中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了解陈胜带领农民揭竿而起的历史,感受唐睢凛然不可侵犯的独 立人格和自强精神。 一. 陈涉世家: 文章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 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学习这篇文章,

2、 要理清文章叙事的脉络。 1. 形势分析: 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 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1)“天下苦秦久矣”(2)“不当立”: 楚受荼毒最深。 2. 舆论准备: (1)丹书“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 “鬼火”狐叫“大楚兴、陈胜王” 3. 发动起义的经过: (1)杀死两尉 (2)群龙无首 陈胜指出出路 (3)提出口号,“为坛而盟” 4. 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1)通假字:A:適通“谪”罚。(发闾左適戍渔阳) B. 唱:通“倡”首发。(为天下唱) C. 以: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D. 被

3、:通“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 (2)重点词语: A. 置人所罾鱼腹中 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鱼网捕 B. 忿恚尉:愤怒、恼怒,这里用作动词,使愤怒。 C.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D. 天下苦秦久矣:苦,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对感到痛苦” E.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望。这里用作动词,树立威望。 F. 夜篝火 竹笼子。这里用作动词,用竹笼子罩住。 用心 爱心 专心 G. 狐鸣呼曰 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地,即装作狐狸。 F. 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照法令。 G. 陈胜王:wng,动词,称王。 H.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挺进。 (3)一词多义: A. 次 陈胜、

4、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数 扶苏以数谏放 卒数万人 C.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二. 唐睢不辱使命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睢的形象,表现了唐睢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通 过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层次,其次要掌握重点字词。 (一)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写唐睢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写唐睢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 1 层:写唐睢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 2 层:写唐睢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写唐睢在这场斗争中

5、得到了胜利。 (二)重点: 1. 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易,交换。其:加强语气的助词。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以,把。 错,通“措”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逆,违背。与: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徒,只。 (5)寡人谕也 谕,明白,懂得。 2. 注意句子的语气: 用心 爱心 专心 ( )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疑问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 1 (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疑问 技亦灵怪矣哉:表感叹 2 (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表疑问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表感叹 3 ( ) 与臣而将曰矣:表陈述 泯然众人矣:表陈述 4 3. 古今词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2)虽然,受地于先王:虽:即使,然:这样。 (3)徒以有先生也:徒:只 (三)分析唐睢这一人物形象: 唐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1)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坚决驳斥揭穿骗局 (2)当秦王恼羞成怒时,毫不惊慌 慷慨激昂 表现了唐睢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 暴的布衣精神。 三. 背诵课外古诗词,熟背熟记,以备期中检测。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给下列汉字注音: 1. 莽莽( ) 2. 分( )外 3. 成吉思汗 ( ) 4. 田圃 ( ) 5. 喑( )哑

7、6. 颤( )动 7. 蝈蝈 ( ) 8. 蛐( ) 9. 解剖( ) 10. 掠( )夺 11. 佝偻( ) 12. 承虫周( ) 13. 骈( )进 14. 强聒( )不舍 15. 弥( )留 16. 蕴( )含 17. 枘( )凿 18. 扶掖( ) 19. 刻骨铭( )心 20. 瓦楞( ) 21. 五行( )缺土 22. 潮汛( ) 23. 潺潺( ) 24. 黛( ) 25. 万顷( ) 26. 刹( )那 27. 嘟哝( ) 28. 狼狈不堪( ) 29. 给( )予 30. 乱窜( ) 31. 犬吠( ) 32. 咔嚓( )声 33. 哆嗦( ) 34. 煞( )白 35. 阔

8、绰( )36. 星宿( ) 二.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红装素gu( ) 2. 禁g( ) 3. qingbo( )4. mnglng( ) 5. q( )息 6. 旁w( ) 7. 灵ji( ) 8. yn( )落 9. k( )尽职守 10. y( )词 11. tu()废 12. 繁yn( )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tnt( ) 14. ( )然 15. ch( )笑 16. s( )索 17. 麦su( ) 18. 怒不可( ) 19. 胆qi( ) 20. jio( )东西 21. lng ( )角 22. g( )主 23. qun( )缩 24. 抽y( ) 25. q(

9、)约 26. 妖ro( ) 27. xid( ) 28. jij( ) 29. 牡l( ) 三. 解释下列词语: 1. 惟余莽莽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 红装素裹 4. 妖娆 5. 一代天骄 6. 风流人物 7. 留滞8. 忍冬 9. 襁褓 10. 敬业乐群 11. 断章取义 12. 不二法门 13. 理至易明 14.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5.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6. 征引 17. 主一无适便是敬 18. 旁鹜 19. 佝偻 20. 亵渎 21.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2.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23. 层累 24. 骈进 25.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

10、之者不如乐之者 26. 受用 27 强聒不舍 28.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只老之将至云尔: 29. 扶掖30. 枘凿 31. 垂手 32. 既然 33. 阴晦 34. 萧索 35. 影像36. 心绪 37. 聚族而居 38. 谋食 39. 易主40、无端 41. 素42. 如许 43. 潮汛 44. 苏生 45. 髀 46. 愕然 47. 鄙夷48. 嗤笑 49. 瑟索50. 黛 51. 惘然52. 隔膜 53. 展转54. 恣睢 55. 拮据56. 须晴日 57. 折腰58. 略输文采 59. 风骚60. 俱往矣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1. mng 2. fn

11、 3. hn 4. p 5. yn 6. chn 7. gu 8. q 9. pu 10. l 11. gulu 12. tio 13. pin 14. gu 15. m 16. yn 17. ru 18. y 19. mng 20. lng 21. xng 22. xn 23. chn 24. di 25. qng 26. ch 27. nong 28. kn 29. j 30. cun 31. fi 32. ch 33. suo 34. sh 35. chu 36. xi 二. 1. 裹 2. 锢 3. 襁褓 4. 朦胧 5. 栖 6. 鹜 7. 柩 8. 陨 9. 恪 10. 谀 11.

12、 颓 12. 衍 13. 忐忑 14. 愕 15. 嗤 16. 瑟 17. 穗 18. 遏 19. 怯 20. 嚼 21. 棱 22. 雇 23. 蜷 24. 噎 25. 契 26. 娆 27. 亵渎 28. 拮据 29. 蛎 三. 1.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 原,秦晋高原。 3. 形容雪后晴天,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 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妆,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4. 娇艳美好 5. 称雄一世的人物。 6.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

13、人物。 7. 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8. 能忍受寒冬。 9.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10.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11.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12. 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用来比喻做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3. 道理极容易明白。 14. 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很难造就呀。 15. 大家整日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造就呀。 16. 引用。 17. 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就是敬业。 18. 分心。 19. 鸡胸驼背。 20. 轻慢,不敬。 21. 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22.

14、现在只想做分内的事,不想做分外的事。 23. 重重叠叠的层次。 24. 一同前进。 25. 知道这种道理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26. 受益。 27.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28. 他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忘记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要老 了。如此而已。云尔,相当于“罢了”。 29. 扶持,提携。 30. “方枘圆凿”的略语。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 31. 表示无所事事,无为。 32. 这里是已经的意思。 33. 阴沉昏暗。 34. 荒凉,冷落的意思。 35. 印象。 36. 情绪。 37. 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38. 谋生。 39. 改换主人。 40. 无缘无故。 41. 向来。 42. 这么些。 43. 定期上涨的潮水。 44. 苏醒,重现。 45. 大腿。 46. 吃惊的样子。 47. 看不起。 48. 讥笑。 49. 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50. 青黑色。 51.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52.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53. 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54. 放纵,放任。 55. 手头紧,经济情况不好。 56. 等到晴天。 57. 鞠躬,倾倒。 58. 差,失。 59. 文学才华。 60. 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