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背景知识(pdf)(新版)语文版.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2885527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背景知识(pdf)(新版)语文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背景知识(pdf)(新版)语文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背景知识(pdf)(新版)语文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背景知识(pdf)(新版)语文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5 回忆我的母亲 1 关于课文的标题关于课文的标题 这篇课文的标题,原来是母亲的回忆 ,刊载在 1944 年 4 月 5 日延安解 放日报上。1983 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朱德选集 ,该文题 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 有的人认为, “母亲的回忆”是个歧义结构。孤立地看,可以把“母亲”理 解为“回忆”的主体,即指母亲所回忆的事;也可以把“母亲”理解为“回忆” 的客体,即指对母亲的回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当然可以避免歧解。现在改 为“回忆我的母亲” ,成了“动宾结构” ,这样就避免了引起歧解的可能性。 朱德同志生平简介朱德同志生平简介 朱德(188619

2、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 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 年在 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 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 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 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 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 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 委员会主席。1934 年 1O 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任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3、时期,任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l954 年,当选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二届人大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5 回忆我的母亲 2 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朱总司令的母亲,86 岁高龄的钟太夫人逝世了!我们表示痛切的哀悼!我们 永远纪念她的功绩她给我们民族教养出伟大的革命领导者朱总司令。 朱

4、总司令的祖上,从广东韶关迁徙到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七代以来,都过着 贫苦的佃农生活。祖父八九十岁时还下地耕作。钟太夫人 19 岁来嫔世林府君, 她在这个劳动的家庭里更显出是一个劳动的能手。农家日常工作如挑水、担粪、 种菜、喂猪、养蚕、纺棉、缝衣,事无大小,她都亲自动手,数十年如一日。此 外,她还得做一家 20 人的饭。农民生产的是白米,吃的却是豌豆饭、菜饭、红 薯饭和旁的杂粮饭,这些也就是钟太夫人食谱里的主要材料。 但是钟太夫人的苦辛还不止于此。她先后生子女 13 人,养活的 8 人,总司 令就是她第三个孩子。在那样的家境里,这个负担是沉重的。但是太夫人没有被 困难压倒。她一面紧张地兼顾着母亲和

5、农妇的两重工作,一面还注意着以自己的 榜样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她是一个有宽大胸怀和深厚同情心的人,她的人格的 力量是不仅及于她的子女,而且使全家所有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十分欢洽。 对于更穷苦的亲戚,她往往减损自己,勉力周济,这样,人们接近她就像接近温 暖的太阳光一样。 庚子(1900)前后,四川连年荒旱,农民破产无法生活,被迫成群结队去“吃 大户” 。某次官兵追杀一群六七百人的穷饿农民,四五十里内鲜血淋淋,惨不忍 睹。甲辰(1904)那一年,厄运来到总司令家里,地主因增收佃租不遂,大年除夕 夜强逼总司令全家搬走,不让继续承佃。一家人都哭了,连夜分散到两处住,因 为人手减少,生活更加困苦。恰恰

6、接着又是一年旱灾。惯于忧患、惯于勤劳、惯 于忍耐的钟太夫人,虽然仍以她惊人的毅力领导全家来与险恶的环境搏斗,但是 究竟谁把农民投入这个穷困的深渊中,她也愈加看清了。 钟太夫人和世林府君终于排除万难,送总司令入学。总司令参加同盟会、参 加辛亥革命的时候,太夫人是一个有力的鼓励者。民国初年,总司令在护国军任 职,积官俸寄家,得置田 30 亩,这当然并没有减轻太夫人的劳碌。民国十年, 世林府君去世,她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直到她的暮年。总司令是永远挂念 着慈母的, 但是总司令决心向全中国的人民尽他的大孝道, 他要消灭那使母亲(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5 回忆我的母亲 3 及千百万的母亲们

7、)被侮辱和损害的社会原因;辛亥革命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于 是他继续奋斗追求,30 余年间他不曾回家过一次。总司令最后是找到了中国革 命的正确道路,同时也遭到了一连串的艰难危险,但是太夫人和总司令一样,对 这个命运是泰然的。抗战以后,总司令的处境比以前是好得多,但是太夫人也还 是在自己家里继续过着贫穷的勤朴的农妇生活,据去年的家信说,她还在纺着棉 花。 中国抗战和中国革命的伟大领导者朱德同志的母亲,就是这样生活了的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几万万善良劳动人民的本色!总司令的伟大,从根本上说, 是长期与广大劳动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斗争,但是钟太夫人的影响,毕竟是不可磨 灭的!太夫人送总司令上学和慰勉总司令参加

8、革命活动,对于总司令参加革命活 动,对于总司令的事业固然有重大的意义,而太夫人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她的勤 劳仁爱的美德,也在总司令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人民看到总司令在前 方领导战争,在后方领导生产,看到总司令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的革命忠诚,看到 总司令视民如伤、 爱民如子的恢宏风度, 将不能忘记辛勤养育总司令的钟太夫人。 愿钟太夫人的名字永垂不朽! (原载 1944 年 3 月 25 日延安解放日报) 回忆我的母亲的写作特色回忆我的母亲的写作特色( (节选节选) ) 这篇回忆散文,在写作上是很有特色的。 作者没有用完整的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展 示人物形象。如母亲“

9、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还 “挑水挑粪” ,她“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她到晚年还“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 这里揭示了母亲勤劳的性格。母亲把不好吃的东西煮得“有滋味” , “周济和照顾 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这里分别把母亲聪 明能干、宽厚仁慈、和蔼可亲的崇高品质体现了出来。读完文章,母亲的形象已 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还如在第 7 节中, “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 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这里几句话,就把家 里其他人的勤劳朴实的性格体现了出来,从而展现了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

10、-5 回忆我的母亲 4 深刻的历史内容。 文章是作者 1944 年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用血泪写成的。 但是作者没有孤立地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而是把母亲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 上来写。如在第 8 段中,展示了一幅社会背景:四川连年受灾,豪绅地主加紧剥 削,农民走投无路,起来造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结果遭反动政府镇压, “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就在这幅背景上,写了母亲的一切。在抗日战争 时期,作者把母亲放在抗日的背景上,当成“中国千百万人民中的一员”来写。 母亲的不幸遭遇,正是千万穷苦人的不幸遭遇,歌颂母亲勤劳俭朴的品质,纯朴 的阶级意识和支持革命的行为,也正是对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

11、颂,于是,文章伸 展到了社会历史内容的深处,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放射着耀人眼目的光辉。 强烈的思想感情,朴素的语言。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 打动读者,真是所谓“朴实见真情” 。 “我爱我母亲”, “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 的身体”, “我应该感谢母亲”,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语言朴素、亲切,这一 声声倾吐,激情炙人,一声更比一声感人。 “母亲” ,这是一个多么可亲可敬的称 呼。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值得人人敬爱的母亲,所以作者怀念母亲的深情,处处感 染着我们读者。这篇文章还使我们深切地感到,作者抒发的感情不是单纯的母子 之情,而是一种具有更深意义、更为崇高的感情。作者把对母亲的感

12、情和对整个 阶级、对全体人民的感情融在一起。文章的最后写道: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 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 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所有这一切 都表明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融化在对革命、对人民的深情中的。 (沈忠新 孙振平) 回忆我的母亲简析回忆我的母亲简析( (节选节选) ) 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原载 1944 年 4 月 5 日延安出版的解 放日报 。这是一篇朴素优美的典范性的记叙文。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里,朱德 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一曲发自肺 腑的对千千万万平凡

13、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 1944 年逝世的,享年 86 岁。1944 年 3 月 2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5 回忆我的母亲 5 日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我们敬爱的朱委员长是久 经考验的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读 回忆我的母亲 ,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敬与怀念。 本文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的第 1 自然段,说明本文的写作动机。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 息,我很悲痛。 ”像那些优秀的散文一样,本文第一笔就接触了主题。直截了当, 点出了记叙的对象, 同时抒发了自己

14、得到母亲去世消息的 “很悲痛” 的感情。 “我 爱我母亲。 ”这是十分真挚、朴素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接着,作者突出了母亲优 秀品德的集中表现: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 “勤 劳一生” ,是本文记叙母亲的重点。 “特别” “值得” “永远”这些词起了强调作用。 这一句既点了题,又是总写母亲的美德,很自然地成了提起下文的一个纲。 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 2 至第 13 自然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 时间为线索,翔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这部分开始,作者先回 忆了自己“世代为地主耕种”的贫苦的佃农家史。据有关材料,朱德同志的母亲 是 19 岁上嫁到朱家来

15、的。在那黑暗的旧中国,母亲一共生了 13 个儿女,但因为 “家境贫穷” ,不得不忍痛溺死了 5 个。这种苦难的遭遇,是多么触目惊心啊。 作者画龙点睛地议论道: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 用不着详述母亲其他方面的苦难,仅此一个典型事例,也便概括出了旧中国千百 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处境。但是,作者的母亲,性格又是极为刚强、坚 毅的,她克服了种种困难, “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 耕种占去了,连照顾孩子的工夫都没有。但是,这位勤劳的母亲却给了孩子们极 好的影响。 文中首先谈到了“母亲是个好劳动” , “她身体高大结实” ,除了煮饭,还要 种田

16、,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 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 十分深情地回忆说: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 劳动的最早的老师。 接着,文章又介绍了母亲的聪明能干。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 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背景知识-5 回忆我的母亲 6 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 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 ,一套衣服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 。这都表明, 母亲确实是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母亲第三个方面的特点是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她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 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