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86497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 2017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2016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

2、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右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32016 年 3 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 27 天里做了 1127 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

3、实4北宋真宗时,益州 16 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 ,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 ,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5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A禁锢了人们思想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6清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履行与列强签

4、订的诸条约,时任驻英公使曾纪泽表示赞同,但要求列强也守约,并据条约及国际法明细了列强在华的活动。曾纪泽的举措使清朝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收回了部分国家主权C外交活动规范性增强 D构建起近代外交体系7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8担住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的何天爵曾指出:“要追根寻源,就必须回到六十年以前中国人和外国人开始有外交接触或联系的时候

5、。要懂得它的势头和力量,必须探索当时发起时席目 录1、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2、割据地区现势3、军事一些问题4、土地一些问题5、党的组织问题6、革命性质问题7、割据地区问题卷全国的排外情绪,研究它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事件所孕育,被上千次互相误解与不平的真实原因所加重。 ”此处分析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北伐战争 C五四爱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9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 1906 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 20 世纪初的中国 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 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交通运

6、输业逐步近代化 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A B C D 10右图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撰写的一本著作的目录,这本著作的名称是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井冈山的斗争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11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棐卿用“抵羊牌”作为公司毛线的商标(见下图) ,实业部长孔祥熙给与“抵羊牌”毛线以免税的特惠政策,仅仅三年,其销量就占据了国内销售市场的 87%,并出口东南亚十几个国家。该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C北洋政府支持经济发展 D反帝爱国运动巨大影响 12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

7、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 ”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3下图是“19492008 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改革开放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B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平衡发展C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D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14公元前 2 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

8、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据此推断当时的罗马A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C司法审查程序较为严格 D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15下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图片, 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中间是天平,代表教皇的一端被一本圣经高高翘起,图片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抨击天主教会,肯定新教的地位 B藐视上帝,肯定人的价值C否定罗马教廷,肯定国家的权力 D蔑视教皇,肯定圣经的权威16 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

9、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 ,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商品种类增多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经营方式转变A B C D171920 年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在访俄报告中写道:接待我的主人属于“中农” ,占他们村的大多数,革命前他有 8 英亩土地现在他至少拥有 85 英亩的田地。而这些以前都是地主的。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苏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苏维埃政权的存在以农民阶级为基础 D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双方不信任18 “用原始艺

10、术来摧毁古典审美” , “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他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该材料所叙述的画派是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画派19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A图 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系形成B图 2:柏林墙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C图 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 20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A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11、、可持续发展C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其中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3 分,第 23题 13 分,第 24、25 题各 10 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 (14 分)君民关系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之一,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表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言论 出处“民为邦本,本固邦守。 ” 古文尚书“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论语(执政者要) “言必信,行必果。”墨子材料

12、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 )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瑕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

13、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摘编自谭嗣同仁学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依据材料一概括该理念的具体内容。 (不得摘抄原文) (4 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是如何看待君民关系问题的?其出发点是什么?(3 分)(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于君民关系认识的相同之处。(3 分)(4)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谭嗣同在君民关系认识上有何发展?(4 分)22 (13 分)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4、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材料二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但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 2/3 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请回答: (1)据材料一, “宪法的缔造者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 1787 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4 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归纳美、德代议制的特点。 (5 分)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