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886454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均与朱元思书备课全方案新课导入锦绣中华,集天地之灵秀,夺造化之神功。既有名山大川,又有小桥流水,吸引着古今无数文人墨客,览物抒怀,为文赋诗,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篇。山清水秀,使人忘俗,故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山大川,壮人心志,故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桥流水,惹人思乡,故有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一看作者从自然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积累整合文言知识1易读错的字音缥碧() 泠() 鸢() 轩邈() 窥谷(u) 急湍() 嘤嘤() 横柯() 戾天()2通假字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蝉则千转不穷(“转

2、”通“啭”,鸟叫声)3古今异义从流飘荡(古义:江流;今义:液体流动)争高直指(古义:向;今义:手指)经纶世务者(古义:经营,治理;今义:整理过的蚕丝)一百许里(古义:表约数,左右;今义:许多)蝉则千转不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4一词多义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许 一百许里(表示大约的数量)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动词,答应、允许) 杂然相许(动词,赞许、赞同)甚 急湍甚箭(胜过) 貌若甚戚者(十分,非常) 争高直指(向)指 指通豫南(直) 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指出)绝 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消失)5.词类活用猛浪若奔(

3、动词活用作名问,奔马)互相轩邈(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比高远)风烟俱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散尽)负势竞上(动词作状语,争着)望峰息心(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任意东西(名词活用作动词,往东,往西)皆生寒树(使动用法,使寒冷)6文言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省略主语“船”,应为“船从流飘荡”)负势竞上(省略主语“山”,应为“山负势竞上”)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字叔庠(xi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做过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他的诗文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背景资料本文是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但本文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物的叙述,而是一篇

4、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信的全文,而仅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主题总结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文,以乘船所见,着力描绘富春江奇丽多姿的景色,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高远志趣和厌恶官场、鄙弃名利的超俗情怀。结构图解问题探究文中写“异水”之笔自古被大家称赞,请试着赏析一下。首先是水的颜色,和天与山的颜色是统一的。其次是水的特点,是透明的,透明到千丈见底的程度,和空气的明净互相映衬。而这个映衬景色,并不像一般骈体文句那样,全用对仗句法,而是散体句法

5、。这就不但构成了一种上下天光、明净无垠的和谐背景,而且显示了骈散交织的意趣。这个背景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如果下面的描绘仍然一味宁静下去,也可能构成一种极静的意境,但是作者没有这样写,而是选择了相反的特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就使得水的美感丰富起来了,不但有静态的千丈见底的透明的美,而且有奔腾的美。虽然奔腾的水并不透明,但有另一种动人心魄之处。写作特色技法运用这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作者以其清新的文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神醉的画面。学习本文,可以借鉴其运用多种方式结合来表现意境美的手法。以作者描绘“异水”“奇山”为例:写“异水”,作者以清新精练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描绘了富春江的江水之美。写“奇山”,作者对富春江两岸峻峭秀美山岳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第一,山势之奇;第二,山音之奇;第三,山意之奇;第四,山林之奇。以上四个方面,是“奇山”的具体内容,从山之“奇”这一侧面,突现了富春江“天下独绝”的景物特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