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86556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的创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情境创设例谈徐慧珠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促使学生心理成长的原理主要在于,通过学生主体在课堂中参与模拟生活情境的活动与真实体验,他们在情绪情感上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在认知上产生思考与感悟,再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分享,使同学之间的感悟发出碰撞的火花,产生共鸣,使他们在生活理念方面发生质的更新与飞跃,因而在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示范和团体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应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学生的情境体验是否达到预设的辅导效果,与教师是否明确辅导目标,是否按照辅导目标创设课堂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下面对于如何根据辅导目标创设情境,促发学生产生体验

2、举例加以说明。 一、通过创设课堂现实情境,诱发学生产生真实体验。“现实情境”是在学生不知道教师意图、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而由教师有意设置的。这样的情境就如发生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学生的体验是最真实的,也最深刻的。比如,一堂以“我爱我的学习用品”为主题的小学一年级的课中的一个情境,它的辅导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体验失去学习用品的不安和着急,来激发学生珍惜学习用品的愿望。为此,教师创设了一个“当课本文具不见的时候”的真实情境。这个真实情境是这样创设的:让学生闭目欣赏歌曲蓝精灵,过程中,教师悄悄取走一部分学生的铅笔盒、课本,当歌曲欣赏完毕,同学们睁开眼睛时,老师要求大家翻开课本拿出笔,做一个猜谜游戏,这时那

3、些“丢了”课本和铅笔盒的同学们一脸的茫然,他们找不到书本和铅笔盒,正在纳闷,是自己丢了还是没带来?教师就故作不知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了?”然后再问他们的感受,此时这些孩子那种难堪、着急、不安的体验是非常真实和深刻的,从而感悟到学习用品的重要性。这是根据“剥夺效应”即俗语“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的道理而设置的情境。使用这个情境要注意对学生失落情感的补偿,那些莫名其妙丢失学习用品的小学生体验了难堪、着急、不安等不良情绪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失落感或者被骗被作弄的感觉,所以教师要通过小学2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补偿他们,比如教师对他们表示对不起,还要带领全班同学对他们鼓鼓掌,表示安慰和感谢! 这种情境创

4、设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年级,不过,由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境虽然能使学生产生非常真实的体验,但不可以太多,太多了学生会有被骗的感觉,有些学生不再进入情境体验感受,而去揣摩老师又要搞什么鬼把戏了,这样又会失去辅导的契机了。所以,这种情境的创设在于如何尽量做到信手拈来而不留痕迹,给学生的感觉就象是真的发生或起码真的会发生。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心理辅导课都要创设这样的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所以,大部分情境还是借助活动、故事、画面、录像、音乐、游戏、心理剧等途径创设“模拟情境”,使学生获得情境体验,创设得当,是一样能够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的。和上例真实的情境的创设相比,这些方法的取材更容易

5、些,范围也更广些,可以通过书籍、电脑、图片、制作等比较方便地来完成。二、通过活动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价值感悟。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经常采用的方法。与第一部分例举的类似,活动也会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常伴随较浓的参与兴趣,并且如果活动创设得好,学生不再有“课”的感觉,不知不觉中他们产生了体验,获得了技能,并享受同伴相处的快乐。以一堂小学五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时间赛跑”中开始部分的情境为例。为了使学生体验一分钟的价值,教师设计了一个课件时钟。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一分钟可以做什么,然后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做一件他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一分钟到底可以发挥多少价值。活动设计过程中,有些细节也是值得关

6、注的,不然会影响活动的效果,如在对这堂课的研讨过程中,曾经有老师提出,为了渲染气氛,要让时钟发出嘀嗒声。但发出滴答声是为了什么呢?对于学生的情绪体验会带来什么效果呢?一分钟的时间本来就够紧了,要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件事,这本身已经够让产生紧张了,再让时钟发出滴答声那只能使同学们更紧张,过度紧张会影响做事效率的,那不是体现不出一分钟的价值了吗?通过讨论,最后决定设置的时钟是只有秒表在走而不会发出嘀嗒声,而且,到一分钟时闹钟会响。这样更有3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从而充分体现一分钟的价值。所以说,如果细节处理不当,心理辅导有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三、通过生动地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

7、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小学生尤甚,且故事常有一些悬念和转折“吊人胃口” ,这样就可以很有效地吸引学生浸入其中。以一堂小学五年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时间赛跑”中的一个故事的选取和情境的创设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浪费时间带来的后果,从而产生珍惜时间的意愿,并产生如何珍惜时间的行为思考,教师选择了“时光老人和流浪汉的故事” ,用配乐叙述的形式呈现。在缓慢的音乐和流浪汉充满悔意的声调中,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可能开始思考自己, “我这样拖拉,会不会将来也变成流浪汉?”此时,教师在故事的结尾处让时光老人发了慈悲,让故事中的流浪汉变成了与学生一样岁数的“小明” ,让学生续说,小明后

8、来是怎么样珍惜时间的呢?由此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焦点定在读书时期如何珍惜时间,这是非常关键的引导。这样既迎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听故事、编故事等特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前面听故事时所产生的领悟运用到生活中来,在学生为小明续编珍惜时间的故事的过程中投射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强化了正面的想法。使教育在非常自然、无痕的状态下达成目标。四、通过选取和操纵画面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产生心灵震撼。组图的连贯欣赏,或单幅图的对比,都可以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教师居以组织辅导课的进行,往往可以使得辅导的主题有一种“看得见”的感觉。以一节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对挫折”中最后部分的一个情境为

9、例。辅导目标是:通过故事、画面等引导,使学生体会挫折对人截然不同的两种作用,并产生一定的情感震撼;通过讨论明确在意识上如何面对挫折;树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的意识。教师在课的最后高潮阶段出示了日本作家乙武洋匡照片的上半身部分,遮住了他的下半身,问学生这个人的生活状态怎么样?很多学生从他昂首挺胸阳光灿烂的笑容中都认为他肯定是一个身体健康生活顺利满意的人。但当教师移开遮住的部分,把乙武洋匡“全身”照片的下半部分呈现出来时,所有的学生都惊呆了,原来乙武洋匡是一个高度残废的人,他的下半身只是一个支架,他4根本就没有下半身,而且四肢都没有!这样一位高度残废的人居然可以笑得这么灿烂!而且还是一位作家!这太

10、令人震撼了人原来可以这样笑着面对挫折!由此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样的照片人物选择和教师的这一遮一放的技巧对于学生的体验起到了非常强的催化功效,这就是单幅图的对比性观阅所带来的效果,至于连贯图,可以一幅一幅地出现,也可以一次性给予,读者可以自行揣摩其中的方法。五、通过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没有记忆的亲身经历可以说,录像是活动的画面,可以有效地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并更能重现生活的真实,也更能吸引学生在动人的情节中参与,不同的是,录像制作比图片费时费力,但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一些比较重要的题材,以录像为媒体也还是比较“划算”的。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课“爸爸妈妈在爱我”为例。辅导目标是:引导

11、学生体验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分享爱的具体表现,有关照,也有教育;感悟“批评也是爱,爱是相互的”。并使学生产生行动意向我要爱父母,最后对学生进行如何爱父母的行为引导。情境是一段被父母关爱的录像。为使学生“重温”学前期被父母关爱的情境,体验父母的爱,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真实生活情境的录像:爸爸妈妈带着丁丁,从丁丁呱呱坠地到洗澡、吃饭、学步、咿呀学语、看书、玩耍,各种场合,各个细节,都由父母充满耐心和爱心地关照着、引导着。其中很多情境都是在孩子们还没有记忆的情况下父母所做的事。看了录像之后,孩子们才明白,原来自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原来父母在自己出生到现在已经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原来父母对自己有那么多的爱

12、和照顾。对于这样一段并不一定能够留在孩子们记忆里的经历,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录像回放的手法,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其它方法很难达到的。对于有些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也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一堂高中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爱情如歌”中,为了让高中生体验爱情的纯真与无私,教师向学生播放了录像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罗斯在冰冷黑暗的海面上生死相依生离死别的片段,杰克的自我牺牲、纯真无私的爱令学生们感动得流泪。这样的情境是现实生活所难以呈现的。六、通过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加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单独以音乐作为辅导活动的载体,常常需要对象有较高的艺术修养,5在普通学校里这种可能性不大。我们往往利用音乐给

13、人的不知不觉的情感影响,配合其他的手段来进行某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为了营造情感氛围,辅导活动课一般是在开头或结尾播放与主题贴近的音乐,比如,以感恩教育为辅导目标的课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母亲、懂你等;以学会合作为辅导目标的课可以用歌曲众人拾柴火焰高来渲染;以“面对挫折”为主题的可以用歌曲真心英雄来渲染;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的课可以用歌曲永远是朋友、朋友等来渲染。有时对于一些诗歌、散文和故事配上贴切的背景音乐也相当能够拨动人的心弦,但是此时切忌喧宾夺主,让音乐声盖过语言。七、通过幽默轻松或富感染力的哲理性语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当语言内容富有感染力,而且教师的语气、声调、语速与课堂情境合

14、拍时,特别能创设浓重的情感氛围,加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以解决青春期体相烦恼为目的高中课中,教师把主题定为富有诗意的一句话“生命总是美丽的”。课堂中授课教师音色醇厚,语气富含情感,语言风趣幽默,课堂里笑声不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启发,使他们的体相烦恼得到化解。结束语是这样的:“不是烦恼太多,而是我们心胸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生活!快乐时唱支歌,忧愁时做首诗,无论父母给我们怎样的容貌,生命总是美丽的!”既贴近主题,又富蕴哲理。在一堂小学五年级情绪辅导的课“快乐之旅”中,中间小结亦富有诗意:“快乐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快乐是一份满意的答卷,快乐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快乐是一

15、首动听的歌,快乐是一声亲切的问候”在一堂初中人际交往辅导的课“请你珍存”中,授课老师让学生看了一幅含有黑点的图和讨论之后,衔接语是这样的:“这个黑点就代表人的缺点,盯住自己的缺点不放,你会成为一个自卑的人;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你会失去世界上所有朋友。”一句话把生活的理念提炼得淋漓尽致。结束语:“请你珍存这份书签,珍存这份感觉,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多欣赏,少指责,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在另一节6“面对挫折”中,该授课老师则以凝重的语气,缓慢的语调,深深吸引着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时隔三年,我们都还有余音缭绕的感觉。心理辅导课面对挫折的结束语紧跟在歌曲真心英雄之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当克服了一个困难,我们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贝多芬、乙武洋匡的故事再一次说明了挫折可以锻炼人、造就人,我们将笑着面对现实。”相信那种激昂向上的氛围,会永远留存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激励着他们勇敢面对现实。八、通过想象创设情境心理辅导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活动,课堂中成长的基点在于认知的感悟,认知感悟的原动力在于情绪情感经历情境过程中的体验,并享受到这种课特有的那种悦愉和快乐,所以创设情境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课堂氛围与辅导目标的合拍,使学生情感获得更加浓重深远的体验,则是每个设计者都应该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